摘要:电影票房,更进一步加上演唱会等各类演出的票房,当然与社会、经济发展的景气指数相关,但相关密切程度却并不高,会在很多节点上出现脱节。尤其是电影、演唱会本身的质量,会导致一些时候出现与社会、经济景气指数不同的现象,但最终仍将复归彼此的关联性。
至2月1日19时52分,2025年春节档(1月28日—2月4日)档期电影总票房(含预售)突破60亿。
《哪吒之魔童闹海》《唐探1900》《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目前暂列春节档票房榜前三位。(央视新闻2月1日报道)
春节档前五天的总票房,再加上后三天的预售,已经过了60亿元,这当然让很多人大跌眼镜。
你可以去搜一下,之前那些因为2024年平安夜票房拉胯而断言“舔狗经济崩盘”的言论,简直不要太多。
电影票房,更进一步加上演唱会等各类演出的票房,当然与社会、经济发展的景气指数相关,但相关密切程度却并不高,会在很多节点上出现脱节。尤其是电影、演唱会本身的质量,会导致一些时候出现与社会、经济景气指数不同的现象,但最终仍将复归彼此的关联性。
所以,无论是官方背景的媒体、分析机构,还是自媒体博主,不要动不动就听风就是雨,不要拿着一些个别现象,自认为挖掘出了重大信号。
具体来说2025年春节档的电影。已经有很多人夸过《哪吒之魔童闹海》和《唐探1900》了,这里就不多赘述了。
《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的口碑不及第一部,简单来说,就是剧情和角色设定的魔改程度超出了大家的接受程度。
尽管有的年轻观众仍然追捧这部电影,但口碑上的极大分化,很可能使得这部电影与《哪吒之魔童闹海》、《唐探1900》的票房差距进一步扩大。
《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口碑重挫。金庸武侠题材,与红楼、西游、水浒、三国,再加上清宫戏,其实是这几十年来最值钱、最容易翻拍提取的IP。《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在取得很高的预售票房的情况下,上映后却迅速滑落。这当然不能甩锅甩到肖战头上,毕竟前面3个亿的预售额,估计至少有8成是他的粉丝带来的。而且,从电影画面来看,肖战的发挥至少没有脱离剧本的要求。
而引发重大争议的庄达菲,不少人认为其风格与黄蓉这个角色不搭。在笔者看来,即便如此,也不至于影响整体票房。过去被视为经典的很多武侠剧,也有饱受吐槽的角色甚至主角的选角争议。简单来说,女主演选的不恰当,会影响票房,但如果票房整体都拉了,就别赖演员。
真正的问题是,一方面,《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的剧本理念,也就是出品方和导演想要表达的“侠之大者”,无论是相较于金庸原著,还是与金庸作品的影视剧版滋养起来的两三代观众所形成的理解相比,都走得太远,完全是魔改版的设定了。
另一方面,《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完全已经不是一部武侠电影,甚至用仙侠剧来形容可能都不够。徐克以前的电影也经常走奇幻路线,但主演的能力、能量运转方式没有脱离传统武侠、神话故事的层次,但现在这部就厉害了,郭靖和欧阳锋的打斗,各种量子能量武器式的绝技,连大威天龙版的法海看了都要感到害怕,网上有网友说灭霸估计都不是郭靖的对手。
《蛟龙行动》的口碑其实不错,票房非常拉胯。按照网上很多网友的吐槽,是因为出品方之前故弄玄虚,宣称剧本甚至台词都是保密的,以至于提供给演员的台词只能手写,不能打印。其实,这部电影的票房问题,很可能是因为选错了档期,如果是暑假或者十一长假,情况可能要好很多。
来源:渝川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