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龙行动》军事片拍成了科幻片,就像想靠吆喝就雄起的壮阳药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2-02 09:20 1

摘要:2025年春节档唯一的军事片《蛟龙行动》,是七年前《红海行动》的续集,原本是很受期待的。但结果票房和口碑双双扑街,把军事片拍成了科幻片,就像是一剂只想靠吆喝就雄起的壮阳药。

老周

摘要:2025年春节档唯一的军事片《蛟龙行动》,是七年前《红海行动》的续集,原本是很受期待的。但结果票房和口碑双双扑街,把军事片拍成了科幻片,就像是一剂只想靠吆喝就雄起的壮阳药。

2025年春节档唯一的军事片《蛟龙行动》,是七年前《红海行动》的续集,原本是很受期待的。但结果票房和口碑双双扑街,把军事片拍成了科幻片,就像是一剂只想靠吆喝就雄起的壮阳药。

2018年的《红海行动》票房高达36.5亿,豆瓣评分8.2,所以这次制作方想用《红海行动》的原班人马再续辉煌。影片一开始就回顾了《红海行动》,片中还不时会穿插一些《红海行动》的细节,制作方千方百计要把两部影片紧密串联在一起的用意,十分明显。应该说,《红海行动》是以真实的撤侨行动为原型,大方向没什么问题,只是在军事上的细节有点BUG,但这次《蛟龙行动》整个剧情故事就是虚构的,所以连大方向都是根本经不起推敲。所以上映首日票房7400万,第二天就暴跌到4700万,三天总票房只有1.6亿,说明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什么样的质量,自然就有什么样的回报。

这次的主角不仅仅是海军“蛟龙”特战队,还要加上一直笼罩在神秘光环下的核潜艇。影片中刚出场的核潜艇,就可以看到舷号是“459”,不错,中国海军的核潜艇就是4打头的三位数字舷号,而常规动力潜艇则是2或3打头的三位数字舷号。

还没来得及为这个细节喝彩,镜头一转,进入潜艇内部,就瞬间傻眼,这是潜艇的内舱?简直是游艇啊,好豪华好气派。但是要知道,潜艇内部最重要的就是空间。潜艇内舱最大的特点是狭小逼仄,要布置大量的机械设备,武器装备,还有弹药,以及食物、生活物资,整个空间是非常拥挤的,甚至艇员的铺位都是俗称“热铺”,三个人两个铺,因为艇员需要二十四小时轮班执勤,三个人轮流睡觉,两个铺位就足够了,可以节省一个铺位的空间。

指挥舱空间很宽敞,一点不像是潜艇的指挥舱,航母指挥舱也不过如此,而且潜艇艇长的战位是潜望镜前,潜望镜也是只有艇长才有权使用的,但在影片中似乎从来就没有看到有潜望镜。

既然是核潜艇,就要表现出核潜艇的特点,但全片完全没有体现。唯一就是反应堆故障,才让人意识到原来是核潜艇。如果换成是常规动力潜艇,也丝毫没有影响,看来所谓最新型的核潜艇,不过只是个噱头。

首先是外国雇佣兵袭击海上石油平台,“蛟龙”小队紧急出动,竟然是使用单人飞行器。这可是太高科技了,现在单人飞行器确实已经出现了,但是在实战中使用还没有看到。“蛟龙”小队确实够炫。接近海上平台,直升机在一侧就把雇佣兵的注意力全吸引过去了,对于另一侧完全没有观察戒备,这还是专业的雇佣兵?比非洲大陆穿拖鞋的土著游击队都不如。接着敌方潜艇发射鱼雷将雇佣兵的输送小艇炸毁了,这是什么情况?杀人灭口?

接着,是潜艇大战。看到这一幕,老周简直蒙圈了,两个国家的核潜艇对射鱼雷,这是多么严重的情况,等同于开战啊,是全面战争!这可不是撤侨,和恐怖组织游杂武装枪战这么简单。这种情节都编得出来,编剧是疯了 还是脑袋被驴踢了?

整个潜艇交战的桥段,都是在故弄玄虚,很刻意很拙劣营造紧张的气氛,军事上的硬伤就不细究了,不浪费时间了。说点大家比较容易理解的硬伤。当看到艇长(张涵予饰演)在潜艇受损,情况岌岌可危的时候,竟然吹起了口琴,我的天呐,且不说情况如此危急,怎么还有闲情逸致吹口琴?在军事上,这是个大硬伤。潜艇最重要的静音,噪音是潜艇最大的天敌,潜艇从设计到实际使用,极其强调控制声音。艇员就是不小心掉了东西发出声音,都会受到处分。还会允许带乐器上潜艇?还要吹口琴来煽情?

一曲口琴未完,艇员们就群情振奋热血激昂,这种剧情实在令人倒胃口。

再说武器,敌方潜艇最厉害的是超空泡鱼雷。据说,超空泡鱼雷在鱼雷头部采用最先进的装置,以有效隔绝鱼雷和水的摩擦,从而大大提高鱼雷的速度。这种最先进的鱼雷目前只有俄罗斯和中国在研制。奇了怪了,这种如此先进的鱼雷,敌方竟然弯道超车抢先装备了。而我们最先进的核潜艇装备的竟然是线导鱼雷。就是采用通过操纵导线来制导的鱼雷。这种鱼雷早已落伍了,进入21世纪后就逐渐淘汰了。怎么最先进的“虎鲸”号核潜艇上竟然还在采用?这不是在打中国军工的脸吗?

“虎鲸”号在海战中受损,副艇长自告奋勇出舱查看。这时潜艇是在水下两岸百米啊!这里普及一个科学常识,水深每增加十米就会增加一个大气压,两三百米就是二三十个大气压。没有重型潜水服,在这样的深度直接就会被压力压扁了。

更匪夷所思的,竟然还能再水下通话,不知道是什么黑科技,张嘴说话还不会被水呛着。这太牛了,从来没有一部科幻片会想到这样高端的科技。

接下来,“蛟龙”小队又发现了敌人的惊天阴谋,在海底有一个秘密基地,准备用核弹引爆海底火山,引发特大海啸。

问题是这样特大海啸的后果是无法预计,更无法管控损害程度,完全是毁灭地球的节奏,试问敌方搞出这么大动静,目的是什么啊?感觉正常人类都不会这么干的,除非是外星人。“蛟龙小队”和“虎鲸”号干脆改为“恐龙特急克赛号”,担负起地球和人类的保护神吧。

再有,在海底建设这么一个秘密基地,需要多大的代价啊。不但要有非常坚固的外壳,保护整个基地不受海底大气压的影响。还要有极其强大的制氧能力,能够让基地里的所有人员,都不需要呼吸装置就能像陆地上那样自由呼吸。这得花多少钱啊,就为了制造一场特大海啸,毁灭亚太地区?想出这样计划的人,不但性情反人类,智商也是反人类的。

真要用核弹引爆海底火山,直接让潜艇过去扔下两颗核弹就行了,要是担心核爆炸或者海啸会危及自身潜艇安全,在核弹上安装同一个延时起爆装置就可以,等潜艇扯到安全距离外再引爆。多简单多轻松,有什么必要费钱费力建造海底基地?

这一段建制是硬伤满满,“蛟龙小队”攻入海底基地,遭遇了武装机器狗。要说这机器狗,现在还真已经出现,主要是用来进行负重运输。能作战的机器狗还真没看到。原因很简单,机器狗的机构还是比较脆弱的,一旦遭到火力打击,完全没有防护力。不过在影片中,这武装机器狗可是刀枪不入,就像喝过了“义和团”的神仙水,任你子弹如雨打在身上都没事,简直就是坦克附体,还是最强装甲防护的那种。最后一定是要打掉机器狗的眼睛,这才算解决了。

“蛟龙小队”攻入海底基地,目的就是要夺取核弹起爆装置。从进入基地开始枪战,到攻入控制室,得有十来分钟吧。基地里已经打成一锅粥了,对方就这么傻乎乎等着来夺取起爆装置,这真够配合的。难道不是应该一听到有敌人来袭就第一时间引爆核弹吗?看来这帮敌人的脑袋和编导一样不好使。

好了,就说这些吧,《蛟龙行动》完全是建立在胡说八道的基础上,要说是军事片吧,怎么看着都更像科幻片。要说是科幻片吧,连一些最基本的科学常识都不知道。无非就是想再蹭《红海行动》的光环,再来捞一把。只是七年过去了,观众对于这种贩卖爱国热血的证能量题材已经“激动疲劳”了。

再加上影片整体水平又太烂,就像是一剂光想靠着吆喝两声雄起就能见效的壮阳药,最终只能是口碑票房双双扑街,成为2025年春节档最垃圾的影片,收获一片骂声,就一点不奇怪了,原本想着愚弄观众的,最终被观众唾弃了。

可谓烂得其所。

老周,本名周明,曾用网名光亭,长期从事军事战史研究,曾多次在凤凰卫视、上海电视台担任军事栏目嘉宾。出版过二十多本军事书籍,可在微店“知兵堂书店”、某宝网店“知兵堂书店”上咨询购买。现在喜马拉雅上有个人专栏“老周军事”,制作军事类音频节目,敬请支持。

来源:知兵堂老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