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的春节档,各大电影纷纷登场,在精彩纷呈的背后是异常激烈的竞争。其中,由博纳影业出品的《蛟龙行动》备受瞩目,然而,就在影片上映第4天,制片人于冬的一番言论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他公开质疑影片被黑,称给《蛟龙行动》打一星的全是“黑水”。
2025年的春节档,各大电影纷纷登场,在精彩纷呈的背后是异常激烈的竞争。其中,由博纳影业出品的《蛟龙行动》备受瞩目,然而,就在影片上映第4天,制片人于冬的一番言论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他公开质疑影片被黑,称给《蛟龙行动》打一星的全是“黑水”。
据悉,《蛟龙行动》是战争片《红海行动》续作,讲述中国海军截获关键情报——一艘超级潜艇正密谋一项针对中国东南沿海城市的绝密军事计划。中方派出最新型潜艇“龙鲸号”,驶入海底火山口遍布的广袤深海,与敌拉开一场攸关生死存亡的决战。
截至2025年1月31日,《蛟龙行动》上映第4天,累计票房已达1.9亿。这一数字看似不俗,但在春节档的激烈竞争中,却显得有些平淡,排片量也只有7.6%,甚至低于动画片《熊出没之重启未来》。
对此,博纳影业CEO于冬表示:“在豆瓣给《蛟龙行动》打一星的全是‘黑水’。”他认为,影片的评分受到了不公平的对待,希望观众能够自发地为电影打高分,给予其一个公平的评价。
除了于冬,影片的主创团队也在路演活动中表达了对当前状况的不满。主演黄轩、于适、李晨、王彦霖、蒋璐霞等人纷纷表示,他们希望能够获得一个公平的评价和合理的排片。
制片人和主演都觉得好,为什么会出现现实低于预期票房的结果呢?
有人认为,《蛟龙行动》作为《红海行动》的续集,原本备受期待。然而,影片在演员阵容上的变化可能是导致其市场表现不佳的重要原因之一。前作《红海行动》的主演张译、黄景瑜和海清已经深入人心,而《蛟龙行动》的主演阵容则进行了较大调整。
此外,排片量不足是《蛟龙行动》票房增长受限的另一个重要原因。这种排片安排不仅影响了影片的曝光度,也限制了观众观看的机会,从而直接影响了票房收入。
再者,观众口碑分化也是影响该影片出彩的原因之一。部分观众认为影片制作精良、情节紧凑,给予了高度评价;而另一部分观众认为,影片在剧情和表演方面难以满足观众的期望。这种分歧反映了观众对影片的不同需求和审美标准。
我认为,《蛟龙行动》作为一部备受瞩目的春节档电影,其市场表现并未达到预期。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影片的票房表现不佳主要受到排片量不足和观众口碑分化的影响。当下,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多的排片机会,提升影片的口碑,将是《蛟龙行动》能否实现票房逆袭的关键。
来源:只只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