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热闹非凡的春节档电影战场上,《哪吒之魔童闹海》无疑是人气王,豆瓣8.5 的高分,使其稳坐夺冠热门宝座,奖杯似乎已经触手可及。而《唐探 1900》也不甘示弱,以 6.7 分的成绩,在口碑上站稳脚跟,票房预计突破 30 亿。在上映前夕,这两部影片的票房预测一路高
在热闹非凡的春节档电影战场上,《哪吒之魔童闹海》无疑是人气王,豆瓣8.5 的高分,使其稳坐夺冠热门宝座,奖杯似乎已经触手可及。而《唐探 1900》也不甘示弱,以 6.7 分的成绩,在口碑上站稳脚跟,票房预计突破 30 亿。在上映前夕,这两部影片的票房预测一路高涨,就像不断攀升的牛市,让观众和业内人士都充满期待。
然而,《封神第二部:战火西歧》却成了这场盛宴中的“失意者”。上映仅两天,预测票房便如坐滑梯般从 7 亿至 15 亿大幅下滑,排片率也降至 20% 以下,黄金场次更是少得可怜。豆瓣开分仅 6.5,与第一部 7.8 分的佳绩相比,差距明显,令人唏嘘。
回顾《封神第一部》,开局并不顺利,市场反响平淡。但凭借觉醒、对抗等深刻的经典主题,影片仿佛被注入了魔力,吸引着观众的目光。这些主题犹如莎士比亚戏剧般深刻,引发了观众的强烈共鸣。再加上观众热情参与互动和二次创作,影片口碑迅速逆转,成功扭转局势,成为了票房黑马。
谁也没想到,第二部却走上了一条截然不同的道路。它摇身一变,成为了一部奇幻动作大片,娱乐性大幅提升,文戏向武戏转变。但这一转变却让它偏离了大众对《封神》故事的传统认知,许多观众感到困惑和失望。这种背离观众期待的改变,无疑是影片口碑和票房双双失利的重要原因。
在《封神》的粉丝群体中,有一群自称“胫骨” 的死忠粉,他们对这一 IP 爱得深沉。他们渴望在第一部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故事的情感深度和文学价值,期待看到精神偶像崩塌、洗脑后觉醒等富有深度的主题。在二创社区,多达 7 万人积极参与创作,他们的热情仿佛要将整个社区点燃。
但《封神2》的呈现却让粉丝们大失所望。影片过于侧重神仙斗法,忽略了第一部中感人至深的情感线索。殷郊的角色被边缘化,在正片中几乎没有存在感,只能在彩蛋中凭借愤怒刷点 “存在感”。姬发与殷郊的关系也变得模糊不清,父子主题更是被搁置一旁。整部影片缺乏统一而深刻的主题,犹如一盘散沙,让观众看得索然无味。
姬发在第二部中的表现,更是让人失望。第一部觉醒后,观众对他寄予厚望,期待他成为西岐的英雄领袖,展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然而,在战场上,他表现平平,遇事依赖姜子牙,毫无主见。在精神层面,他优柔寡断,多次考虑投降,面对殷商威胁时犹豫不决。这种性格上的弱点,严重削弱了他的角色魅力,让观众对他的期待大打折扣。
主创团队原本想塑造一个仁慈无私的君王形象,与纣王形成鲜明对比。但在影片结尾,对于角色的困境设计显得不够用心,导致姬发这个角色未能赢得观众的喜爱。
这不仅是角色塑造的失败,也是影片整体质量下滑的体现。
殷郊在第二部中同样光芒黯淡。他性格冲动极端,家庭创伤使他情绪极易失控。曾经被预言为天下共主的他,命运却比姬发更加坎坷。
但在第二部中,他母亲离世的悲痛、被父亲背叛的愤怒等情节被一笔带过,他在光明与黑暗间挣扎的心路历程也未得到深入挖掘。这些本应成为故事亮点的情节,就这样被轻易放过,实在可惜。
据透露,《封神第三部》可能会讲述姬发与殷郊从兄弟到死敌的悲剧故事。这一剧情走向无疑会吸引观众的目光,但如果继续削弱核心角色的人设和戏份,那么故事的后半段很可能会失去紧张感,变得平淡无奇。
这对于《封神》系列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更难得的是,她心地善良,坚决不伤害平民,为争取敌方平民的生存机会而冒险。
电影宣传围绕她展开,成功引发了观众的热烈讨论。她勇猛无畏,智谋过人,在渡河遇伏和夜袭等场景中表现出色。
在《封神第一部》中,她就以坚定、自信、强大的形象赢得了观众的喜爱,是国产影视剧中少见的优秀女将军形象。
然而,影片后半段邓婵玉与姬发的感情线却饱受争议。许多观众认为,两人之间的感情更像是战友情,而非爱情。
比如,邓婵玉假装投敌时有人说媒,跳舞时被推到姬发身边,临终前让姬发唱“有女怀春” 等情节,都显得生硬尴尬,让观众感到困惑和不满。
到了《封神第二部》,这条感情线不仅没有改善,反而更加尴尬,严重影响了观众的观影体验。
好在第三部将回归姬发、殷郊的故事,并升级大战场面,包括八百诸侯伐纣及元始天尊与通天教主的终极对决。这些精彩的情节让人充满期待,观众们希望能看到更精彩的剧情和角色的成长蜕变,不再重蹈第二部的覆辙。
来源:草莓要加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