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截至目前,有六部重磅大片锁定春节档。《哪吒之魔童闹海》千呼万唤始出来,《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再掀史诗波澜,唐探宇宙新作《唐探1900》引领侦探风潮新纪元,《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背靠强大IP,由徐克执导,续写武侠传奇,《熊出没·重启未来》携童趣归来,还有王俊
对影迷来说,今年的春节档可真是“过年了”。
截至目前,有六部重磅大片锁定春节档。《哪吒之魔童闹海》千呼万唤始出来,《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再掀史诗波澜,唐探宇宙新作《唐探1900》引领侦探风潮新纪元,《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背靠强大IP,由徐克执导,续写武侠传奇,《熊出没·重启未来》携童趣归来,还有王俊凯爱豆力加持的《蛟龙行动》...
这些作品在制作精良度、口碑积累及历史票房表现上,均展现出国产电影春节档的巅峰实力,覆盖了全年龄观影人群,堪称一场“强得可怕”的电影饕餮盛宴。
电影界倾尽全力押上全部赌注,其殷切期望不言而喻:渴望借助一年中最为关键的春节档,为2025年的电影市场赢得一个漂亮的开门红。因此,相较于到底哪部作品能够独占鳌头,业界内外更为瞩目的焦点在于:此番春节档是否能成为一股强劲动力,扭转电影行业的下行趋势,为电影市场带来温暖与复苏?
01
《封神2》《射雕》:古装巨制强势回归
乌尔善执导的《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与徐克倾力打造的《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共同构成了今年春节档古装真人电影的璀璨篇章,标志着国产古装大片在历经多年的沉寂后强势归来。
回溯至2023年暑假,《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曾掀起了一场现象级的观影狂潮,并斩获了高达26.34亿的票房佳绩。时隔两年,万众瞩目的第二部终于粉墨登场。
该片不仅延续了前作所构建的庞大而深邃的神话世界与跌宕起伏的故事脉络,更有多位新角色的惊艳亮相,技术层面也实现了显著的飞跃。在置景、美术设计、拍摄手法、特效制作以及演员训练等多个维度上,均展现出了中国电影工业化的顶尖水准。
可以说,《封神第二部》不仅是对中国第一史诗级IP的精彩续写,更承载着振兴中国电影重工业的历史使命。
而徐克,作为华语武侠片的金字招牌,此次更是端出了一部成本高达五个亿的武侠巨制。据猫眼专业版数据显示,徐克导演的电影累计票房已高达146.10亿元,稳居导演票房榜单之首。
《射雕英雄传》,这一金庸笔下最负盛名的武侠巨著,搭配上被誉为最成功的武侠片导演徐克,再加上一众实力派与顶流艺人的强强联合,共同为观众献上了一场武侠盛宴。
尽管《射雕英雄传》已被多次翻拍,而在其他影视化作品中,其中的襄阳大战鲜有惊艳的表现。因此,徐克将如何呈现这场波澜壮阔的战役,仅仅是想象一下,就足以让人充满期待。
02
《哪吒2》《熊出没11》:动画电影领衔之作
在百花齐放的春节档中,两部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与《熊出没·重启未来》无疑是中国动画影视制作领域最新成就的杰出代表。
六年前,《哪吒之魔童降世》横空出世,以50.35亿的惊人票房,将国产动画电影推向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巅峰。
如今,其续集《哪吒之魔童闹海》更是以更加宏大的场面、更为精湛的技术震撼登场。相较于前作六千万的制作成本,此番第二部近乎六亿的投资规模,使其当之无愧地成为了目前国漫电影中最昂贵的制作之一。
而在许多人忽视的角落,《熊出没》系列电影自2014年起,便作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在春节档的激烈竞争中稳步前行。
除了2020年的短暂缺席,其几乎每年都为观众带来一部新作,稳定地收获着票房与口碑。在其他大片竞相角逐的春节档,《熊出没》却独辟蹊径,精准地瞄准了儿童与合家欢市场,甚至演变成了有娃家庭的一种固定的节日仪式。
从2014年首部作品《熊出没夺宝熊兵》的2.47亿,到2024年《熊出没逆转时空》的近十倍增长,票房达到20.06亿,这一系列的成长轨迹无疑证明了其强大的市场号召力与观众基础。今年春节档,《熊出没·重启未来》同样备受期待,相信其表现也不会逊色于前作。
03
《唐探1900》《蛟龙行动》:喜剧悬疑与军事大片
《唐探1900》并非“唐探”IP的直接续集,而是作为该系列的前传篇章。本片由陈思诚与戴墨联合执导,不仅保留了王宝强与刘昊然这一深入人心的原班人马,更力邀周润发、白客、张新成等实力演员加盟,为观众带来全新的视觉与情感盛宴。尽管近年来“唐探”系列的口碑有所波动,但凭借累积高达87.44亿元的票房佳绩,加之今年豪华的演员阵容,无疑再次点燃了观众们的期待。
《蛟龙行动》作为春节档最后定档的重磅之作,同时也是迄今为止中国电影市场上投资规模最大的影片之一。2018年春节档,根据“也门撤侨”真实事件改编的《红海行动》,以其震撼人心的故事——中国海军蛟龙突击队英勇执行撤侨任务的壮举,打动了无数观众的心,最终收获了36.52亿元的累计票房佳绩。如今,《蛟龙行动》作为这一成功系列的延续,势必将再次引领观众踏上一段惊心动魄的银幕之旅。
04
“神仙打架”之外,还需直面行业“四道坎”
此番决战紫禁之巅的几部电影,无一不是坐拥高口碑与高成就的IP续作,各自代表了国产电影在不同领域的顶尖工业水准,其宏大的制作规模无疑为观众踏入影院提供了强劲的动力。
但问题在于,近几年观众与电影院之间的距离正在悄然拉大。一方面,电影票不断涨价这件事,已经引发了很多舆论争议。一些影迷逐渐化身“等等党”,前往院线的动力明显不足。另一方面,粗制滥造的电影不断侵蚀着观众的信任,众多看似阵容强大、制作精良的作品,在营销手段的狂热包装下,实则内容空洞,令人失望。
2024年,全年票房只有425亿,较上年缩水124亿。然而,消费者对于优质文艺作品的需求从未减退。短剧在短短两年内便超越了电影票房,充分证明了消费者愿意为好内容付费。面对这样的市场趋势,中国电影行业很难靠一次“贺岁档大捷”彻底扭转,而是要在四个方面下好功夫。
一是题材上的多元化探索。
过去,中国电影市场一度陷入盲目跟风与模仿的漩涡,每当有新的热门题材涌现,便有一波影片竞相模仿。电影作为一种艺术,本就难以满足所有人的口味,加之互联网口碑传播迅速,劣质影片再难蒙蔽观众的眼睛。因此,从业者唯有以诚相待,深入挖掘某一特定题材或满足某一特定观众群体的喜好,方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逆势崛起。
正如韩国电影也曾走过模仿好莱坞的弯路,但经过一代代电影人的不懈努力,终于发展出了独具韩国特色的现实主义题材类型片,并在世界电影舞台上占据了一席之地。
好在,今年的春节档与往年大不相同,它摒弃了以往贺岁档喜剧扎堆的传统,呈现出题材多样化的新气象,也预示着未来影视市场将朝着更加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二是政策上的激励与松绑。
为了促进电影行业的蓬勃发展,韩国曾将电影审查制改为分级制度,让市场成为主导力量。近年来,中国影视政策也在逐步调整。去年年底,广电总局发布的政策中,取消了设立电视剧制作单位的审批条款,这一举措降低了电视制作门槛,吸引了更多机构参与制作与创作,为电视剧市场的繁荣开了个好头。
电视剧政策的松绑,也为电影产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去年,《周处除三害》、《异型夺命舰》等尺度较大的电影得以引入电影院,这无疑是政策松动的一个信号。未来,可以预见这种政策上的激励与松绑将会更多。
不仅上游制作环节需要政策支持,终端放映环节也同样需要相关政策扶持。比如针对电影票价逐年上涨的问题,今年年前已有两部电影提出了19.9元的亲民定价,同时,一系列电影票惠民补贴等利好政策也将陆续出台。
三是挖掘电影产业的新经济增长点。
票房是电影市场最直观的成绩单,但电影产业所带来的经济价值远不止于此。电影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消费过程可以激发新一轮的文化创造。未来,电影产业必然会催生出更多的产业效应。
以好莱坞为例,票房收入仅占电影总收入的30%,而相关市场的开发收入占比则高达70%。相比之下,中国这一比例则为9:1,显示出中国电影衍生品市场巨大的增长空间。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尽管去年中国票房仅为400多亿,但电影产业却能够带动周边消费、文旅产业等多个领域的发展,并提升整个产业链的附加值。比如此次哪吒IP衍生品的开发相比第一部就有了显著提升,不仅与王者荣耀进行了联动,还与万代等潮玩品牌展开了合作。
四是技术升级引领产业变革。
电影是艺术与技术的完美结合体。技术的升级将为电影产业的工业化水平带来新的飞跃。如今,5G、大数据、虚拟技术、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正在重塑电影产业的格局。
5G和大数据技术为电影的云制作与市场预测提供了强大支持,能够更好地捕捉用户需求,贯穿制作、发行、放映、影院运营以及衍生品开发的全过程。另一方面,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混合现实(MR)等技术的广泛应用,实现了创作过程的可视化,共同推动着电影工业化和标准化生产的进程。
本次春节档的工业大片云集,可以看作是技术升级的一次大阅兵。本次春节档发布的预告片中,无论是《哪吒魔童闹海》,还是《封神2》,我们都能看到视效的显著升级。这些技术上的突破,无疑为中国电影产业的未来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每一段看似低迷的趋势背后,实则都蕴含着积极的希望与解题的思路。从产业上游到下游,中国电影为拉动观众走进影院都还有很大的空间值得继续探索,无论是春节档还是其他档期,走心用情,求新求变,都是电影人最值得坚定的方向。
来源:ECO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