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圣诞节都没有,哪来的平安夜电影票房?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4-12-27 10:14 4

摘要:如果只看这天晚上的全国电影票房,这个水平不是回到十年前,实际上是2011年都还有一亿多,都不止这个水平。

很多人都在一本正经的讨论一个问题,今年平安夜的电影票房为什么崩了?

确实,从最巅峰的2017年的3个多亿,到今年的3000多万,仅剩下一个零头了。

如果只看这天晚上的全国电影票房,这个水平不是回到十年前,实际上是2011年都还有一亿多,都不止这个水平。

也就是说,可能倒退了不是十年,十五年,而是二十年前。

但在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有没有人关注一下,今年平安夜只是电影票房惨淡,还是所有的商场、餐饮之类的消费都惨淡?

答案肯定是不言自明的,不光是没人去看电影,而且也没有人去消费。

因为,今年在中国其实是没有平安夜的,只有长津湖战役胜利纪念日。

这个段子想必很多人这两天在各种群都看到了,大概长津湖的烈士们也没想到,他们牺牲这么多年之后的这天晚上,中国人过平安夜会成为罪过。

二十多年前,自由派笼罩之下的时候,新儒家刚开始崛起,就有儒家宣称,中国人不应该过这种洋节,什么圣诞节?明明是耶诞节,应该先从正名开始。

那时候的新儒家还宣传,中国人自己的圣诞节,要么应该是孔子的生日,要么是12月26日,唯独不应该是耶稣降生在驻马店的这个日子。

当时国内很多人,无论是文化民族主义,还是左翼分子,还是新儒家,反正只要是反对自由派的人,基本上都认为,圣诞节在国内搞这么大声势,这是西方的文化入侵,应该坚决抵制。

不过,当时也有人觉得,没那么可怕。

有位新儒家旗帜人物当时曾说,要是真像有些人说的那样,十亿中国人信了基督教,改变的肯定不会是中国人,而是基督教。

比如河南豫剧那个著名的段子,冬至过了刚三天,小耶稣降生在驻马店,就很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

你说它是基督教本土化也好,说它是借着基督教传播豫剧艺术也行,反正就是听着就不那么洋气了。

实际上,各种洋节在国内从出现到普及,多数都是商家搞促销的结果,尤其是圣诞节这种以前看起来人畜无害的节日,主要就是用来消费的。

虽然也不放假,但因为大家都知道这天是圣诞节,怎么也得消费一下,不管是朋友聚在一起吃顿火锅,还是年轻人一起去唱个卡拉OK,还是小情侣去电影院看个电影,都是消费。

那些年的节日,其实都是跟消费挂钩的,能带来消费的节日,商家都是特别积极的宣传和营造气氛的,有时候甚至没有节日,也可以生造出来节日。

比如双十一,现在的00后年轻人可能已经觉得就是电商促销,但最早出现的时候,其实是光棍节,是后来淘宝才把它变成促销的节日的。

所以说,为什么要有这种节日,除了打工人需要放假休息之外,商家也需要这种由头来制造消费热点。

你说今天是圣诞节,年轻人一起出去吃个火锅喝个酒,小情侣看个电影,这听着很合理吧?

但你说今天是长津湖战役胜利纪念日,咱们出去吃个火锅喝个酒,是不是就有点不太合适了?更不用说去看电影了。

观众去电影院看电影,本身当然也是消费。禁止商家打着圣诞节的名义搞促销,还希望大家都去看电影,这怎么可能呢?

所以说,用今年的平安夜电影票房去和以前的数据比,本身其实是不合适的。

因为以前的平安夜是充满了消费暗示的节日消费,而今年没有平安夜,只有长津湖战役胜利纪念日,3000多万的票房,就是普通工作日的票房成绩。

在这个意义上说,今年平安夜电影票房崩盘,和电影人有关系,和观众消费观念变化有关系,甚至和经济形势也有关系,但主要的还是这个原因,今年没有平安夜。

来源:萧武弹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