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是时候走出“舒适圈”了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4-12-27 03:09 4

摘要:在去年年底的电影年终盘点中,笔者认为,中国电影已经风风火火、一往无前地“迈进了一个崭新的时代”:越来越多跨界的、非科班的、非精英化的电影从业者或将改变我们所熟知的创作范式。但谁也没想到,这个“崭新的时代”来得如此汹涌澎湃,让人猝不及防。如果说创作范式的转变仍属

◎余小鱼

在去年年底的电影年终盘点中,笔者认为,中国电影已经风风火火、一往无前地“迈进了一个崭新的时代”:越来越多跨界的、非科班的、非精英化的电影从业者或将改变我们所熟知的创作范式。但谁也没想到,这个“崭新的时代”来得如此汹涌澎湃,让人猝不及防。如果说创作范式的转变仍属于电影内部的文本问题,那么2024这一年里,传媒环境的根本性变革已经从外部猛烈冲击着整个电影行业,甚至可能在不远的未来改变电影行业的整体格局。

或许,我们只能不情愿地承认,中国电影已经到了必须走出“舒适圈”的时刻。电影人不能再被困在由评分、票房、流量、热度等构成的数据陷阱里,当务之急是重返自身、寻回初心,去思考一个看似简单却又关乎发展前景的基本问题——到底什么才是电影?

热门档期已不值得“依赖”

电影年终盘点之时,“档期依赖症”总是一个绕不过去的话题。以往,行业内的担忧一直是,数量众多的影片扎堆在短短数天内相互拼杀,可能造成资源浪费。可如果,所谓的热门档期已经失效了呢?

今年“国庆档”电影票房为21.04亿,略低于去年的27.36亿,但不到2019年同档期的一半;“暑期档”的电影票房为116.41亿,相较于去年的206.3亿,也呈现出比较明显的落差。

如果说票房成绩有起有落是正常的市场现象,那么“头部作品”的缺失才是更值得关注的问题。以“暑期档”为例,去年票房超过5亿的电影有8部,包括《孤注一掷》(35.26亿)、《消失的她》(35.23亿)、《封神第一部》(24.81亿)、《八角笼中》(22.04亿)、《长安三万里》(17.98亿)等;而今年只有3部,分别是《抓娃娃》(32.54亿)、《默杀》(13.49亿)、《异形:夺命舰》(6.42亿)。

从上市影视公司的财报看,10家上市电影公司中,有7家公司都在三季度呈现出营收净利双跌。中国电影表示,主要原因是“本期未有与上年同期类似票房规模的公司主投主控影片上映”。没有“头部”,代表整体性的平庸,更意味着观众对“热门档期”的兴趣和关注度在下降。

这背后当然有很多原因,比如今年的暑期档和奥运赛事的正面碰撞。作为赛事主要直播频道,CCTV-5奥运期间稳居双网收视份额冠军。电影票房的下降虽然未必和奥运的高热度有直接关联,但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如今假期内可供老百姓选择的娱乐方式十分丰富多元,面对消费者更热衷的旅游、社交,该“如何把观众重新拉回电影院”恐怕已成为电影行业无可回避的挑战。

而从热门档期撤档,在今年也成了让观众“见怪不见”的现象。今年“春节档”,《我们一起摇太阳》《红毯先生》相继撤档;“暑期档”,《野孩子》一天之内先是提档后又撤档;“国庆档”,《出入平安》也在上映数天后宣布撤档。撤档,并不一定是因为艺术质量不过关。比如《我们一起摇太阳》的豆瓣评分高达8.1,主演李庚希还凭借在该片的亮眼表现荣获金鸡奖最佳女主角。但是,明明知道影片风格和节日档期未必契合,还硬要“赌一把”,显然片方还是受到了投机心态的影响,希望从热门档期分得一杯羹。

然而现实是,当下的热门档期未必会出现观影热潮。如果说往年的假期里上演的是淘汰赛,总会有一两个幸运儿脱颖而出,那么现在的热门档期已经不再是属于中国电影的“舒适圈”,甚至还有可能带来更大的风险。比如《出入平安》的出品方就在宣布撤档时无奈地承认:在上映期间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而这种困难和挑战,将会成为电影人必须面对的新课题。

票房、流量不再是“黄金法则”

在春节档上映的《热辣滚烫》,票房高达34.6亿,早早锁定了年度票房冠军。而且,在2024年票房成绩前十的电影中,该片的平均票价为48.2元,足见其在当时的热门程度。

但是,围绕着“贾玲一年减肥100斤究竟是不是炒作”的争议以及由此引发的各种对立、争吵、撕裂,也几乎在接下来的一整年里从未停歇。过去有一种很流行的说法,那就是“黑红也是红”,不管是赞美还是吐槽,只要有足够的热度和流量,总比无人关注来得好。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环境的变化,这一“黄金法则”似乎也渐渐失效。国庆档的《749局》上映后,口碑两极分化,针对主演的争议还引得导演陆川亲自下场讨论,但一场热闹的风波过后,该片的票房反而高开低走,未达预期。

徐峥自导自演的《逆行人生》关注外卖小哥群体,主打现实主义风格,很有话题性,却遭网友吐槽,导致不少观众被“劝退”。胡玫导演的《红楼梦之金玉良缘》因为选角和改编策略问题一度引发广泛关注,却无助于影片的票房和口碑。

事实上,作为票房赢家的《热辣滚烫》在2024年度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上“零提名”,也已经向行业释放出明确的信号:一个健康的电影市场不能不讲票房,但也不能只讲票房。同样的,一部电影自带的流量、热度、话题也许可以实现爆发式繁荣,但越来越多的例子证明,这不仅不利于整个市场大盘的稳定增长,还常常让影片自身面临被复杂舆论反噬的危险。

平心而论,身处互联网时代,酒香也怕巷子深,片方注重营销、造势本无可厚非,毕竟,拍摄电影终究不能不讲经济效益。去年《消失的她》等作品的大获成功,或许也从某种程度上为不少创作者提供了“信心”。但另一方面,当创作者把过多的精力放在场外,当他或她开始考虑到底哪些情节能够获得观众的情绪价值,到底哪些桥段能够引起话题的爆发性传播,到底哪些演员才能自带更多的粉丝和流量,那么电影本身的艺术质量和水准就不可能不受到影响。

就此而言,唯票房论、唯流量论在今年电影市场中的暂时“失灵”,或许也可以促使广大电影人重新冷静思考:怎么做,才能不让电影创作困在产品经理式的互联网思维里,不让自身的艺术趣味持续被所谓的潮流、热梗所“驯化”。

总之,有些逻辑关系是颠扑不破的:先有质量上乘的电影作品,才会有票房和流量;先有公认的艺术价值,才会有强大的传播效应;少一点揣测大众趣味的投机心理,多一点心无旁骛、全情投入的创作态度,才能在电影市场中真正站稳脚跟。

打破套路需要锐气和勇气

在国庆档上映的《爆款好人》几乎集合了当下国产电影创作的所有“成功元素”。有流量造假、人设打造、舆论操控、网络暴力等很网红的话题,有葛优、李雪琴、吴磊等照顾到不同受众群体的人气演员,有老百姓还是要“踏踏实实过日子”的温情心灵鸡汤,还有幽默的桥段、有趣的台词,但将它们组合起来,却没能换来票房和口碑上的成功。

事实上,《爆款好人》并不孤独,不少创作团队似乎仍在迷信那些曾经获得“成功”的创作套路和公式,试图通过不断向观众“献媚”来换取想象中的市场回报。《野孩子》和《朝云暮雨》都有《我不是药神》的“影子”——由真实故事改编而成,有十分煽情、感人的基调,有对社会底层群体的人文关怀。但和《我不是药神》不同的是,它们又都缺乏对生活的真知灼见,对现实问题的触碰也欲言又止、态度暧昧,以至于所谓真实的故事、人物都沦为电影的“噱头”“卖点”。

《年会不能停!》的大获成功似乎预示了职场题材电影的光明前景。于是,《胜券在握》《大场面》也趁势而上,把镜头对准了打工人的困境、职场中的不合理现象,都希望用“好人不能受欺负”之类的朴素道理引发观众共鸣。然而,这两部影片的创作团队显然缺乏职场生活的真实体验,未能深挖职场不合理现象的根由,使得电影越来越趋近于“过家家”式的闹剧。

此外,香港动作电影在市场中受欢迎的程度走低,因为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始终未被舍弃。《海关战线》《危机航线》依旧请来了内地观众耳熟能详的老牌港星,还在玩“忠奸难辨”的模式,沉迷于动作戏、大场面,让观众不免有些审美疲劳。

沈腾、马丽主演的《抓娃娃》以33.28亿的票房成为“暑期档”的一枝独秀,但无论是热度还是声量,都无法和当年的喜剧标杆《夏洛特烦恼》相提并论。当“含腾量”已经成为社交媒体的热梗;当开心麻花不断消费自身的品牌价值,却在喜剧艺术的探索上陷入停滞、保守;“沈马组合”的群众基础再深厚,恐怕也该居安思危了。

陈思诚试图在《解密》中创造更宏大的格局、更复杂的人物,又绞尽脑汁地想要把既往的成功经验一股脑儿地塞进影片,导致各种破绽不可避免地暴露出来,整部电影变得支离破碎、四分五裂。徐峥的《逆行人生》很想延续这些年来“温暖现实主义”的成功经验,但观众对主人公“没苦硬吃”的评价瞬间就让电影泄了气。年中有《默杀》,年底还有《误杀3》,或许可以说明渲染感官刺激、提供情绪价值的类型化电影,仍在顽强地自我复制。

与其说是那些曾经被市场盖章“有效”的套路和公式已经过时,倒不如说,是部分创作者既偷懒又缺乏真诚的创作态度正在劝退观众。一方面,互联网时代,所有套路和公式的更新换代速度早已超越了传统电影人的想象;另一方面,电影相对漫长的制作周期也决定了,它从来就不适合“蹭热点”“赶潮流”。

不过,也有许多中国电影人已经或者正在勇敢地走出“舒适圈”。《好东西》重新定义了新时代的两性关系,表现出对现代都市生活新颖而深刻的认知与把握,让我们看到了新一代女性导演跳脱出传统模式的尝试;《周处除三害》突破了“复仇爽剧”的套路,在暴躁乖戾的表皮下,对生活意义和人性内核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成为本年度电影市场的黑马;《白日之下》《年少日记》跳脱出香港电影的商业流水线,将目光投向了社会弱势群体,传递出浓厚的人文关怀,让广大观众耳目一新。

这些作品在艺术上未必没有瑕疵,但它们所蕴含的勇气和锐气却是有目共睹的,这也是中国电影的希望所在。因此,任何创作者都不能沉溺在过去的经验或者辉煌里,只有不再墨守成规、真诚地去表达,观众才会重新被电影的魅力所召唤。

中国电影已走在变革路上

往年的年终盘点,我们总会惯性地从文本分析的角度去总结电影创作方面的利弊得失。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或许人们不得不转换视角,由“内”向“外”,在社会文化转型的大背景下重新观察电影行业本身。并不夸张地说,对今天的电影而言,再也没有“护城河”了——以短视频为代表的多种流媒体介质正从四面八方冲击着整个行业,带来的是前人未曾料想过的颠覆性局面。

贾樟柯在《风流一代》上映时,呼吁观众到影院观影,有网友评论:“如今谁还去电影院看电影呀,不都是在家看的吗?”这或许只是一句无心之言,但背后透露出的现象却不能不引起电影行业重视。如今,不少院线影片在两个月左右后就会上线网络平台,所以不少观众宁愿“等待”,用更低廉的价格在自家电视或移动设备上观影,而不愿意去影院捧场。

张艺谋在年底接受采访时也吐槽了短视频解说电影的现象:“电影院观影的仪式感与沉浸感是线上无法替代的”“我觉得实在很无语啊”,导演的感慨其实很中肯也很客观,但不少网友并不认同。网友未必是在表达对电影艺术的不满,或许是对越来越多“水时长”“凑剧情”的烂片有反感。

专业电影人当然可以从艺术性欠缺的角度批评,甚至鄙视“小美与小帅”式的短视频。但现实是,在普通观众眼中,电影和短视频是“平等”的,并没有“高下之分”。而要论通俗意义上的娱乐性,今天的电影或许很难和节奏更快、体验更轻松的短视频相比。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电影人的当务之急不是抱怨或者哀叹,而是在艺术价值、表现手法上推陈出新。

事实上,面对时代的巨变,电影行业已经在积极行动。今年越来越多的影片采取差异化发行的方式上映,探索电影的精准化营销。比如,口碑颇佳,但票房预期一般的《老枪》就在首轮放映时采用分线发行模式,即少量影城参与放映,保证一定比例的排片。总体来看,这种模式还在寻找适合本土情况的落地路径,后续如何发展,我们不妨拭目以待。

从年初的《热辣滚烫》到年末的《好东西》,中国电影也许要面对争议和分歧,也许要面对焦虑和困惑,但不可否认,它仍然在不断启发公众重新审视和反思固有的观念、价值,持续生产新的公共议题。因此,在告别2024年之际,我们仍有理由对中国电影的未来充满信心。每一位电影人或许都应该正视行业的发展变化,为这一艺术门类继续开辟新的演进路径。

来源:吉棠说电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