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海南是海洋大省,海洋文化积淀深厚。12月8日,第六届海南岛国际电影节期间,“海洋纪录影像的传承与创新”论坛在三亚举行,与会嘉宾聚焦海洋纪录片的创作路径,分享创作视角,探索在海南拍摄海洋纪录片的更多可能性。
与会嘉宾分享创作经历。海报集团摄影团队供图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宋灵云 张琬茜
海南是海洋大省,海洋文化积淀深厚。12月8日,第六届海南岛国际电影节期间,“海洋纪录影像的传承与创新”论坛在三亚举行,与会嘉宾聚焦海洋纪录片的创作路径,分享创作视角,探索在海南拍摄海洋纪录片的更多可能性。
广袤而神秘的大海有着独特吸引力。1922年,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纪录片《北方的纳努克》诞生,展现了生活在北极海岸边的因纽特人生产、生活的情景。此后的百年间,人们常常将镜头对准海洋,不断拓展甚至颠覆我们对海洋的认知。
论坛上,北京电影学院副教授孙红云梳理了海洋纪录片的发展历程,她认为,纪录片对海洋的呈现,与人类对海洋的态度息息相关。到了20世纪下半叶,艺术家开始反思人类对自然的不断侵害与过度掠夺,关于海洋环保的纪录片越来越多。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中心主义受到冲击和质疑,人不再被视作衡量万物的尺度,海洋纪录片也不再着力于展现人类对大海的征服,而是越来越强调人与海洋的和谐共处。”在孙红云看来,人与海洋的关系,并不只是在海边浪漫地晒着太阳。海洋纪录片是在唤醒每一个人对海洋的热爱与保护意识,反思“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不过,海洋纪录片拍摄难度大、门槛高、周期长,在国内的电影市场中,一直处于“非中心地带”。纪录片导演范立欣举例道,比如《地球:神奇的一天》,跨越22个国家和地区、历时三年制作,投入非常巨大。他强调,自然题材纪录片的拍摄需要庞大的系统支撑,除了各种高科技设备、高昂的拍摄成本,还需要学术支持和跨学科团队的协作,“希望更多的科学研究人员加入,推动纪录片的深度、广度再上新台阶。”
将眼光投向海南,与会嘉宾形成共识:海南是拍摄海洋纪录片的富矿。
从神秘的南海孤岛到热闹的渔镇生活,从古老的海洋传说到现代的海洋产业……海洋文化是海南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元素之一。海南省委宣传部二级巡视员、文艺处处长林尤铮表示,欢迎广大纪录片工作者常来海南采风创作,以专业独特的细节,细致入微的洞察,持之以恒的耐心,全力挖掘动人的海洋故事;积极探索“纪录片+”,比如纪录片+旅游,通过纪录片展示海洋旅游的独特魅力。
“从历史文化、科学观察、人与海洋关系三个层面来看,海南是海洋纪录片创作的富矿。”纪录片导演段锦川说,一个多月以前,自己沿着海南岛走了一圈,内心很受触动。特别是,在琼海市潭门镇,渔民们世代从这里出发驾船出海,靠着祖祖辈辈的积累,详细记录下岛礁名称、准确位置和航向、距离、特征等,这些来之不易的经验为后人出海提供了极大帮助,是个非常值得关注的题材。
“海南岛本身就是我国海洋文化的一部分,做好对海南文化的记录,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纪录片导演于广义认为,在交通不便的年代,海南由于地理区位原因,与外界交流较少,保留下来许多原生态文化。如今,这些文化正在加速消失,需要进行抢救性记录。
此外,与会嘉宾认为,可以利用海南政策优势和海南岛国际电影节这个平台,打造面向世界的纪录片产业交易平台,拓展中国纪录片的国际市场。
来源:南海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