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专访是枝裕和 揭秘《如父如子》创作幕后故事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4-12-06 13:14 5

摘要:在2013年的第66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上,《如父如子》获得了评委会奖。在此之后的五年间,由是枝裕和执导的《海街日记》和《第三度嫌疑人》先后入围了戛纳和威尼斯的主竞赛单元,但都遗憾未能获奖。

1905电影网专稿 时隔六年,是枝裕和携电影《如父如子》重登中国内地大银幕。

在2013年的第66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上,《如父如子》获得了评委会奖。在此之后的五年间,由是枝裕和执导的《海街日记》《第三度嫌疑人》先后入围了戛纳和威尼斯的主竞赛单元,但都遗憾未能获奖。

五年后的第71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上,与《如父如子》一样从社会议题切入,关注家庭构成和血缘与陪伴关系的《小偷家族》获得了最佳影片金棕榈奖,是枝裕和自此站在了世界电影的巅峰之上。

是枝裕和曾说《如父如子》就像《小偷家族》的前传,两部影片是他在思考家庭议题拍摄的姊妹篇。

在做客1905电影网《品道电影》栏目时,是枝裕和说即使到今天,自己仍然无法得出血缘和陪伴哪个更重要的答案,因为这不是一个孰对孰错的问题。

影片的主演Lily Franky在这两部电影中都饰演了父亲的角色,他回忆与是枝裕和的合作,提到导演在拍摄现场是非常温柔的,会给演员非常大的自由空间去创作。或许正是这种彼此之间的信任和默契,促成了两部电影从主题表达到精神气质上的共通性。

从是枝裕和过去的作品回顾到当下电影创作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导演与Lily Franky在1905电影网的专访中,与我们一同畅聊了一番。

谈《如父如子》

是枝裕和赞誉Lily Franky不像演的

当初《如父如子》在日本上映时,许多观众看完都盛赞Lily Franky的表演自然而真实,真的就像是邻居家的父亲一样。在一次关于本片的采访中,是枝裕和与福山雅治都一致认为Lily Franky是“演技怪兽”一般的存在,他随便的一个动作,都非常有戏。

Lily Franky回忆说这部片子能让自己演的如此松弛、自然,首先要感谢片中的两个孩子,因为他们的存在,让他感觉自己就是一个父亲。

他举例,庆多在片中一直有一种找不到自己容身之地的孤独感,琉晴到了亲生父亲家后,每天都说想“回家”,二人的表演让自己有一种就是在家里的感觉,所以他甚至没有觉得自己在演戏。

对此,是枝裕和导演回应说,他想拍像孩子一样的成年人,Lily桑将这一点诠释的非常好。是枝裕和打趣说为什么总会邀请Lily桑来,是因为只要叫他,他就会来。Lily Franky回怼说导演最近一次拍摄就没叫他,是枝裕和急忙安抚他说,下次一定!

谈过去

我不会重看自己的电影

是枝裕和表示不管对自己写的故事多么认可,也不会重新去看。如果非要在自己指导的电影中选择一部去重看,是枝裕和犹豫再三选择了《海街日记》。

《海街日记》是是枝裕和为数不多的非原创的故事,该片改编自日本漫画家吉田秋生创作的同名漫画,讲述了香田三姐妹在父亲去世后接纳同父异母的妹妹浅野铃兵共同生活的故事。

据说最初《海街日记》的电影改编权在其他公司,是枝裕和在读漫画的过程中被四姐妹的感情深深打动,遂下定决心要排除万难执导这部电影。

是枝裕和提到每次重看《海街日记》,都让自己的内心更加柔软。

或许是因为上了年纪的缘故,是枝裕和说每次看《海街日记》都希望四姐妹和故事中登场的其他角色,能够幸福的生活下去,而且会情不自禁的为角色流眼泪。

Lily Franky非常认同导演的想法,他说是枝裕和其它的作品,总会反映一个(社会)问题,随着年龄阶段的不同,对导演提出的问题会有不一样的思考,所以看这类电影需要做好心理准备,但看《海街日记》不用想很多,所以观看过程很轻松。

因为不会回看过去的作品,所以是枝裕和的创作总是发乎于当下的所思所想,他不会受到过去作品的牵绊,也不会沉溺于曾经的遗憾,而是一直坚持做着忠于自我的表达。

从是枝裕和的银幕首秀《幻之光》到最新的作品《怪物》,其关注的从社会到家庭的组织形态在大时代下的变迁而产生的变化,对“创伤后”共同体关系的建立和瓦解的思考,对血缘与陪伴、情与法交织下的个体困境,导演都在用他的一部部作品去回应。

就如Lily Franky所言,他认为是枝裕和导演并没有变过,一直在心无旁骛的坚持着自己的创作和表达。

谈未来

想拍能吸引观众走进影院的电影

是枝裕和电影中细腻、舒缓的表达方式,注定使其与如今愈发强调短平快的受众娱乐消费习惯有背离。

导演近两年与流媒体平台Netflix先后合作了根据漫画改编的真人剧集《舞伎家的料理人》和将于明年一月上线的改编自日本导演森田芳光同名电影的《宛如阿修罗》。虽然两部剧集都是非是枝裕和原创的故事,但是他没有受到已有故事文本的限制或是因市场接受度而去违背其电影创作的美学追求。

即使是在如《第三度嫌疑人》、《掮客》这样的冠以“悬疑”、“公路片”的类型标签的作品中,其影像的风格和故事叙述的方式依然有很强的是枝裕和的作者印记。

对于已然受到流媒体和短视频冲击的电影行业,或者说长内容创作的领域,Lily Franky表示不担心,因为他发现日本的年轻人现在比起CD更想买录音带,大家可能也不想一下跳到下一首歌,也会想慢慢的去播放。对于年轻人来说,看电影和刷短视频并不是冲突对立的,在大家心中,对于时间的感受是多样化的。

是枝裕和表示自己并不担心观众的流失,他认为看短视频的观众也会到影院看自己的电影,他想做出能够吸引观众进影院欣赏的电影。

作为是枝裕和创作生涯承前启后的作品,《如父如子》以温柔的笔触直戳观众的内心。

关于血缘和陪伴,究竟该如何抉择,或许就如导演所说,是没有标准答案的。但就如影片最后良多开始学着放下自己的成见,去重新思考和儿子的关系,进而重新审视自己作为父亲的身份。

我们都将一生与许多无解的问题相伴,但在过程中的体悟会让我们成长为更好的自己。《如父如子》结尾的开放式结局,最大程度的赋予了观众自行发散联想的空间,也是导演在向观众传达,关于生活的真相,从来没有一个标准答案。

来源:1905电影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