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而对于巴赞来说,观众参与电影的意义在于观众面对的是一种“客观的现实”,这种现实并不具有明确的表意性,在电影中所蕴含的意义是多义的、模糊的。
文/查尔菲的笔记
编辑/查尔菲的笔记
巴赞对于观众参与电影的要求与爱森斯坦的要求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尽管在观众参与的表象上看是一致的。
爱森斯坦将观众对于蒙太奇的解读视为观众对于创作过程的重新经历,进而感受与创作者相同的概念推导过程。
而对于巴赞来说,观众参与电影的意义在于观众面对的是一种“客观的现实”,这种现实并不具有明确的表意性,在电影中所蕴含的意义是多义的、模糊的。
观众对于意义的认知也不是直接明确和单一的,而是暧昧的,不稳定的,而观众在面对这样的影片时,体现出一种自主的选择性。
因此巴赞认为,“现实主义”电影“要求观众更加积极思考,甚至要求他们积极参与场面调度。倘若采用分析性蒙太奇,观众只需跟着向导,他们的注意力随着导演的注意力而转移,导演替观众选择必看的内容,观众个人的选择余地微乎其微。”
巴赞对于观众在“现实主义”电影中的参与的论述说明了“现实主义”电影对于观众的理解来说具有一定的距离。
对于这一点,之前在论述“客观的真实与心理的真实”的区别时就已提到,这里不再赘述。
但有一点需要明确的就是,“客观真实”与“心理真实”的距离感会使得观众在观影过程中也产生距离感。
这种距离感与爱森斯坦的蒙太奇理论中由复杂形式所产生理性距离感不同,这种距离感来自于现实经验中对于非功利事物的无意识的忽视,这种忽视类似于古典好莱坞连贯叙事电影理论中在两个具有时间间隔的画面间所省略的部分。
总之,就观众感受来说,巴赞的“现实主义”理论认为电影是一种需要观众积极参与,并关注日常生活中被经验所忽视的事物的现实的本来面目,而这一现实所具有的意义则需要观众自己从中提取。
我们可以看到,巴赞对于电影赋予观众的体验的这种要求,已经具有了解构主义对于解构主义文本要求的雏形。对于巴赞来说,对这样一种具有纯粹客观性的“现实主义”的强调,不仅仅是一种关于电影形式的探索,更是一种来自于巴赞对于客观性追求、对现实的存在本身探究的世界观。
因此,巴赞的“现实主义”电影理论与其说是将电影作为一种“纯粹客观”的工具,不如说将电影作为揭示世界“客观存在”的途径。
正如海德格尔认为人类只有通过诗意地观照存在物,才能通抵存在的本体一样,巴赞的电影理论赋予了电影同海德格尔的“诗”同样的作用,清除笼罩于真实现实之外的层层障碍,看清现实的本来面目。
电影的本质在巴赞这里,成为了一种代替形而上的思考来观照经验现实之上的“存在”的感性哲学。
我们在论述电影理论的美学基础时指出,叔本华所呈现出的“自我确证”代表了一种对人的普遍本质的确证,这种“自我确证”来自于叔本华所谓的客观的直观。而存在主义哲学对“存在”的认识,也与之类似。
由于人的日常生活,“存在”被众多存在的“存在者”所掩盖,因此,当人们所关注的仅是物质世界,也就是除人之外的“存在者”的时候,是无法达到真理的,也就是无法认识到人何以存在的。
因此,正如存在主义哲学力图通过对于表象的超越来实现对于作为人的“存在”的体悟,巴赞的电影理论也体现出一种对于客观的“存在”的认识,巴赞认为,人自身也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在影像中得以显露出其未经遮蔽的“本来面目”。
这种本来面目外在于人的经验认识之外。因此,在这种包含着人的“客观存在”中,实现一种对于人的“存在”的自我确证。
何为“电影之美”经典电影理论时期的三种电影理论体现出具体的电影特性与其美学基础的联系。由于这三种电影理论对于电影本质认识的不同,其形式特性和内在目的与审美特性的关联点也各具不同。
因此,这三种电影理论也体现出三种不同的“电影之美”。这三种“电影之美”既体现出对于传统美学的继承,又具有各自所认定的电影本质的特性。
经典好莱坞连贯叙事电影理论:营造一个完整的虚构世界经典好莱坞连贯叙事电影理论将电影的本质视为一种讲故事的工具以及一种提供给人们娱乐的手段,这二者的共同之处就在于为观众提供一种摆脱现实世界的途径。
因此,经典好莱坞连贯叙事电影理论所体现出的“电影之美”就在于营造一个完整的虚构世界,使得观众沉浸其中。
我们看到这其中包含着审美非功利性的一般条件,也就是对于现实世界否定。在漆黑的观影环境中,投射到银幕上的光束指引着人们的思想意识与精神活动。
人们所专注的是电影故事中人物的行为与情感,现实世界被阻隔在黑暗的环境之外。这样一种目的的实现随着电影技术的发展而日趋完善,声音的引入,色彩的还原,以及立体电影对体积感的加强,都使得电影从直观印象本身更接近于现实,进而取代现实。
同时,依据连贯叙事原则所构成的电影世界,符合人们日常经验对时空的认识以及因果逻辑,这就使得观众在观影中轻易地进入电影作品之中。
在这里我们看到,电影不是以其与现实世界的区分而使观众脱离现实世界,而是以其与现实世界内在秩序的相似性而取代现实世界。
从更深一层的意义上说,电影所展示的虚构世界是一种比现实更接近于“人的现实”的世界,因为“现实的内在秩序”更应当被视为人的“内在秩序”。
这种“内在秩序”接近于从柏拉图的理式到黑格尔的理念,以及叔本华所论述的“意志”用以束缚人类的“根据律”。
连贯叙事电影所遵循的规律也是人在现实中所遵循的认识规律。但在电影所构建的虚构世界中,这种秩序并不被用来判断与我发生关联的对象,而是将观众放到一种上帝的视角,通过这种秩序来审视电影世界中的人物以及发生的事件。
电影实现了人类对于上帝创造完整世界的模仿,也实现了操纵这个世界来取悦自我的欲望。
我们看到,在完整虚构世界的电影中,虽然实现了对于现实世界的忘却,但是其实仍然是一个与现实欲望和逻辑重合的世界。
形象与故事的疏离并不导致根本的现实功利的否定,只是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观众保持旁边的距离。
在经典好莱坞连贯叙事理论下的电影作品,更容易实现自我确证。正如我们在其对于形式的要求中所指出那样,经典好莱坞连贯叙事理论遵循着一条突出角色性格与特征的主要线索。
观众在观影的过程中,能够明确辨识出人物身上所具有特质,并形成自我与影片中人物的比较。
同时,为了使观众引起共鸣,人物形象的设置总是来自于与观众接近的日常形象或是符合观众自我期待的崇拜形象。
在这样的角色设定下,观众是容易将自我的日常经验或者是由日常经验所生成的自我期待投射到剧中人物的身上,并从中看到自我的影子。
在经典好莱坞连贯叙事理论所指涉的“电影之美”中,我们看到了最普遍意义上的电影审美体验,即符合一般的逻辑规律与人物活动,包括根据现实生活经过想象加工后的超现实世界。总的来说,在经典好莱坞连贯叙事理论中所体现的“电影之美”就是营造一个完整的虚构世界。
来源:情感大师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