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一代》是贾樟柯最差的电影,但不是差电影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4-11-29 09:19 1

摘要:贾樟柯的电影之所以有这样的特质,在于他的作品的写实性。当下的人看着觉得没啥,但过去十年二十年后,再去回顾,会突然发现满满都是记忆点,满满都是泪光。

贾樟柯的电影,是拍给后人看的。

他的电影要到十年二十年以后,才能发出光芒,时间越晚越有价值。

贾樟柯的电影之所以有这样的特质,在于他的作品的写实性。当下的人看着觉得没啥,但过去十年二十年后,再去回顾,会突然发现满满都是记忆点,满满都是泪光。

“故乡三部曲”之所以好,不在于影片的内容有多好,除了《小武》,另外两部《站台》《任逍遥》的故事线并不好。但是,那些故事一看就是发生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事,看过的人都能够想到已逝去的青春,能够想到自己的故乡。

贾樟柯几乎每一部作品,都与时代紧密地吻合在了一起,具有很强的写实性。以至于,有人将贾樟柯作品誉为“中国的断代史”。一部作品,一个时代片段。

贾樟柯的优势在于写实,但是《风流一代》偏偏抒情。于是,走歪了道,成为了贾樟柯所有作品里品质最差的一部。

要讲故事,《风流一代》讲的是一对男女之间横跨21年的爱情故事。

2001年的大同,年轻的巧巧不断地追寻斌哥的脚步,以女追男的方式想要和斌哥在一起。

2006年的重庆,婚后的斌哥带着南下打拼的理念去了三峡,想要混出个人样,想要出人头地。留守的巧巧终于耐不住,为了追寻斌哥,也来到了三峡,想从斌哥那里要一个说法。斌哥一直对她视而不见,一直在躲避她。躲不掉的结果,就是见面就谈分手,好聚好散,到此为止,分手。

2022年的大同,巧巧已经不再年轻,在家乡大同一家超市里以收银为生。有一天她突然发现已经老迈的斌哥站在了她的面前。原来多年后,斌哥也回到了故乡,不是衣锦还乡,而是穷困潦倒。

对于巧巧来说,这是一部爱情悲歌。

曾经,巧巧为了斌哥,那样执着地追求。然后又为了一个说法,千里迢迢去追寻。到头来眼前人只是一个衰老的一无是处的老头。

一代人的青春年华,一代人的风流过往,通过巧巧与斌哥,就这样付与东流。

从2001年到2006年再到2022年,《风流一代》里的影像都是实拍,都是实景,通过影片,串联起了北京奥运申办成功的庆祝仪式,三峡水库最后的拆迁工作,新冠疫情测核酸查红码等现实片段,单充这一点,就值得为贾樟柯点赞。

跨越时间维度拍摄的影片也有,典型的是好莱坞的《少年时代》,拍摄周期横跨12年,讲了一个男孩从6岁到18岁之间的故事。

《少年时代》刚出来,直接把大家给震惊了,没人能够想到一部电影可以拍摄12年。就差那么一点,《少年时代》就拿到了奥斯卡最佳电影、最佳导演,毕竟那一年的《鸟人》表现实在过于强悍。

《少年时代》的厉害之处,在于作为电影,剧本早在拍摄之初就写好了,12年里真的是在按照剧本一直在拍。完成度非常好,影片也好看,不愧是经典之一。

按说《风流一代》的拍摄周期是21年,远超《少年时代》的12年,贾樟柯更值得夸奖。

但是,目前为他点赞的人并不多,相反,骂他的人更多。

因为,片中的男女之间的故事,实在是太拉胯了。

作为一部电影,还是一部讲述爱情故事的电影,既然是爱情,总得有起承转合,得有起伏波折吧,得有基本的铺垫吧。

可是,它全没有,就是赵涛一个人在那里走来走去。不好好去理线索的话,甚至都看不到到底赵涛在干什么。

有人说,这是贾樟柯在为自己媳妇赵涛拍摄的一个MV,然后穿插进来各种资料,一切都是为了媳妇。这种说法尽管刻薄,其实也很有道理。

归根结蒂,21年的拍摄,实际上在前20年里压根就没有剧本,最后的成片是从前作NG里剩下来的边角料硬凑起来的,压根不是按照剧本在拍。2001年的素材,大部分来自《任逍遥》,2006年的素材大部分来自《三峡好人》,只有2022年的素材,才是真正为本片拍摄的。其他还有一些来自《世界》《天注定》《山河故人》等影片的部分素材。

这也是《风流一代》里前面部分赵涛莫名其妙地走来走起的根本原因。因为素材是《任逍遥》与《三峡好人》里本来就是没有被剪进电影里的废镜头,本来就是边角料,又怎么可能会有设计好的台词。所以,大家只看到赵涛一直在走来走去,就是不说话。她没法说啊,那是为别的电影拍摄的,怎么可能来说这部当时压根就不存在的电影的台词。

即便是男女主角在一起,也同样是没有话说,不讲台词。这还是,贾樟柯之前压根就没有剧本。

他只是很随性地拍摄了一些素人素材,然后拍完了就扔那里了,也不知道该怎么利用。直到疫情来了,工作节奏闲下来了,他突然想起了以前的素材。于是,想着怎么弄部作品,把它们利用起来。

于是,他写了一个剧本。

可是,前面的素人素材实在是太散乱了,怎么办?整合啊。

整合的方式,就是用赵涛来串场。于是,《任逍遥》与《三峡好人》没有被使用的材料被利用了起来,被他重新设计,改成了一个别别扭扭的爱情故事的模样。

或者是,是硬凑了一个爱情故事出来。然后为了让故事有个结尾,他实拍了最后的一部分。

总之,影片的故事是硬凑的。所以,前面的部分看起来莫名其妙。

其实,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恰恰是硬凑的爱情之外的那些原始素人素材。是贾樟柯当初随手拍的影像资料,它们才真正有价值。

为了这些有价值的材料,贾樟柯硬塞进去一个爱情故事,而且讲得七零八碎,没有一丝一毫的可看性。

你说它是爱情故事吧,其实爱情只是一个串联故事的线索,将爱情去掉才更具有价值。

什么价值?

历史价值。

常刷手机的人,只要愿意搜一下,就可以看到一些清末及民初的影像资料。现在去看的话,那些片段往往只有几十秒,而且完全没有任何故事性,就是摄影师在街头固定镜头的拍上了一段。

观众不需要故事,就只看着影像里的人在那里走过去就行了。因为,那是100年前的人,大家就像看看那时候的人都是什么样子的。

贾樟柯的随手拍,拍下了很多这样的街头即景,拍摄的素人们,成为了一个又一个没有故事的小片段。

这些小片段,再过几十年的话,让我们的子孙们去看,一定也会像我们去看清末民初的影像资料一样,目不转睛,看得很贪婪。

因为,这些都是历史。

它为后人留下了观察前人是如何生存的资料,成为了记忆的一部分,成为了历史的一部分。历史,会随着时间的越来越远而变得越来越有价值。

观看《风流一代》,前面的部分里,存在大量与剧情无关的镜头,普通观众看着很头疼,不像看这些,就像看剧情快点展开,就像看剧情如何推进。其实,这些都是在逐本舍末。

毕竟,观众对于一二十年前的影像资料还没有那么感冒,不觉得有多珍贵。只有时间,下去沉淀沉淀,过几年再来看这部电影,才会看出它的价值来。

当然了,大家看电影,肯定想看到好的剧情。

影片里塞入了过多当时的影像资料,也会造成过犹不及的感觉。

就像今年上映的舞蹈电影《如此青绿》,没人敢说这部电影不好,基本上随便从这部电影里剪出几分钟来,都美轮美奂,相当震惊。可是,精彩点实在太多了,反而造成了审美疲劳,而且在故事线上也缺乏应有的起承转合,实在太不像一部电影应有的样子了。

《风流一代》的病与《如此青绿》一模一样,只是一个往左一个往右。一个写实到了极点,一个浪漫浪到了极点。

是以,《风流一代》前面的写实影像非常珍贵,但是要么看得人不愿意看,要么太多太滥导致审美疲劳,再然后想看故事它的故事有非常不好看,这就导致了这部影片另外不是人,左右都得罪了。

贾樟柯肯定是有想法的,但是他的想法起码在这部电影里没能实现,反而曲高和寡。

片中有个“五条人”仁科、茂涛在大同街头唱他们自己的歌的片段,极具讽刺性。五条人作为音乐人,水准极高,是当今中国音乐人力的顶流。但是,在市井街头,无论仁科、茂涛的演绎有多投入,台下的观众已经寥寥无几,压根没什么人围观。

这就是没有找对听众/观众。对于贾樟柯来说,他的那些素人们的素材,放出来的时间还是早了,而且呈现的方式也不对,他自己还是没有思考好,没有找对路径,也没有找好观众。

所以,拍电影还是得认认真真地区区拍,千万不要硬凑,千万不要硬拗,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散乱有限的资料非要整个大货,这真的吃力不讨好。

《风流一代》的那些珍贵的影像素材,其实完全不如整合成一部纪录片,加上好的解说,完全可以变成另外一部更好的电影。但贾樟柯偏偏以故事片的形式去整,然后整成了四不相,整得谁都不喜欢,真是太可惜了。

观看《风流一代》,就好像是观看一个钢铁直男,明明不会谈恋爱,却偏偏写了用一个大家看了尴尬癌犯了的方式搞了一个一点都不浪漫的爱情故事,非常尬,还非常不好看。

呜呼!

来源:河鸣经典片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