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首日票房2.28亿,预售破3亿,排片占比66.9%……《疯狂动物城2》上映当天,影院经理们不约而同地将大厅屏幕全部调成了动物城的标志性蓝天 。有观众调侃:“今天电影院只放两种片子——《疯狂动物城2》和其他电影。”这样的盛况,让人恍惚回到了2019年前好莱坞大片
《疯狂动物城2》
首日票房2.28亿,预售破3亿,排片占比66.9%…… 《疯狂动物城2》上映当天,影院经理们不约而同地将大厅屏幕全部调成了动物城的标志性蓝天 。有观众调侃:“今天电影院只放两种片子——《疯狂动物城2》和其他电影。”这样的盛况,让人恍惚回到了2019年前好莱坞大片称霸院线的时代 。
但热闹背后,一个问题悄然浮现: 这部被冠以“破冰之作”的续集,真的能扭转好莱坞在中国市场的颓势吗?
《疯狂动物城2》
《疯狂动物城2》的票房数据确实亮眼:首周票房预计突破10亿,猫眼专业版预测总票房将冲击24亿至26亿 。若达成这一目标,它将成为自2019年《复仇者联盟4》后首部在中国票房破20亿的好莱坞电影 。
然而,这种成功背后隐藏着好莱坞的深层焦虑。2025年,好莱坞电影在中国市场的份额已从2012年的 51%暴跌至21.32% 。此前,《美国队长4》《白雪公主》等大片票房惨淡,连《侏罗纪世界:重生》这类传统IP也仅收获5.67亿元 。相比之下,《疯狂动物城2》的爆发更像是一次 IP积累的集中释放 ,而非创作模式的根本逆转 。
《疯狂动物城2》
有业内人士直言:“这部电影成了好莱坞的‘中国市场试金石’,如果它都救不了场,基本宣告好莱坞大片在中国黄金时代的终结。”
与前作相比,《疯狂动物城2》在叙事上明显 趋于保守 。第一部通过食草动物与食肉动物的对立,尖锐地探讨了种族偏见和社会阶层问题 。而续集虽然引入了爬行动物这一新群体,试图讨论殖民历史和文明代价,但整体仍套用了“ 双人搭档破案+误会+和解 ”的好莱坞经典公式 。
《疯狂动物城2》
影片中,新角色蛇盖瑞的设定本可深入挖掘边缘群体的生存困境,但剧情很快将其转化为一场追逐戏的“工具人” 。有观众吐槽:“反派一出场就写着‘我是坏人’,连反转的悬念都省了。” 这种处理方式,折射出迪士尼在创新与风险之间的权衡—— 宁可打安全牌,也不敢颠覆前作的成功模板 。
《疯狂动物城2》的节奏快得令人窒息:开场10分钟引入气候墙危机,15分钟主角团全员登场,30分钟已进入卧底主线 。这种“ 一刻不能停 ”的叙事策略,明显迎合了流媒体时代观众的短注意力特征 。
《疯狂动物城2》
但代价是深度的牺牲。前作中令人回味无穷的细节(如树懒“闪电”的慢动作笑点)在续集中被压缩,取而代之的是密集的彩蛋和动作场面 。有粉丝遗憾地表示:“连尼克和朱迪的互动都少了,全片像被按了快进键。”
更值得注意的是,影片中塞入了近 60个品牌联名彩蛋 ,从咖啡、快餐到汽车、珠宝,几乎每十分钟就能看到一个商业植入 。这种“IP衍生优先”的思路,让电影更像一场精心计算的商业狂欢,而非纯粹的艺术创作 。
《疯狂动物城2》
尽管存在商业化妥协,《疯狂动物城2》在价值观表达上仍有突破。影片通过爬行动物被边缘化的设定,隐晦批判了 历史书写权的不公 和 文明背后的掠夺逻辑 。例如,动物城引以为傲的“气候墙”技术,实则是窃取爬行族祖先的成果 。
这种隐喻在现实中引发共鸣。有观众在社交平台写道:“当看到蛇盖瑞被禁止穿衣时,我想起了现实中某些群体被剥夺的文化尊严。” 而朱迪和尼克的关系处理也更具现代性——两人始终保持“灵魂伴侣”的默契,而非落入迪士尼传统的爱情套路 。这种克制,反而让角色关系更贴近成人世界的复杂情感 。
《疯狂动物城2》
来源:小确幸一点号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