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首部青少年艾滋病题材电影《青爱》11月28日在全国正式公映。该片由向凯执导,王劲松、向能、任铭松、王春子等主演,目前已在全国百城开展了2000余场点映。
2025年12月1日是第38个世界艾滋病日。
中国首部青少年艾滋病题材电影《青爱》11月28日在全国正式公映。该片由向凯执导,王劲松、向能、任铭松、王春子等主演,目前已在全国百城开展了2000余场点映。
影片打破避讳与沉默
帮助大众正确认识艾滋病
《青爱》基于青爱工程20年深耕青少年艾滋病防治教育一线的诸多典型案例,由真实人物经历改编而成,讲述一段关于两个少年自我救赎与被救赎的故事。
青爱,即青少年爱的教育。这部电影打破了长期以来对艾滋病话题的避讳与沉默,开创性地将青少年艾滋病防治教育、性健康教育、心理健康、家庭教育搬上大银幕,帮助更多人正确认识艾滋病。
电影通过一个家庭的悲欢,折射出中国防艾事业从“谈艾色变”到实现母婴传播有效阻断的历史性进步。这一历程不仅彰显了我国医疗水平的飞跃,更展现了社会观念的深刻变革。
有观众表示:“过去总觉得艾滋病离自己很远,也有些不敢谈论,看完电影才知道,掌握科学知识就能替代恐慌,学会包容就能消解偏见。”
北京青爱教育基金会创始人、理事长,电影《青爱》总策划张银俊说,当前,青少年艾滋病防治教育面临的核心痛点,并非“无人提及”,而是一种深层次的结构性沉默与认知脱节。具体表现为:性健康与防艾知识在家庭、学校乃至社会文化中长期被边缘化、标签化,甚至视为“禁忌话题”,这种“沉默”导致科学知识难以有效传递,更无法转化为青少年内在的认知体系和行为选择。
她表示:“电影《青爱》回应了这一痛点,它不止是一部作品,更是一次教育模式的创新实践。影片告诉我们:终结艾滋,不仅需要药物与检测,更需要理解、接纳与爱的能力。”
青少年HIV感染
近年来呈上升趋势
艾滋病,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即艾滋病病毒(HIV)感染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主要经由性行为、血液接触或母婴接触传播。人体在感染病毒2到10年甚至更久以后,免疫系统受到毁灭性破坏时,才会发展成艾滋病。
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身体各器官功能尚未成熟,免疫力相对较弱;一些青少年可能存在侥幸心理,没有充分认识到HIV感染的严重性,也没有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青少年好奇心强、探索欲旺盛,对不良信息抵制力弱,喜欢尝试一些不良行为……这一系列原因导致青少年HIV感染现状令人担心。
有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15~24岁新报告HIV感染者数呈上升趋势,其中男性的年平均增长率接近10%,15~19岁年平均增长率超过10%;超过90.0%的HIV感染者的感染途径为性行为。
因此15~19岁初、高中阶段的青少年人群,做好有针对性的艾滋病预防显得尤为必要。
树立正确的性观念、获取相关的知识和正确使用安全套、拒绝毒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必要时及时寻求专业帮助等,都是积极做好自身预防的重要方法。
科学防艾
打破不必要的恐慌
专家介绍,在过去的40年,中国在艾滋病防治中取得了巨大进步,但要实现“终结”艾滋病流行这一目标,依然面临严峻挑战。
中国疾控中心艾防中心副主任刘玉芬表示,“终结”艾滋病流行主要面临三方面问题:首先是重点人群检测还有不足,还需进一步做宣传动员等工作。第二是检测技术方面。检测结果的及时性、检测技术的覆盖还有不足。第三是歧视和污名化。社会对感染者的污名化,或者说个人对于一些隐私信息的保护问题,让他们可能不愿意去做检测。
《青爱》导演向凯:“希望更多人看这部电影,关注艾滋病群体,尤其是青少年,要学会科学防艾。”他呼吁全社会凝聚共识、携手同行,以科学认知筑牢防控屏障,以关爱包容温暖特殊群体。
科学预防艾滋病,公众应该怎么做?国家疾控局给出了预防建议——
公众要积极学习和了解防艾知识。艾滋病尚无根治方法,但与感染者日常接触,不会造成传染。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医疗机构可开展艾滋病检测。各自愿咨询检测机构可开展免费的艾滋病检测。(自愿咨询检测机构信息可在当地疾控中心或中国疾控中心艾防中心官网查询)一旦发生高危行为,接触艾滋病毒2小时内是黄金阻断时间,72小时内服用阻断药可降低80%以上的感染风险。确诊感染艾滋病病毒后要采取安全措施,不传染他人并及时治疗。HIV感染者遵循医嘱,及时并坚持治疗,预期寿命可接近正常人。一起走进影院
感受一次触动,一次唤醒
11月14日,临汾红丝带学校全体师生走进影院共同观看了《青爱》。临汾红丝带学校校长王霞说:“回首20年前,艾滋病如同令人闻风丧胆的恶魔,人们谈‘艾’色变。而如今,医疗取得了重大突破,实现了有效的阻断治疗,社会也变得更加包容和理解,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跨越。”
红丝带的孩子:“正如影片里说的‘没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幸的孩子’,所以消灭艾滋病最好的方式,就是每个人对于艾滋病患者给予尊重和理解。”“艾滋病并不是我们的选择,也无法选择得什么病。我们不能自卑。我们有家人和朋友陪伴,我们勇敢起来,打败病魔。”
今年第38个世界艾滋病日的主题是:社会共治、守正创新、终结艾滋。 而《青爱》正是这样一次由民间发起、多方参与的共治探索。尽管真正的社会议题,从来不是靠一部电影就能讲完的;但它可以成为一个引子,一次触动,一场唤醒。当灯光暗下,银幕亮起,正是爱的开始。
正如观影的孩子所说
“疾病不应成为隔阂的借口
而爱与理解才是打破偏见的力量”
希望《青爱》能够唤起
更多人对于艾滋病患者和感染者的关注
消除心中的偏见和歧视
让他们能够在社会的温暖当中
挺直腰杆、直面阳光
我们影院见!
来源:小鱼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