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创作不易,感谢您的支持。
12月的电影院真的要杀疯了,没想到快要到年底了竟然还藏着这么多的好货!
虽然数量不多,但部部经典,不光有经典大IP的动画片,还有一部令众多网友期待不已的战争历史片——
《得闲谨制》定档了!
一开始只见热搜宣传有部电影突然官宣定档了,连个预热都没有,直接就说12月6号上映。
本来以为又是哪个小成本片子想搞突袭,点进去一看才发现,这阵容简直是王炸配置——肖战主演,孔笙导演,兰晓龙编剧,正午阳光出品。
说真的,现在的电影宣发都这么刺激了吗?
15分钟内发预告、开预售,微博宣传也是不停上热搜,仅仅几个小时票房破800万,这热度真是有点吓人。
正午阳光这次玩得是真绝!当天上午《得闲谨制》官方微博突然甩出一支17秒的预告片,没有任何征兆。
画面里全是黄土飞扬的宜昌小镇,村民们拿着锄头改的武器,还有肖战满脸泥灰举着铁锤的镜头,配着一句“胆大就上前拼”,瞬间就把人看懵了。
不过,要说这片子最让人期待的,还得是肖战的表演。
记得2019年《陈情令》爆火的时候,多少人说他就是个靠脸吃饭的流量明星。
结果这几年他硬是凭着《藏海传》里的隐忍谋士,《射雕英雄传》里的郭靖,一步步扭转口碑。
这次在《得闲谨制》里演工匠莫得闲,直接把偶像包袱全扔了——栗子头、粗布衣,手上全是磨出来的老茧。
预告里嘶吼着“我们能杀了他们,家人才能活”,那一下,许多粉丝们都差点认不出来这是自家哥哥了。
为了这个角色他也是拼了命,提前两个月去学钳工技术,锉刀、电焊样样上手。
有场戏要撒辣椒粉退敌,剧组真弄了50斤辣椒现磨,他被呛到连续打喷嚏,眼睛肿得跟桃子似的还坚持拍。
杨新鸣老师后来采访说:“这孩子拍戏时手上被工具划了个口子,简单包扎下接着干,愣是没说一句疼。“这种狠劲,难怪孔笙会选他。
不过要说肖战最聪明的地方,就是选对了班底。
正午阳光这“铁三角”——孔笙、兰晓龙、侯鸿亮,十五年前合作《生死线》就封神了。
孔笙拍战争片有多牛?《战长沙》里霍建华杨紫那场哭戏,到现在还是B站剪辑热门。
兰晓龙更不用说,《士兵突击》《我的团长我的团》哪个不是经典?
这次他们把镜头对准普通百姓,用辣椒粉、竹刺陷阱对抗日军,这种“草根抗战”的视角,确实比那些宏大叙事新鲜多了。
现在业内都在预估这片子能卖多少票房,有人说保守估计5亿,也有大胆的预测能冲15亿。
但说实话,这预估的一点都不低,毕竟像这种配置的大片,保底也得20亿票房起步了。
而最妙的是片名“得闲谨制”这四个字,表面看是主角名字,其实藏着大学问。
肖战在采访里说:“得闲是乱世里的奢望,谨制是工匠的本分。”
这种双重含义,把小人物的无奈和坚守全说透了。
片里他给自制的弩箭刻名字,其实是古代“物勒工名”的传统,意思是"谁做的东西谁负责"。这种细节都抠到了,难怪孔笙会说“这是我拍过最难的电影”。
看完预告片最戳我的,是那句“我们不是兵,但我们有家”。
想想也是,抗日战争里哪有那么多大英雄,更多的就是莫得闲这样的普通人,为了保护孩子、守护家园,拿起锄头也要跟敌人拼命。
现在电影院里太多飞天遁地的超级英雄,突然来这么一部讲老百姓自己抗战的电影,反而让人觉得亲近。
孔笙说这片子要“让观众看到不一样的战争”,我觉得他做到了。
没有手撕鬼子的神剧情,没有慷慨激昂的口号,就靠一群村民用智慧和血肉之躯对抗侵略者。
这种真实感,可能比任何特效都有力量,12月6号上映的时候,大家可以带着自己的爷爷奶奶还有父母一起去看,他总说我们这代人不懂战争的苦,或许这部电影能让我们聊得更多。
最后想说,肖战这次是真的赌对了。
从《陈情令》到《得闲谨制》,他用了五年时间证明,流量明星也能靠作品说话。
就像电影里那句台词:“谨制的东西,要经得住敲打。”演员这条路,不也正是如此吗?
我预感,这部电影正式上映之后,定能大爆!
参考资料:
来源:尼尔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