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影片通过沈涛与晋生、梁子三人横跨二十余年的情感纠葛,映照出中国社会变迁中个体的命运流转。在电影上映十周年之际,书锦雅社将在云南大学图书馆支持下举办《山河故人》放映交流会,让我们跟随贾樟柯导演的镜头,从世纪末的…
影片通过沈涛与晋生、梁子三人横跨二十余年的情感纠葛,映照出中国社会变迁中个体的命运流转。当儿子到乐在异国他乡陷入身份迷茫,那把故乡的钥匙能否打开被山河阻隔的记忆之门?
在电影上映十周年之际,书锦雅社将在云南大学图书馆支持下举办《山河故人》放映交流会,让我们跟随贾樟柯导演的镜头,从世纪末的黄沙迪厅走到澳洲海岸,共同探讨在激荡的时代洪流中,个体情感将如何安放。
活动日期:2025年11月29日(周六)
活动时间:18:30—21:00
活动地点:呈贡图书馆读者沙龙室
“光影书伴”观影会--
《山河故人》观影活动预告
1
剧情简介
1999年,山西汾阳县城,开朗雀跃的女孩沈涛徘徊在矿工梁子和煤矿老板张晋生两端。一女二男的三角恋,无法维持长久的平衡,梁子和晋生的友情也因此破裂。在沈涛与晋生结婚之际,梁子选择了远走他乡。
2014年,因长期在煤矿工作,梁子的健康已不可挽回。生命的最后时光,他带着妻儿回到故乡。此时沈涛和晋生已经离婚,晋生带着孩子到乐常住上海。步入中年的他们,身不由己地面临着人生的种种别离与抉择。
2025年,只会说英文的到乐和父亲关系生疏,却与中文老师米娅成为忘年交。他渴望脱离父亲的控制,渴望得到甚至都不知道什么意思的“自由”。
2
影片评述
《山河故人》以1999、2014与2025三个时间点结构全片。在影片问世的2015年,这三个时间点分别对应着可感的过去、切近的过去与未知的将来。贾樟柯为这三个时代匹配了不同的画幅比例,从1.33:1到1.85:1,再到2.35:1,用影像媒介本身的演进呼应着时代的发展变化。
影片的核心意象“河”落在了黄河。1999年,晋生的轿车撞上“黄河第九道弯”石碑,黄河自此成为三角情感的见证,而这道“弯”也成了女主角沈涛人生的急转弯。到了2025年,黄河化身为晋生父子海外豪宅里的一幅油画——陈逸飞的《黄河颂》。这幅创作于1972年、描绘红军战士持枪守卫黄河的杰作,在此刻已成为拍出4032万元天价的财富符号。黄河在此被“扁平化”,历史的纵深感被掏空,金钱成为唯一的信仰,贾樟柯的批判意图于此可见一斑。
当然,黄河亦可被解读为“中国”及其民族母体的象征,她承载苦难与变迁,见证无数悲欢,却也因此磨砺出坚韧的生命力与包容性。在这个意义上,作为母亲的“涛”与作为母亲河的“黄河”实为一体。因此,片尾她在黄河边的独舞,不仅是对个人生命的沉淀,也可视为导演寄予民族母体的一份温暖希冀与坚定信念。
3
《贾想1996-2008:贾樟柯电影手记》
作者:贾樟柯
书籍简介:
该书是贾樟柯本人第一本有关电影创作的著作,是对其十余年来导演生涯的梳理与总结,全景纪录了这些年来其思考和活动的踪迹。书中收录了贾樟柯导演生涯各时期对电影艺术孜孜不倦的探索和独特的思考,另有多篇与电影界、艺术界、媒体等多领域关键人物的代表性访谈。全书以贾樟柯所拍电影为纲,所有收录文章以发表的时间顺序排列,呈现出导演个人敏感而执着的心路历程。
图书馆索书号: J911
馆藏地点: 呈贡新闻学院图书室
《中国在梁庄》
作家梁鸿在其生命困顿匮乏之时,重返故乡,探访梁庄生活内部的驳杂与丰沛,叙述梁庄生命个体的迁徙与流转。前后历时五年,铸就《中国在梁庄》与《出梁庄记》,关于每个人都在沦陷的故乡、关于每个流落在外的异乡人、关于早已隐没在时间长河中的温柔与哀痛。《中国在梁庄》经过五个月的调查采访,还原了梁庄近四十年来的变迁史,记录了这片土地上人们真实的生活场景和他们面对的现实困境:比如农村留守儿童的无望,农民养老、教育、医疗的缺失,农村自然环境的破坏,农村家庭的裂变……记录了中国的转型之痛、乡村之伤。
图书馆索书号: I25/596(2)
馆藏地点: 呈贡图书馆一楼西一区021架B面04列04层
书锦雅社供稿
来源:云贵高原生活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