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亲自催更!71岁成龙的《尖峰时刻 4》,中美关系的奇妙隐喻

快播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1-28 02:07 2

摘要:这次被特朗普当成 “任期重点文化项目” 的续作,不仅让 71 岁的成龙再显全球影响力,更有意思的是 —— 一个中国主角 + 一个美国主角的经典配置,简直像极了中美关系的奇妙隐喻,吵吵闹闹、磕磕绊绊,却总能碰撞出意想不到的火花。

从奥巴马追着问《三体》续集,到特朗普为《尖峰时刻 4》亲自向影视公司 “施压”,美国两任总统的跨界关注,偏偏都绕不开中国元素。

这次被特朗普当成 “任期重点文化项目” 的续作,不仅让 71 岁的成龙再显全球影响力,更有意思的是 —— 一个中国主角 + 一个美国主角的经典配置,简直像极了中美关系的奇妙隐喻,吵吵闹闹、磕磕绊绊,却总能碰撞出意想不到的火花。

不过估计也没人想到,一部动作喜剧的续集,能让美国总统如此上心。据英国媒体卫报爆料,特朗普不仅铁了心要重启《尖峰时刻》系列,还把这事当成了自己任期内的标志性任务。

为了推动项目落地,他直接向派拉蒙影业最大股东、甲骨文 CEO 艾利森施压,作为特朗普的铁杆支持者,艾利森也立马行动,一边推动派拉蒙接手,一边忙着和持有版权的华纳兄弟谈合作。

这波操作让网友笑称:“这哪是拍电影,分明是总统密令级别的项目,不如直接改名《尖峰时刻 4:白宫催更》”。更有网友调侃:“特朗普这是想靠一部电影复兴美式怀旧,顺便给自己刷文化政绩吧?”

要说特朗普为啥对这部片情有独钟,背后的关联可不少。

首先是他要还人情债。2016 年特朗普首次当选时,不少好莱坞影星公开反对,成龙却站出来说:“给他一个机会,他是商人,知道怎么处理事情”。这份公开帮腔,特朗普显然记在了心里。

其次,影片里成龙和克里斯・塔克代表的硬核动作、跨文化幽默,刚好戳中了特朗普推崇的 “传统男子气概”,他想借着这部片,把自己的价值观植入好莱坞,复兴所谓的 “老式男性气质”。

更巧合的是,影片的导演和制片人都是特朗普的自己人。

导演布雷特・拉特纳曾因性行为不端指控被业界排斥,却在 2025 年耗资 4000 万美元给第一夫人梅拉尼娅拍了纪录片;制片人阿瑟・萨尔基相更是直接拍了特朗普的个人纪录片,还特意选在 2024 年大选期间在海湖庄园首映。

这波 “肥水不流外人田” 的操作,让网友吐槽是特朗普的亲友团团建。

续集有一定风险

不过话说回来,《尖峰时刻》系列确实有被催更的资本。1998 年第一部上映时口碑票房双爆,三部曲全球狂揽 8.5 亿美元,成龙的功夫喜剧 + 克里斯・塔克的嘴炮吐槽,成了无数人的童年回忆。

但问题也很现实:第三部早在 2007 年就口碑扑街,如今时隔十八年重启,71 岁的成龙还能打吗?54 岁的克里斯・塔克还能跟上节奏吗?

影迷的担忧不是没道理。成龙近年打斗戏份明显减少,自己也调侃过:“再不开拍,我和 Tucker 就 100 岁了!”

国外网友更是直接吐槽:“《尖峰时刻 3》已经够烂了,不想看 70 岁的成龙大爷和发福的克里斯再折腾”,还有人开玩笑推荐换角:“不如让甄子丹上,或者让巨石强森来搭档,至少动作戏能看得过瘾”。

但也有老粉坚持:“从 5 岁等到现在,就算看两位老爷子唠嗑也愿意”。

最引人深思的点,在于影片的 “中美合拍” 内核。一个守规矩、能打的中国警探,一个爱耍嘴、不靠谱的美国警探,从互相看不顺眼到默契配合,这不正是中美关系的生动隐喻吗?

有分歧、有碰撞,但总能在合作中解决问题。而这次特朗普亲自下场催更,更像是给这个隐喻加了层戏,不管政治上有多少博弈,文化层面的相互吸引和合作,从来都挡不住。

不过客观来讲,这部续集的风险确实挺大。导演有争议、主演年龄偏大,续集往往很难成功,再加上特朗普的政治因素,这片子很容易变成用来 “夹带私货” 的宣传工具。

但换个角度想,能让美国总统如此重视,本身就说明成龙代表的中国文化魅力,以及中美合拍片的市场潜力。

至于影片最终能不能成功,其实答案没那么重要。光是 “总统催更 + 71 岁成龙再战” 这两个话题点,就已经足够有热度了。

而且不管最后结果怎样,这部电影肯定会成为一个奇妙的故事。它见证了中国文化在全球的影响力,也展现了中美之间复杂又紧密的互动关系。

至于影片最终会不会成为经典,或许没那么重要,重要的是这段 “总统催更、老星再战” 的趣事,已经给大家带来了足够多的谈资。

来源:市井探索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