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佳福星》有一个响亮的噱头,它将可能是香港电影史最牛的两个经典电影IP——「最佳拍档」与「福星」进行融合。
今天是「福星」系列。
「福星」系列第四部,名曰《最佳福星》。
《最佳福星》有一个响亮的噱头,它将可能是香港电影史最牛的两个经典电影IP——「最佳拍档」与「福星」进行融合。
《最佳福星》中,有「最佳拍档」系列的主角麦嘉、张艾嘉,以及「福星」系列的主角洪金宝、吴耀汉、曾志伟等人。
这二者联动,可谓「石破天惊」,毕竟,两个作品系列,分属于不同电影公司,一个是「嘉禾」,一个是「新艺城」,而且,为了争夺票房第一,两家公司争得头破血流。
或许,在麦嘉心中,兄弟情义远胜于公司利益。
不过,这种融合可能「名副其实」,我本以为该片主体剧情是,「最佳拍档」系列的光头神探与「福星」系列中的五福星合作,完成某个高难度任务,其间,插科打诨。
然而,《最佳福星》中,两个IP的所谓融合,只是麦嘉饰演的光头神探与洪金宝饰演的鹧鸪菜,为张艾嘉饰演的蚊滋争风吃醋,多是一些语言以及动作类的小包袱,而且,光头神探与另外4位「福星」并无交集。
最离谱的是,洪金宝、麦嘉,以及另外4位福星淬帆、吴耀汉、曾志伟、苗侨伟,他们竟然都只是客串出演,《最佳福星》真正的主角,是鹧鸪菜临时组建的「新五福星」,分别是谭咏麟、郑则仕、刘德华、陈友、楼南光。
因此,《最佳福星》,有「挂羊头卖狗肉」之嫌。
此外,《最佳福星》的剧作结构,也基本延续第一部《奇谋妙计五福星》的模式,塑造群像,填充大量插科打诨桥段,最后匆匆解决主线任务。
成功的创意,用4次,难免有偷懒、取巧之嫌,观众也会审美疲劳。
《最佳福星》的剧情,大概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所谓「最佳拍档」与「福星」的联动,鹧鸪菜与光头神探为蚊滋争风吃醋。
第二部分,是4福星拒绝鹧鸪菜新任务,鹧鸪菜便从差馆挑选新成员,组成「新福星」。
「新福星」组成后,一起集训,调戏童玲饰演的女教官一品香。
第三部分,是「新福星」完成主线任务。某不法组织将在香港进行不法交易,差馆为化解此次交易,想出一个「异想天开」的点子,将不法组织的钱偷走,便能阻止交易。
剧情大致如此,无甚新意,毛病也是老毛病。
其一,所谓「最佳拍档」与「福星」的联动过于简单、敷衍。
其二,大量插科打诨的桥段中,缺少生活化的桥段,集中于「追女仔」,占女仔便宜。
本次「惨遭咸猪手女星」为童玲,她是中葡混血,《最佳福星》是其出道作。
值得一提的是,跟着洪金宝拍片,刘德华也「学坏」,刘德华饰演的蓝保,也猥琐地占一品香便宜,这在刘德华电影中并不常见。
不过,刘德华在该片中虽然偶有「调皮」,但整体人设还不错,是「新福星」中最能打的一位,该片大部分打戏,也集中在刘德华身上,由此也可见,洪金宝对刘德华之赏识与提携。
虽然刘德华之后并未加入洪金宝的「宝禾」或者「德宝」,但刘德华一直视洪金宝为贵人。
多年后,刘德华大红,也没忘记拉陷入低谷的洪金宝一把,只是这一拉,也把刘德华扯入低谷,这就是《战神传说》的故事,此处不赘言。
其三,主线剧情过于简单、过于离谱。
这是「福星」系列老毛病,不过,以往可以靠成龙、洪金宝等人激烈的打戏掩盖此问题。
《最佳福星》中,成龙下线,洪金宝也只是在结尾部分匆匆露脸,打戏集中在新人刘德华身上,这个任务未免过于艰巨。
最后,再聊4句题外话。
其一,麦嘉与洪金宝之合作,引得麦嘉背后老板金公主以及「新艺城」其他合作伙伴不满,加速「新艺城」分化。
其二,谭咏麟其实是本片「第三」主演,仅次于麦嘉、洪金宝。不过,他在该片中的戏份还不如刘德华。由此可见,洪金宝对刘德华的提携,这是拿「谭咏麟」替刘德华「抬轿」。
此后,王晶也拿谭咏麟替刘德华「抬过轿」,那部电影名为《至尊无上》。
可能,部分观众只知道谭咏麟在哥坛地位高,其实,谭咏麟在影坛地位也不低,他很早便是「新艺城」男主角。
其三,陈友、张坚庭也参与了《最佳福星》,这二人作为「编导演」人才,为洪金宝的「宝禾」注入新鲜的创意,开拓「宝禾」的电影类型,是洪金宝得力干将。
其四,1986年的香港票房年冠,是新艺城的《英雄本色》。
以上,就说这些吧,我是桃花岛浪人,全文完。请理性思考以及讨论,如果你反对我的观点,那就是你对吧。
#最佳福星 #洪金宝 #麦嘉 #谭咏麟 #刘德华
来源:桃花岛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