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申公豹从《魔童降世》中那个充满怨恨、一心想要证明自己的反派,到《闹海》中愿意与“敌人”同桌吃饭,这个转变是巨大且富有戏剧性的。主要原因可能包括以下几点:
申公豹从《魔童降世》中那个充满怨恨、一心想要证明自己的反派,到《闹海》中愿意与“敌人”同桌吃饭,这个转变是巨大且富有戏剧性的。主要原因可能包括以下几点:
1. 共同的、迫在眉睫的生存危机(最主要原因)
在《魔童降世》的结尾,哪吒和敖丙共同对抗天劫,肉身俱毁,仅保魂魄。而龙族依然被镇压在海底炼狱。天庭,尤其是以原始天尊为代表的上层,对龙族和魔丸转世的哪吒,态度是明确的“不认可”甚至“欲除之而后快”。
新敌人出现:《闹海》的核心矛盾很可能是“海”带来的新威胁,这个威胁可能来自天庭的旨意(如四海龙王奉命讨伐),也可能是更强大的上古海怪。这个威胁不仅针对陈塘关百姓,也直接威胁到仅剩魂魄的哪吒和整个龙族的存亡。
被迫结盟:在这种情况下,李靖夫妇(代表陈塘关和哪吒)、申公豹(代表龙族和敖丙)发现他们有了一个共同的、更强大的敌人。单独任何一方都无法应对这个危机,唯有联合起来才有一线生机。这顿饭,很可能就是一次“战前会议”或“结盟谈判”。在生存面前,过去的恩怨可以暂时搁置。
2. 对哪吒和敖丙关系的认可与触动《魔童降世》的结尾,哪吒和敖丙成为了彼此唯一的朋友,这种超越出身和命运的友情,是电影最动人的部分。
为了徒弟敖丙:申公豹虽然狡猾,但他对徒弟敖丙的感情是真实的。他看到敖丙为了哪吒可以牺牲自己,如果强行拆散他们,或者继续与哪吒父母为敌,只会让敖丙痛苦。为了成全徒弟唯一的友情和心愿,他可能选择妥协。
被真情打动:他亲眼目睹了哪吒父母(尤其是殷夫人)对儿子毫无保留的爱,以及李靖愿意以命换命的决心。这种他从未得到过、也一直不屑一顾的“亲情”,在关键时刻展现出的力量,可能对他那颗充满怨怼的心产生了某种冲击。
3. 申公豹自身心态的微妙变化《魔童降世》的失败对申公豹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他的计划彻底破产,还间接导致了徒弟的“死亡”。
反思与挫败感:他可能会开始反思,自己追求“成见”的破除,方法是否完全错了?用阴谋和欺骗,最终换来的只是一场空。而李靖一家用“我命由我不由天”的抗争,反而赢得了人们的些许改观。这种挫败感可能促使他寻找新的出路。
寻求新的“证明”方式:或许他意识到,与李靖一家合作,共同对抗一个更强大的“天意”或敌人,如果成功了,这将是比偷灵珠更彻底、更光明正大的方式,来证明“妖族”并不低人一等。这顿饭,象征着他从“幕后阴谋家”向“台前合作者”的身份转变。
4. 李靖夫妇的主动与格局李靖和殷夫人作为陈塘关的守护者,深知团结一切力量的重要性。
主动邀请:很可能是李靖或殷夫人主动发出了邀请。这体现了他们作为正派角色的胸怀和格局,为了大局,可以放下个人恩怨。
提供一个台阶:这顿饭也是一个“社交信号”,表明我方愿意和解与合作。如果申公豹有合作的意向,这个邀请就是他最好的台阶。在生死存亡关头,接受这个台阶是合乎逻辑的。
申公豹愿意和李靖夫妇吃饭,绝不是因为他们化敌为友、冰释前嫌,而是基于一个更现实、更紧迫的共同利益——生存。
这顿饭的背后,是危机之下的被迫结盟,夹杂着对徒弟的温情、对自身道路的反思以及李靖夫妇的大局观。它标志着电影的矛盾从内部个人恩怨,升级到了共同对抗外部强大势力的新阶段。这个场景一定会充满戏剧张力,既有合作的必要性,又弥漫着过去的尴尬与戒备,将是《闹海》中非常精彩的一场文戏。
来源:小小王先生的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