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开心岭》:把青藏铁路精神搬上大荧幕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1-27 11:33 1

摘要:近日,反映高原铁路信号工题材的电影《开心岭》在全国上映,当银幕上4200米海拔的“开心岭”信号工区在风雪中浮现,一代代建设者、守护者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下战风雪、斗严寒、抗缺氧,用毫厘不差的巡检保障线路安全,这不仅是“挑战极限、勇创一流”青藏铁路精神的真实写照,更

近日,反映高原铁路信号工题材的电影《开心岭》在全国上映,当银幕上4200米海拔的“开心岭”信号工区在风雪中浮现,一代代建设者、守护者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下战风雪、斗严寒、抗缺氧,用毫厘不差的巡检保障线路安全,这不仅是“挑战极限、勇创一流”青藏铁路精神的真实写照,更是对“海拔高标准更高”职业操守的生动体现。

青藏铁路沿线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空气含氧量不足平原的60%,极端最低气温可达零下40摄氏度,被称为“生命禁区”,但在这里,从来不乏用青春和热血践行誓言的铁路人。《开心岭》以一个青藏铁路信号工的视角,用最朴素的日常,揭露了铁路人不为人知的坚守和奉献。当新工人接过那把承载使命的扳手,接过的正是青藏铁路精神传承的接力棒,从老一辈铁道兵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坚韧,到现代这代人高科技下的奋力坚守,变的是工装,不变的是精神;变的是面孔,不变的是追求;变的是设备,不变的是“海拔高追求更高”的担当。

马海龙是西宁通信段格尔木通信车间清水桥通信综合工区工长,主要负责在海拔4600米的昆仑山到海拔4707米的风火山之间——整整173公里的通信线路、37个通信机房、2条光缆的检查维修工作。刚来到清水桥通信综合工区,第一次跟着老师傅去巡检,高海拔和高强度的工作一度让他有心无力,甚至产生了退缩的想法。为了尽快融入工作,他不仅学习业务也开始锻炼身体,空余时间自己学习理论知识和岗位应知应会,缠着老师傅学习通信线路故障处置方法,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他走遍了工区负责的每一米线缆,记下了每一个机柜的位置。2019年冬天,不冻泉站的电源设备频繁跳闸,为了及时保证设备的修复,马海龙和同事们冒着零下二十多度的严寒赶往现场。为了查找故障点,他们在积雪中深一脚浅一脚地巡线,睫毛上都结满了冰霜,最后发现是市电与蓄电池电源转换时负载过大。在此次故障解决中,他总结出了分批切换的操作方法并在实际工作中推广引用。他本人也先后被授予火车头奖章、全路技术能手、铁路五四青年等荣誉称号。

全国劳动模范斯朗旺扎,以“一辈子干好一件事”的执着,将青藏铁路精神融入每一次工作中。从“马背少年”成长为天路“驭龙人”,他克服语言关、技术关,努力学习高原机车知识。为了熟练掌握机车连挂作业,他在连挂的两个车钩上,一个放装了水的纸杯,另一个立三枚粘在一起的硬币,经过反复实践,练就了水不洒、硬币不倒的绝活。他连挂作业的视频被传到了网上,网友们纷纷点赞:“火车司机可真牛!”在从业18年间的时间里,斯朗旺扎安全驾驶81万公里,覆盖青藏高原平均海拔3000—4000米铁路区段。

所谓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在负重前行,在列车平稳运行的背后,是一代又一代默默奉献的青藏铁路人,他们已将“挑战极限、勇创一流”的青藏铁路精神深深融入到自己的血液中,我们唯有以更坚定的信念、更务实的作风、更精湛的技艺,把“海拔高”的自然挑战转化为“标准更高”的动力,让青藏铁路精神这盏精神之灯永远闪亮。

来源:中国网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