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售票房登顶,《疯狂动物城2》为何又能破纪录?

快播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1-26 17:27 1

摘要:影片上映前在两大平台的累计“想看”人数突破450万,创下新纪录。这份市场期待同样反映在票房表现上——其预售总额超3.3亿元,打破了《哪吒之魔童闹海》的预售纪录,刷新了中国影史动画电影预售票房纪录。

1905电影网专稿动画电影《疯狂动物城2》终于与观众见面。

时隔九年,这一IP热度不减。

影片上映前在两大平台的累计“想看”人数突破450万,创下新纪录。这份市场期待同样反映在票房表现上——其预售总额超3.3亿元,打破了《哪吒之魔童闹海》的预售纪录,刷新了中国影史动画电影预售票房纪录。

该片的零点场更是突破1300万的票房,上座率高达21.4%。尤其是巨幕厅表现强劲,单IMAX影厅就拿下374万票房,占比近三分之一。

前作曾在中国内地市场斩获超15亿元票房的佳绩,而本片在专业平台的预测票房有望突破25.64亿元。以现在的趋势,它势必会超越《侏罗纪世界:重生》,成为2025年中国进口片的票房冠军。

2025年临近尾声,《疯狂动物城2》的市场表现,也呼应了今年动画电影类型多元、轮番登场的整体格局。

从年初《哪吒之魔童闹海》接连打破多项票房与口碑纪录,到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出品的《燃比娃》在海内外影展屡获认可;从《时间之子》《聊斋:兰若寺》的东方想象,到《浪浪山小妖怪》《罗小黑战记2》《三国的星空》等风格各异的作品涌现。

动画电影早已不再是“儿童专属”,而是以丰富的题材与成熟的表达,持续拓展其受众边界与艺术可能。

随着《疯狂动物城2》高调归来,它不仅将检验经典IP在多年后的市场号召力,更与众多国产动画佳作共同勾勒出一幅充满活力的产业图景。

那么,《疯狂动物城2》究竟能将票房推向怎样的高度?动画电影的惊喜,还会继续在这个冬天“疯狂”下去吗?

《疯狂动物城》有多“疯狂”?

《疯狂动物城2》正式上映,即便选择在周三工作日开画,其首日票房表现依然强劲。

凭借前作积累的深厚观众基础,以及多年来各类衍生品与联名合作的持续曝光,“疯狂动物城”已成为一个家喻户晓的超级IP。

然而回望九年前,《疯狂动物城》在影院完成的是一场堪称经典的“票房逆袭”。

彼时正值后春节档阶段,《美人鱼》仍以超32亿元的票房成绩稳居榜首。影片上映首日正面对决《叶问3》,后者首周每日票房均破亿,强势占据单日冠军宝座。

但随着《叶问3》口碑回落,上映第五天,《疯狂动物城》以微弱优势实现反超,随即开启持续的票房收割之路。此后即便先后遭遇刚获奥斯卡奖的《荒野猎人》与DC大片《蝙蝠侠大战超人:正义黎明》的夹击,《疯狂动物城》依然凭借坚挺口碑,在单日冠亚军位置上持续徘徊,长线卖座直至清明档期。

猫眼专业版数据显示,《疯狂动物城》当年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一二线城市85后白领群体的口碑传播。影片通过拟人化动物城映射现实社会,对不同体型动物与社会适配性的细腻刻画,引发了广泛共鸣与偏爱。

这一受众特征与多数迪士尼非公主题材动画的观众构成高度吻合。

然而在《疯狂动物城2》的“想看”用户画像中,这一结构已悄然生变:00后乃至10后观众比例显著上升,原先的85后主力群体占比相对下降;同时,观众地域分布也从一二线进一步向三四线城市下沉。

这一变化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过去九年间《疯狂动物城》在流媒体平台的持续传播、短视频平台上经典片段的多次发酵,以及与众多品牌的联名合作,共同维持了IP的新鲜活力与年轻化吸引力。

如今,年轻观众的大规模入场,已为《疯狂动物城2》的院线征程铺平道路。至少这一次,它无需再复制前作那般曲折的逆袭之路。

至于能否重现前作的票房佳绩,口碑将成为决定性因素。

毕竟谁都无法否认,《疯狂动物城》当年实现惊人逆袭,其豆瓣评分超过9分的顶级口碑,才是背后最关键的推动力。

动画电影更“疯狂”!

《疯狂动物城》系列的票房表现并非孤例。纵观近年电影市场,多部动画电影都呈现出类似的票房走势。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动画电影市场不乏《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哪吒之魔童降世》这类脱胎于《西游记》《封神演义》等经典名著的改编作品。

当这些影片初次面市时,对观众而言仍是全新的尝试。

因此我们观察到,《大圣归来》与《哪吒之魔童降世》在上映初期都经历了一段票房逆袭的过程。而它们的成功,也为后续作品奠定了市场基础。

无论是《哪吒之魔童闹海》的市场表现,还是《大圣归来》导演新作《深海》的前期票房,都印证了这一规律。

回到今年的动画市场,厂牌效应与番剧基础正为越来越多的作品提供票房保障

在好莱坞,皮克斯、照明娱乐、迪士尼动画等本身就是流量的保证,每年片单都备受关注。过去,中国动画领域较少出现具有强大品牌号召力的厂牌,但近年这一局面正在改变。

中国动画的“老大哥”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则通过动画剧集《中国奇谭》惊艳回归,其衍生大电影《浪浪山小妖怪》也因此获得高度关注;追光动画凭借《白蛇》系列与《长安三万里》等作品逐渐赢得市场认可,今年的《聊斋:兰若寺》也是未映先火。

而像追光动画后续的片单,以及美影厂即将播出的《中国奇谭2》都成为观众关注的重点。

除厂牌效应外,由番剧孵化的电影作品也在市场中崭露头角。《罗小黑战记2》与《非人哉:限时玩家》是其中的代表。

尤其是已推出第二部的《罗小黑战记》,从首部曲的黑马之姿,到续作打破原有粉丝圈层、拓展更广泛的受众群体,展现出持续成长的市场影响力。

无论何种类型的作品,口碑与社会情绪依然是影响票房走势的关键因素。

动画电影的迷人之处,在于它能实现真人电影难以企及的想象力,将天马行空的元素巧妙融合,呈现给观众。

过去我们常赞叹好莱坞动画的精妙与皮克斯原创作品的活力,而如今,中国动画也在突破“唯IP论”的局限,涌现出越来越多原创力作。

暑期档上映的《时间之子》展现出可圈可点的原创实力;提名第38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美术片的《燃比娃》,是美影厂今年推出的原创动画,影片不仅入围柏林国际电影节全景单元,更在多个影展中收获优异口碑。

不仅如此,中国青年创作者对动画电影投入的热情正在结出硕果。

在平遥国际电影展上,中国香港电影人吴启忠带来了首部动画长片《世外》,目前该片已在中国香港上映,豆瓣评分达7.3分;动画人王若姗则带着项目《妞妞与我》先后参加浙江国际青年电影周创投单元和金鸡电影创投大会,并在前一个创投活动中,斩获百万创投大奖。

值得一提的是,二维动画在这些作品中成功“杀回”主流视野。

《浪浪山小妖怪》刷新了《大鱼海棠》创下的二维动画电影票房纪录。在好莱坞CG动画兴起、手绘长片一度被“宣判死亡”的背景下,国内《浪浪山小妖怪》《罗小黑战记2》等二维动画的成功,无疑为动画创作路径提供了多元反思——技术形式终需服务于艺术表达,而打动人心的内核,才是作品与观众建立连接的真正桥梁。

可见,动画电影的世界,越来越精彩了!

如今,相较于《疯狂动物城2》能否创造更大的票房可能,它更像一个棱镜,折射出动画电影在市场、创作与观众层面正在发生的深刻变革。

值得庆幸的是,市场早已不再是“唯IP论”。作品能否成功,还要看口碑是否过硬、能否触动当下观众的情绪。

说到底,动画的魅力不正是“一切皆有可能”吗?

中国动画电影市场的路径越来越宽,玩法愈加丰富。只要创意不设限,真诚对待作品与观众,接下来的动画市场,必将有好戏连台。

这个冬天,就让“疯狂”继续吧!

来源:1905电影网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