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菜肉馄饨》主创现身安福路包馄饨,与“城市守护者”共尝海派味道

快播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1-26 17:28 1

摘要:“菜肉馄饨是刻在上海人骨子里的味道。”11月26日中午,一场充满烟火气的包馄饨活动在徐汇区湖南路街道举行。本地居民们迎来了一群特别的伙伴——近期上映的沪语电影《菜肉馄饨》的主创团队当天走进了安福路永乐汇,与社区居民、新兴领域工作者们一同包馄饨、话家常。

“菜肉馄饨是刻在上海人骨子里的味道。”11月26日中午,一场充满烟火气的包馄饨活动在徐汇区湖南路街道举行。本地居民们迎来了一群特别的伙伴——近期上映的沪语电影《菜肉馄饨》的主创团队当天走进了安福路永乐汇,与社区居民、新兴领域工作者们一同包馄饨、话家常。

深秋暖阳中,电影《菜肉馄饨》的导演吴天戈、制片人顾晓东、主演陈国庆以及编剧金莹走进了永乐汇食堂。身为土生土长的上海人,四位主创都是包馄饨的“一把好手”,手上的活不停,还与居民一起用沪语聊电影的创作故事。

“老早在灶披间(厨房),我们几个老邻居也是这样包馄饨,一幢楼(的居民)一起吃……虽然现在很多人搬走了,但那段时光值得纪念。”居民们一边忆往昔,一边不忘展示各自包馄饨的“独门绝技”。

品尝这顿热气腾腾“馄饨宴”的食客们也很特别,是30余名来自湖南街道辖区的环卫工人、快递骑手、安保人员和市容协管员。身为“城市守护者”的他们刚结束上午的工作,就来到了身处“网红”街区的永乐汇。“老家习惯吃饺子,今天第一次吃上海阿姨爷叔们亲手包的大馄饨,正宗的海派弄堂味道也有家的感觉。”一名环卫工人说。

记者从湖南路街道了解到,伴随着城市发展变迁,近年来一些本地居民搬离了弄堂,同时,不少新扎根上海的人士因为工作需要、个人居住偏好等原因,来到风貌区居住,其中就包含穿梭在街区大街小巷的新就业群体。他们中的不少骑手在辖区内从事配送工作一年后,已经对街头巷尾的情况烂熟于心,也有人在沪工作几年后,正纠结于“继续沪漂”还是回乡发展。

为了让“始终在路上”的城市守护者们获得在异地工作的归属感,湖南街道联手“徐汇区武安电影街区共治委员会”成员单位永乐股份,推出“城市守护者计划”第六期活动,以一碗菜肉馄饨为媒,凝聚城市守护者、建设者与街区、社区的情感纽带。

“城市守护者计划”是湖南街道推出的党建十大聚力项目之一。今年以来,街道已携手驻区单位永乐股份与安福路的沿街商铺,为骑手、环卫工人送上200余份咖啡礼盒;街道总工会携手总部级外资企业亿滋食品,为城市守护者的子女们送上了贴心礼物。在位于永乐汇的Film电影时光书店,30多名来自蒙古族、纳西族等少数民族的小朋友参与了书店活动,感受衡复历史文化风貌区的文化底蕴。

此次“菜肉馄饨”主题活动也来到Film电影时光书店,一场《菜肉馄饨》同名书籍签售会让电影主创与社区居民共聚一堂,近距离交流观影感受。

作为上海首个电影街区,“徐汇武安电影街区”集合了电影艺术、电影产业和消费体验等产业形态。湖南街道结合辖区内的武安电影街区、衡复音乐街区、“梧桐乐善”慈善街区和骑手友好型街区建设,将持续聚焦新就业群体的“一餐一饭、一牵一挂、一分一秒”需求,借助“城市守护者计划”的一期一会整合街区多元主体力量,挖掘更多蕴藏于新就业群体与社区、街区和楼宇之间的城市温度。

栏目主编:周楠

来源:新浪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