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阎瑞生》的真实案例

快播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1-26 11:08 1

摘要:1920年6月15日清晨,上海徐家汇一片金黄的麦田里,农民弯腰劳作时突然被一具女尸绊倒,死者发髻散乱,脖颈留有深紫色勒痕,身上昂贵的绸缎旗袍已被撕扯得不成样子。这具尸体,正是当时红遍上海风月场、被冠以“花国总理”之名的名妓王莲英。

1920年6月15日清晨,上海徐家汇一片金黄的麦田里,农民弯腰劳作时突然被一具女尸绊倒,死者发髻散乱,脖颈留有深紫色勒痕,身上昂贵的绸缎旗袍已被撕扯得不成样子。这具尸体,正是当时红遍上海风月场、被冠以“花国总理”之名的名妓王莲英。

王莲英的1899年生于苏州一个贫苦家庭。父亲早逝后,嗜赌成瘾的母亲将家中仅有的微薄积蓄挥霍一空,还染上了鸦片烟瘾。为偿还债务,1916年,17岁的王莲英被母亲卖到上海四马路(今福州路)的“莳玉阁”妓院,从此坠入风月场。初入风尘的王莲英并未立刻崭露头角,直到1917年上海“新世界游乐场”举办首届“群芳选举”,这是一场打着“评选花界楷模”旗号的商业噱头,实则是妓院老板与媒体联手炒作的娱乐事件。选举设置“花国总统”、“副总统”、“总理”、等头衔,通过公众投票决出胜负。王莲英的鸨母抓住机会,为她精心策划了一场反串营销:她身着京剧老生戏服,在舞台上演唱《逍遥津》选段,沙哑的嗓音与英气的扮相形成强烈反差,瞬间吸引了大量选票。最终,她以18457票当选“花国总理”(虽排名第四,但“总理”头衔因寓意统领群芳而更具话题性)。

当选后的王莲英身价暴涨,单是“出局”(陪客饮酒)的费用就从最初的银元两角涨至五块。她深知风月场的生存法则,将赚来的钱尽数投入到行头装扮上:进口的法国香水、英国蕾丝手套、镶嵌南非钻石的手镯与金表,甚至连绣花鞋的鞋底都缝着细碎的珍珠。每次出门,她都乘坐由白俄车夫驾驶的包月黄包车,车帘绣着精致的牡丹图案,身后跟着两个提包的小丫鬟,派头堪比富家小姐。然而这份光鲜背后,是无尽的身不由己,她仍是鸨母赚钱的工具,每日需应付三教九流的客人,稍有不从便会遭到打骂。

将王莲英推向死亡深渊的,是一个名叫阎瑞生的富家恶少。阎瑞生出身于上海富商家庭,父亲是经营茶叶出口的商人,家底殷实。他曾就读于上海震旦大学法文系,精通外语,仪表堂堂,却偏偏染上了赌博的恶习。从最初的打麻将、推牌九,到后来的赛马、股票投机,阎瑞生在赌桌上挥霍无度,不仅败光了父亲留下的家产,还挪用了供职洋行的公款,欠下近千银元的赌债。债主日日上门催逼,走投无路的阎瑞生开始盘算着快速捞钱的歪主意。1920年6月初,阎瑞生在沪上闻人朱葆三之子朱老五的私人宴会上偶遇王莲英。当时王莲英正戴着一枚硕大的钻石戒指与人寒暄,钻石在灯光下折射出刺眼的光芒。阎瑞生见状,心中顿时起了歹念,他知道王莲英平日珠宝随身,若能将这些财物据为己有,不仅能还清赌债,还能继续过逍遥日子。随后几日,阎瑞生频频出入王莲英所在的妓院,装作温文尔雅的绅士,对她大献殷勤,逐渐取得了她的信任。

6月9日下午,阎瑞生向朱老五借了一辆车牌号为1240的别克轿车(当时上海私人汽车不足千辆,别克轿车堪称奢侈品),谎称“郊外有个朋友举办花园派对,请莲英小姐赏光”。王莲英未曾多想,精心打扮后带着满箱珠宝上了车。此时车内早已坐了阎瑞生的两个同伙:无业游民吴春芳和方日珊,两人随身携带了浸有哥罗芳(氯仿)的棉絮和一根粗麻绳。

汽车驶出市区,沿着沪闵公路向徐家汇方向驶去。当行至一片偏僻的麦田时,阎瑞生突然下令停车。没等王莲英反应过来,吴春芳便用麻醉棉絮捂住了她的口鼻。王莲英拼命挣扎,口中哭喊着“哥哥,你要钱我给你,别杀我!”但阎瑞生三人早已被贪欲冲昏头脑,吴春芳死死按住她的手脚,方日珊则用麻绳狠狠勒住她的脖颈。几分钟后,王莲英的身体渐渐瘫软,双眼圆睁,再也没有了呼吸。三人随后抢走她身上的钻石手镯、金表、珍珠项链等财物(总价值约4500银元,相当于当时普通工人十年的工资),将尸体拖进麦田草草掩埋,便驾车逃离了现场。

王莲英的尸体被发现后,警方很快通过麦田里留下的汽车轮胎印记和目击者证词,锁定了车牌号为1240的别克轿车。顺着这条线索,朱老五被传唤问话,他如实供述了借车给阎瑞生的经过。此时阎瑞生已带着赃物逃往南京、徐州等地,企图偷渡到北方。但天网恢恢,6月23日,徐州火车站的巡警在检查乘客时,发现一个男子神色慌张,口中还含着一枚钻戒,正是阎瑞生。警方当场将其抓获,从他身上搜出了王莲英的部分珠宝。吴春芳和方日珊也在随后几天相继落网。

案件审理过程充满了戏剧性。由于案发地徐家汇属于法租界与华界的交界地带,公共租界会审公廨与淞沪护军使署就管辖权展开了激烈争论,最终决定联合审判。庭审现场人头攒动,上海各大报纸的记者挤在法庭内外,将审判细节一字不落地记录下来,每日在报纸上连载。阎瑞生在法庭上起初百般抵赖,声称自己是被同伙胁迫,但当警方出示钻戒、麻绳等物证时,他终于低头认罪,还声泪俱下地忏悔自己一时糊涂。

1920年11月23日,审判结果公布:阎瑞生、吴春芳犯抢劫罪、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方日珊因情节较轻,判处有期徒刑15年。行刑当日,上海市民的热情达到了顶峰。人们纷纷涌向吴淞西炮台刑场,有的乘坐公共汽车,有的骑自行车,甚至有人爬上吴淞小火车的车顶,只为亲眼目睹枪毙阎瑞生的场面。《申报》记者在报道中写道:“观者数万人,道路为之堵塞,车马无法通行。刑场周围的土坡上、大树上都站满了人,小孩被父母举在头顶,一片嘈杂之声。”下午2时,随着两声枪响,阎瑞生与吴春芳倒在血泊中,这场持续五个月的“阎热”似乎终于画上了句号。

王莲英案的影响远不止于一场刑事案件的落幕,它迅速演变为一场全民参与的文化狂欢。案件审理期间,《莲英惨史》、《阎瑞生秘史》、《花国总理绝命书》等小册子在街头巷尾热销,有的甚至编造了“阎瑞生与王莲英有私情,因情杀灭口”的狗血剧情。各大戏院也争相上演改编戏剧,其中京剧名家周信芳主演的《枪毙阎瑞生》最为火爆,他在剧中饰演阎瑞生,将其贪婪、怯懦的性格刻画得入木三分,该剧后来成为京剧时装戏的经典剧目。

1921年,中国第一部长故事片《阎瑞生》应运而生。这部由任彭年执导、邵醉翁监制的电影,全程在上海实地取景,甚至还原了麦田谋杀的场景。影片上映后,首周票房就达到4000银元,创下当时的票房纪录。但由于内容过于血腥暴力,被租界当局指责“诲淫诲盗”,一度被禁映。这次争议也间接推动了中国电影审查制度的建立——1923年,北洋政府颁布《电影检查法》,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电影审查法规。

来源:棱镜笔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