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颗粒无收的咏梅!揭开内娱的尴尬现状,陈佩斯的话有人信了

快播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1-25 22:50 1

摘要:这届金鸡奖,她的名字在热搜上挂了一整天,可你仔细看她的采访,人家压根没把这事放心上。

咏梅又陪跑了。

这届金鸡奖,她的名字在热搜上挂了一整天,可你仔细看她的采访,人家压根没把这事放心上。

这种反差,比奖项本身更值得琢磨。

评奖说白了就是个圈子游戏。

今年金鸡奖评委会里,真正懂表演的评委只占三成,剩下的都是搞行政、搞发行、搞投资的。

让这些人评判柏林影后的演技,就像让外卖员点评米其林大厨,不是不行,总觉得差点意思。

《出走的决心》票房2.3亿,获奖那部15亿。

数字一摆出来,很多人就闭嘴了。

可我们什么时候学会用票房衡量艺术价值了?

咏梅在片里演的中年女性,那种沉默的崩溃,影院里多少女人看哭了。

这种共鸣,票房算得出来吗?

更扎心的是,咏梅团队后来透露,她去年推了12个综艺、5个商业片。12个啊,少说几千万收入就这么扔了。

理由就一个:角色打动不了她。

在这个人人都在算流量、算曝光、算变现的圈子里,这种"轴"显得特别不识时务。

同期其他演员在干嘛?

上综艺的、直播带货的、拍短视频的,哪个不是忙得不亦乐乎?

不是说不行,就是总觉得哪里不对劲。

陈佩斯在乌镇戏剧节讲"喜剧的尊严",台下坐着范丞丞、王鹤棣这些流量明星。

老艺术家讲尊严,年轻演员学做人,这画面本身就挺讽刺。

有意思的是,咏梅没拿奖,观众反而急了。

大家心里门儿清,谁真有东西谁在混日子,一眼就能看出来。

官方评奖和民间口碑,现在完全是两套系统。

中影集团最近说要搞艺术电影专项基金。

傅若清在论坛上表态,要给咏梅这类演员更多空间。

这话听着像场面话,但起码说明资本也开始意识到,光拍赚钱的不够了,还得拍点能留下来的。

咏梅自己怎么说?

演员的使命是留下角色,不是收集奖杯。

这话像鸡汤,从她嘴里说出来就特别有分量。

柏林影后她拿过,国际评委她当过,这些头衔对她就是浮云。

她真正在乎的,是联合国妇女署那个性别平等倡导者的身份,是她发起的"她力量"项目。

其实咏梅这个案例,撕开了内娱最后一块遮羞布。

我们口口声声说要好演员、好作品,可评奖体系、市场规则、资本逻辑,处处都在奖励相反的东西。

一个演员坚持专业主义,反而成了异类。

这到底是谁的问题?

咏梅不在乎金鸡奖,金鸡奖却需要咏梅来证明自己的权威性。

这个悖论,比任何获奖感言都更有力量。

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时间也会给出答案。

至于那些奖杯,爱给谁给谁吧。

来源:清闲的溪水EH9du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