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33岁高材生连环性侵案,细节令人头皮发麻
文︱陆弃
有些恶,穿着人模人样的外皮,笑着走进你的生活,然后在你最放松的时候,亮出獠牙。你永远看不出来它从哪一秒开始变脸,你甚至怀疑,是不是自己的眼睛出了问题。但这一次,人性的阴影实在太浓,连英国警方都说出了“史上最臭名昭著”的字眼。
一个三十多岁的中国留学生,法律系高材生,名校毕业,能说会道,热心助人,穿着体面,甚至在华人圈里算半个“大哥”。这样的人,按常理想,顶多脾气不太好,绝不像能和“连环性侵”“迷奸”“偷拍”“数百名潜在受害者”这类词摆在一起。可是,很不幸,他偏偏就是。
徐超,一个名字在新闻里疯传的人,终于在伦敦被判终身监禁。他的罪行,被层层揭开的时候,像是有人把沉在池底的淤泥搅起,一股腥臭冲上来,让人头皮发麻。人们一直以为这种案子只会发生在遥远的故事里,可现在,真真切切地摆在眼前。
空气清新剂里藏着摄像头,卫生巾包装里藏着摄像头,音箱里还有摄像头。从你踏入门槛那刻起,你的一举一动,都成了他收藏的“素材”。那些受害者走进他家,以为是朋友间的小聚,却完全不知道自己被标记成猎物。他微笑着倒酒,热情地招呼大家,语气里带着上位者的自信。可转过身,他已经在饮品里下了镇静剂、麻醉药,甚至毒品。
更可怕的不是下药,是他对人性的精准拿捏。他在英国十年,读名校法律,毕业后负责留学生求职,能帮人内推,也能帮人润色简历,行为大方,出手阔绰。你要说这样的人危险,大多数人反而会觉得你小题大做。很多受害者后来回忆时说,他们对徐超最初的印象,简直可以写成“好哥哥样本”。他们哪里知道,这样的伪装,正是掠食者的完美外壳。
他的罪行从2021年延续到被捕那天,他毫不慌乱,反而一直沉浸在自以为绝对安全的幻觉里。在审判中,他拒绝回答任何问题,表现出令人发指的冷漠。他觉得自己无所不能。警方说他“无法无天”。这八个字听着像电影台词,可说出来时,是带着愤怒的。
如果没有第一个勇敢站出来的受害者,恐怕他还会继续猎杀。更多的人,会以为自己喝醉了,会以为记忆断片,是自己太累了,会以为身体不适是偶然。真相像冰冷的水,从头浇下,让你意识到,世界比你想象的更黑暗,而黑暗往往披着光亮。徐超不是个例。社会里隐藏的恶,比你愿意面对的多得多。你以为自己很安全,可一个餐厅,一个酒局,一个熟人聚会,就足以把人送进深渊。
几年前深圳“餐厅下药事件”,不也是这样?女孩去见认识几年的男性朋友,结果对方趁她去洗手间,把白色粉末倒进水杯。幸好服务员善良,提醒了女孩,不然事情会演变成无法挽回的悲剧。可你想过没有,那些没有遇到善良服务员的受害者,又经历了什么?
再看看另一个故事。浙江一名体面工作的男子郭某,五年里一次又一次往女友饮料里下迷药。他不是冲动犯罪,他是熟练试药。他的目的,从始至终都不是女友,而是为了练手,练到足够熟,再去害更多无辜的人。
这种恶,根本不是冲动,而是产业。暗网里流通迷药,陌生群聊里的加密暗语,一个个“爱好者”互相交流经验。河南那起震惊全国的迷奸团伙案,三十二人参与,几十个受害者毫不知情,四百多个G的犯罪录像。这不是变态个人,这是彻头彻尾的黑色链条。
很多时候,受害者不知道被侵犯,不是因为她们粗心,而是因为迷药让她们彻底丧失记忆。犯罪团伙就是利用这一点,把无知当成掩护,把沉默当成保护伞。人性弱点,在他们的计算里是最关键的工具。他们利用信任,利用熟悉,利用女性不愿声张的心理,用人畜无害的脸,掩盖比野兽更残忍的心。
你以为危险来自陌生人。现实却一次又一次告诉我们,危险大多藏在熟悉的人里。统计上显示,以迷药为手段的性侵案件里,近六成都是熟人作案。你和他们吃过饭,聊过天,笑过,甚至一起工作过,可这一切都不妨碍他们把你当成猎物。说这些,并不是为了制造恐慌,而是希望人们别再把“天真”当成“善良”。世界不会因为你的善良而变得更安全,但你的警惕能让恶有更少机会得手。
一个饮料离开了视线的瞬间,就足以改变人生。在酒局夜店醉得不省人事,别人只会觉得“玩得尽兴”,可唯有你自己,要承担后果。现代社会的节奏快到让人容易松懈,可恶往往就在松懈时伸手。
我们没有办法让所有犯罪分子消失,但我们可以逼着整个社会提高防范,逼着监管去查迷药流通渠道,逼着平台封掉暗网交易,逼着法律更狠一点,让犯罪者承受真正的代价。更重要的是,我们得学着冷静地保护自己。这不是懦弱,这是生存。越是黑暗的地方,越需要有人点亮灯。愿每个走在这个世界上的人,都能带着热情,同时也带着锋利的自我保护意识。因为人性里的恶不会消失,但我们可以不让它得手。
来源:行走的黑洞霍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