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还有,圈内电影大V全都高分推荐,而普通观众根本不屑一顾,啡哥要说的是:易烊千玺200亿金字招牌算是砸了,他就不应该接这部电影。
预售破亿,首日排片近三成,可上映之后,票房断崖式下跌。——这便是电影《狂野时代》交出来的票房成绩。
这部电影比较有意思,一边是粉丝高呼“影史封神”,而一边是观众看完,则骂骂咧咧直呼“退钱看不懂”。
还有,圈内电影大V全都高分推荐,而普通观众根本不屑一顾,啡哥要说的是:易烊千玺200亿金字招牌算是砸了,他就不应该接这部电影。
一、《狂野时代》票房断崖式下跌。
最近内地影市大盘稍微有些好转,但仍然还处在低谷当中。
进入11月份贺岁档之后,近四周均有一部相对重量级大片上映,不过,《铁血战士》《鬼灭之刃无限城篇》均成了粉丝的狂欢。
《惊天魔盗团3》口碑持续下滑,后劲相当差。于是,院线经理都把眼光放到《狂野时代》上面了。
此片开局非常猛,预售的时候直接破1亿,首日更是拿到了27.9%的排片,首映票房便爆到了7949万,对于门可罗雀的影院来说,俨然一副“救市大片”的架势。
可惜,《狂野时代》开画次日票房跌至3709万,这就跌了53%,上映第3天,再次跌落到1268万,截止11月25日发稿时,此片的总票房为1.37亿,单日票房约在740万左右。
预售火爆,最终票房很低迷,大家想到了什么电影?没错!徐克执导,肖战主演的《射雕》,该片预售3.5亿,最后票房也就6.89亿。
还有一项数据更能说明问题,那就是退票率,票务平台退票人次高达15万,退票率14.8%,远超同档期的《鬼灭之刃》《惊天魔盗团3》。
与此同时,网络售票占比跌到16.74%,低到离谱的程度,这说明了粉丝拼命刷预售,可普通观众根本不会去看这部电影。
从以上数据就可以得出结论,《狂野时代》票房断崖式下跌,较首日跌幅达到87%左右,如果是一部好电影,会出现“票房逆跌”的现象,像《哪吒2》就是典型的逆跌,持续爆发。
如果一部电影质量不行,就会呈现这种下跌方式,比如说电影版《爱情公寓》等。
这也是反映一部电影后劲表现的详细数据,如今,此片的预测票房也就2亿的样子,你要想想看,预售都1个亿啊,总票房才2亿?这不就是非常典型的明星效应票房嘛。
在啡哥看来,估计2亿票房都无法达成,因为《疯狂动物城2》马上就要上映了,这部动画预售破了2亿,其首映要拿到2.8亿票房。
这样计算一下,前面给《狂野时代》的排片,有很大部分都会转移到《疯狂动物城2》,没了排片,加上路人不去看,预测还会进一步下跌。
二、《狂野时代》观众看不懂啊。
为什么《狂野时代》“看不懂”?
因为导演毕赣压根没想讲故事,电影用六个梦境串联百年电影史:默片时代的视觉实验、冷战时期的听觉隐喻、现实主义的苦涩记录……
尤其是第五段梦境,一个35分钟的长镜头,易烊千玺在拥挤舞厅和街头穿梭。导演炫技炫得过瘾,观众则表示,这是什么玩意?
预告片里易烊千玺的吻戏,一人分饰五角的演技噱头,以及科幻等标签全安排上了,可是正片却是导演毕赣的私人梦境展。
此宣发把偶像粉丝和普通观众一起骗进了影院,可真的好看吗?
如果好看的话,豆瓣评分必然会开出8分以上高口碑,像暑期档中的《南京照相馆》《浪浪山小妖怪》和《捕风追影》,全都是有口皆碑。
而现实《狂野时代》只有6.5分,口碑撕裂非常严重。喜欢的观众,一个劲猛夸“给电影的一封情书”,不喜欢的直接来一句“故弄玄虚”。
其根本原因就是此片的内核是一部文艺片,导演毕赣用易烊千玺作为主演,其目的就是为了赚取票房,如果作品本身接不住的话,终究还是会被口碑所反噬。
艺术表达没错,但当形式彻底碾压内容,电影就成了小圈子的自嗨。《狂野时代》像一座没有导览的博物馆,资深影迷能品出滋味,大众则只能一脸茫然地找出口。
这就证明了,适合的人去看适合的电影,如果此片不是你的菜,你的观影感受会相当难受,这个毕赣已经不是头一次这么弄了。
大家可还记得2018年跨年档,毕赣导演,汤唯主演的《地球最后的夜晚》,当时用的就是另类营销,把一大批情侣骗进电影院跨年。
几乎90%的观众,走出电影院全都骂骂咧咧,和这部电影路人观众如出一辙。
三、易烊千玺的金字招牌。
他今年24岁,已经获得了金鸡影帝,未来他的路还很长,如果生活作风上没有什么大的事情,他在其本职工作上兢兢业业,极有可能陈道明现在的位置,就是他的。
我不是过分吹捧,在年轻一代中,我非常看好易烊千玺,从《少年的你》到《送你一朵小红花》,再从《奇迹笨小孩》到《长津湖两部曲》,以及《满江红》,他的表演均让我刮目相看。
和他合作的导演有林超贤、韩延、徐克、文牧野、张艺谋等,一起主演的有吴京、沈腾等实力派大咖。
他主演的电影我几乎都看过了,演技完全没有问题,和周冬雨演对手戏,均可以接住戏份,丝毫没有落败的痕迹,《小小的我》又一次大放异彩。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表演天赋,有人说背后的资本在捧他,捧的人多的是,关键易烊千玺能接得住啊,你看鹿晗的《上海堡垒》,花大钱打造,可他却演了个寂寞。
短短几年时间,易烊千玺个人主演票房直接飙到200亿以上,是中国票房号召力金字招牌,可是他为了主演《狂野时代》,却砸了这个金字招牌。
易烊千玺这次不可谓不努力。为角色减重15斤,特效化妆导致皮肤过敏,拍雨戏泡水20小时……但“敬业”和“票房”是不能划等号的。
粉丝和影迷都看不懂,这怎么破解呢?
商业片和作者电影的严苛审视是完全不一样的,除非,导演和王家卫一个级别的,你主演,就是冲着国际影帝去的,要不然,千万不要乱碰这类题材。
目前来说,《狂野时代》是易烊千玺主演票房最低的电影,并不是你的号召力不行,是此片吸引不了路人。
换一句话说,如果易烊千玺不演这部电影,票房能到2000万,算毕赣狠!
四、结语。
《狂野时代》的票房崩盘,扯下了“流量和文艺”的遮羞布。
片方想用易烊千玺吸引大众,用科幻爱情标签铺开市场,却忘了毕赣的作者风格根本与大众审美格格不入。
这种错位营销,透支的是观众对文艺片的信任,消耗的是演员积累的口碑。当艺术表达脱离观众,当流量成为唯一的卖点,这场实验注定以失败告终。
来源:电影票房预告片一点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