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话题“狂野时代 看不懂”火速冲上热搜,有观众直呼“看到睡着”,也有人盛赞是“给电影的情书”。
易烊千玺主演的新片《狂野时代》彻底引爆争议!
上映首日豆瓣开分仅6.5分,超过5.7万人评分中,近35%的观众打出三星。
话题“狂野时代 看不懂”火速冲上热搜,有观众直呼“看到睡着”,也有人盛赞是“给电影的情书”。
分裂的是海外评价。烂番茄新鲜度高达89%,IMDB评分7.3,堪称“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典型。
这哪是电影评分?分明是审美撕裂现场!但冷静分析,这场争议背后藏着三个真相:
从《地球最后的夜晚》到《狂野时代》,毕赣永远在挑战观众底线:六个章节对应六感,未来世界+梦境追捕+哲学思辨。
这种私人化表达就像“导演的日记”,普通观众找不到钥匙,自然觉得云里雾里。但海外影评人就好这口“作者性”,所以烂番茄分数虚高。
刚拿金鸡影帝就接这种实验片,易烊千玺明显想甩掉流量标签。
但粉丝和普通观众根本不买账:粉丝想看“帅炸天”,文艺青年要“深度”,结果电影两头不靠。
这波冒险很可能透支他的观众缘,毕竟大部分人进影院是为放松,不是来解谜的。
普通观众:“160分钟如坐针毡,退钱!”影评人:“视觉诗歌!毕赣再造梦幻史诗”。粉丝:“千玺演技封神,但剧本是什么鬼?”这种分裂证明:电影已经失去“大众艺术”的初心,成了圈内人的自嗨。烂番茄89%新鲜度?要知道海外影评人样本才几十个,而且偏爱“东方神秘主义”。
如果真那么神,为啥IMDB也只有7.3?这分数在海外也就是“还行”水平。
投资方:文艺片+流量明星≠票房保证。导演:自我表达别忘观众理解成本。观众:看不懂不是你的错,别PUA自己。《狂野时代》的争议给所有人上了一课:
电影需要共鸣:曲高和寡终将被市场反噬。评分只是参考:别让数字决定你的喜好。尊重不同声音:看不懂和看得懂都该被包容。你觉得这部电影是神作还是烂片?你会因为评分放弃一部电影吗?
来源:兮兮爱看影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