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李子洲》:革命星火今传承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1-24 15:22 1

摘要:11月22日,对于子洲人来说,注定是一个承载着特殊历史情感与文化期待的日子,电影《李子洲》这一天在全国院线正式上映。这不仅是一场光影艺术盛宴,更是一次跨越百年的精神对话。影片以厚重的历史笔触、饱满的情感张力,将陕北革命领袖李子洲短暂而辉煌的一生搬上银幕,在还原

阳光讯(记者 高小雨 通讯员 杜振泽)11月22日,对于子洲人来说,注定是一个承载着特殊历史情感与文化期待的日子,电影《李子洲》这一天在全国院线正式上映。这不仅是一场光影艺术盛宴,更是一次跨越百年的精神对话。影片以厚重的历史笔触、饱满的情感张力,将陕北革命领袖李子洲短暂而辉煌的一生搬上银幕,在还原历史、致敬先驱的同时,更为我们提供了一面观照现实、展望未来的明镜,映照出子洲县从革命沃土到发展高地的沧桑巨变,以及人民心中澎湃的期待与信心。

从“播火者”到“精神坐标”。电影《李子洲》对革命先驱的精神世界进行深刻剖析与生动再现。影片没有将李子洲塑造成一个符号化的英雄,而是聚焦于他作为“播火者”的坚定、作为“教育家”的远见以及作为“殉道者”的无畏,细致刻画了李子洲如何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陕北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他创办学校,传播新思想,不仅点燃了革命的星星之火,更启迪了民智,为这片土地播下了追求进步与光明的种子。这种“敢为天下先”的开拓精神,是子洲精神谱系的源头活水。面对敌人的酷刑与诱惑,李子洲同志展现了共产党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崇高气节。影片中“我愿为革命而死,虽死犹生”的铿锵誓言,是对忠诚信仰最悲壮也最华丽的诠释。这种忠诚与担当,构成了子洲人民代代相传的精神基因。

在新时代,李子洲的革命精神已从一段历史记忆,升华为子洲乃至整个陕北地区的精神坐标。它激励着当代子洲干部在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等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同样需要拿出当年革命者的那股闯劲、拼劲和奉献精神。

影片之外,一场更为波澜壮阔的“现代革命”正在这片热土上上演。产业转型的“绿色革命”。昔日的黄土高坡,如今已是生机盎然的“绿色银行”。子洲县立足生态优先,大力发展山地苹果、黄芪等特色农业,将生态劣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子洲黄芪”更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让农民的“钱袋子”实实在在地鼓起来。城乡面貌的“空间革命”。一条条“四好农村路”如丝带般蜿蜒于山峁之间,打通了发展的“毛细血管”;现代化的住宅小区、设施完善的学校和医院拔地而起,老区人民的生活品质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子洲正在经历一场从闭塞到开放、从落后到现代的空间重塑。民生福祉的“幸福革命”。 发展的最终目的是造福于民。子洲县持续加大民生投入,在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的短板加速补齐,“两不愁三保障”成果全面巩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这正是革命先烈为之奋斗的初心所在。

一部电影,一座城市,一种向往。《李子洲》的上映,在社会各界激起了强烈的期待涟漪。这种期待,是多维度的,它既关乎艺术审美,更关乎情感归属与发展信心。观众期待看到一部有血有肉、不刻板、不说教的精品力作。他们希望从细腻的表演、考究的服化道和富有感染力的故事中,获得思想的启迪和情感的共鸣,让红色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的魅力。

对于子洲人民和广大陕北乡亲而言,这部电影是一次集体的历史寻根与文化认亲。它让年轻一代深刻理解家乡的红色底蕴,激发起“我是子洲人”的自豪感与归属感,凝聚起共建美好家园的磅礴力量。电影的传播效应,让全国的目光聚焦子洲。人们从李子洲的“革命理想”与今日子洲的“发展实景”的强烈对比中,看到了红色基因的强大生命力。这种从历史延续到现实的强大动能,让大众对子洲的未来充满信心——一个既有深厚历史底蕴,又充满创新活力的新子洲,必将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步履铿锵,行稳致远。

电影《李子洲》是一座用光影铸就的丰碑,它连接着过去、现在与未来。现在,该影片正在持续热映中,大家可以走进电影院,感受那份穿越时空的信仰之力。同时,银幕外关于奋斗与发展的“续集”也正在火热上演。坚信在李子洲革命精神的照耀下,子洲县必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广袤的黄土高原上,书写出更加壮丽辉煌的新时代篇章!

来源:阳光报阳光网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