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懂《狂野时代》怎么办?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1-23 00:23 1

摘要:说实话,在走进影厅之前,我心里也没底。毕赣的电影嘛,你懂的。看懂看不懂是一回事,但你总能感觉到,那里面有些什么东西,绝不简单。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9_01p0kIfiek3g

今年最让人好奇的华语电影,大概就是这部了。

毕赣的《狂野时代》。

说实话,在走进影厅之前,我心里也没底。毕赣的电影嘛,你懂的。看懂看不懂是一回事,但你总能感觉到,那里面有些什么东西,绝不简单。

坐下来,两个半小时过去。

我才明白,这次他玩的,比以往都疯。

故事发生在未来。

准确说,是2068年。那个时候的人类,已经不会做梦了。想象一下,每天晚上睡觉,脑子里什么都没有,一片空白,醒来继续活着。就这样日复一日。

听起来挺恐怖的对吧。

但就在这样的世界里,有一只怪物,还在做梦。

易烊千玺演的这个角色,叫迷魂者。电影一开场,你就能看到他。不是人的样子,是真的怪物——佝偻着身体,皮肤惨白,整个人像从地底爬出来的。

他被关在地下城堡里。

而舒淇演的那个女人,“大她者”,她能看清幻觉。为了搞明白这只怪物为什么还在做梦,她把胶卷植入他的背部,然后,就这样进入了他的梦境。

从这里开始,电影就带着你,进入了一场穿越百年的旅程。

毕赣把这个故事分成了六章。

每一章对应一种感官——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最后是思维。你可以理解为,他在用电影,重新拆解人是怎么感知这个世界的。

第一章,默片时代的开场。

黑白画面,夸张的肢体动作,钢琴配乐。那种德国表现主义的影子,一眼就能看出来。迷魂者以怪物的形象出现,在阴影和几何线条构成的鸦片馆里游荡。大她者让他看到镜子里自己的样子,他羞愧地逃走了。

这一章讲的是“看见”。

你看见了什么?你看见的,是真实的你吗?

第二章跳到了战争乱世。

谍战片的味道扑面而来。易烊千玺这次变成了一个美少年,叫邱默云。柔美、纤细,和赵又廷演的长官展开斗智斗勇。他们在争夺一个箱子,据说箱子里装着能发出世上最美妙声音的东西。

整个章节充满了紧张感。那种40年代的氛围,灰暗的色调,密谋和背叛。你能听到枪声,听到脚步,听到呼吸。

这一章讲的是“听”。

有些声音,你拼了命想要听到。有些声音,却永远听不见。

第三章,画面突然变成了风雪弥漫。

一座破败的寺庙里,易烊千玺这次是个还俗的和尚。他被困在庙里过夜,空心佛像里传出声音,指引他敲掉自己的烂牙。那颗牙齿掉下来,竟然变成了实体——一个长得像他父亲的“苦妖”,跟他谈论甘与苦的本质。

这一章的氛围很诡异。雪、寺庙、佛像、父亲的幻影。那种东方式的神秘感,混合着宗教和家庭的命题。

味觉。苦的,甜的,你尝过的所有滋味,最后都变成了什么?

第四章,迷魂者变成了一个年长的骗子。

他带着一个小女孩,靠“嗅觉识牌”的把戏行骗。这一章的易烊千玺,需要化很长时间的妆。你能看到岁月在脸上留下的痕迹,看到一个走投无路的中年人的狼狈。

江湖气很重。那种底层的挣扎,生存的无奈。

嗅觉。有些气味能唤起回忆,有些气味提醒你,你还活着。

第五章是整部电影的高潮。

一个叫阿波罗的混混,在世纪末的最后一天醒来。毕赣在这里用了30分钟的长镜头,从黑夜拍到天亮。你能看到时间在流动,看到光线的变化,看到一个人在混乱的世界里寻找出路。

这是离我们最近的时代。1999年的最后一夜。

触觉。你能摸到的,抓住的,拥抱的,最后都会消失。

最后一章,故事回到了起点。

像一个圆环,首尾相接。默片的形式再次出现,但这次是彩色的,现代的。那个在第一章出现的女演员,此时已经年老。时间在这里形成了某种闭环。

电影就是这样开始的,电影也是这样结束的。

说实话,看完电影最大的震撼,来自易烊千玺。

一人分饰五角,这话说起来简单。但你真的看到那五个角色在银幕上出现的时候,会发现,这根本就是五个完全不同的人。

第一个是怪物。连人都不是。佝偻、丑陋、可怜。那种形体上的扭曲,不只是化妆能解决的,你能看到他整个人的气质都变了。

第二个是美少年邱默云。柔软、敏感、脆弱。声线都变了,举手投足都是那种民国年代剧式的优雅和危险。

第三个是和尚。木讷、压抑、背负着罪孽。他身上的宗教感很强,整个人像是被什么东西压着。

第四个是骗子。油腻、世故、疲惫。完全是另一种质感,每根头发丝透出的江湖气,走投无路的狡黠。

第五个是混混阿波罗。粗粝、暴力、绝望。世纪末的癫狂都在他身上。

五个角色,五种气质,五个时代。

据说易烊千玺自己都承认,拍完了都不太清楚这个角色到底经历了什么。因为毕赣的剧本一直在改,很多东西是在现场走出来的。他说自己没有刻意去找这五个角色的共性,反而是“区分得越开越好”。

这种表演方式,挺疯狂的。

但也正是这种疯狂,让你真的相信,这是一个生命体在不同时空的穿梭。不是一个演员在演五个角色,而是一个灵魂在经历五次转世。

舒淇的角色也很有意思。

她几乎不怎么出现在画面里。更多时候,她只是一个声音,一个旁白,一个全知视角。冷静、神秘、疏离。像是上帝在俯瞰这一切。

只有在默片段落,你才能看到她的样子。那种早期电影女演员的造型,复古、优雅。她在银幕上的时间不长,但存在感很强。

她是这个梦境的创造者,也是守望者。

看完这个电影,很多人会问:到底讲了什么?

其实,这就是一封写给电影的情书。

毕赣自己说过,他想探讨的是“何为人心”。但更准确说,他探讨的是电影本身——电影是什么,电影能做什么,电影为什么存在。

你看那六个章节,从1900年到2000年,正好是电影的第一个百年。

第一章用默片致敬电影诞生的年代。那时候没有声音,只有影像,但已经足够让人着迷。

第二章是有声电影时代。声音成为了新的魔法。

第三、四、五章,类型片的黄金时期。恐怖、犯罪、末日,各种风格在电影里爆发。

最后一章回到起点,但用现代的方式重新演绎。

这一百年里,电影经历了什么?

从技术革新到艺术探索,从娱乐工具到精神载体。人们在电影里做梦,在梦里找到自己。

而那个坚持做梦的怪物,不就是电影本身吗?

在一个人人都不做梦的时代,电影还在坚持给我们造梦。哪怕被视为异类,哪怕被追捕,哪怕不被理解。

他必须做梦,因为只有梦,才能让他活着。

只有放入胶卷,他才能存活——这个设定非常醒目。电影靠胶卷、靠影像、靠光影存在。没有了这些,电影就死了。

五感的设定也很妙。

电影怎么调动你的感官?你在影厅里看到画面,听到声音,那些味道、触感,虽然你摸不到、尝不到,但你的大脑会自动补完。这就是电影的魔法。

到最后一章,“意识”,电影超越了感官,直达精神层面。

这才是电影真正的力量。

在那个人类不再做梦的世界里,为什么大家都放弃了做梦?

电影没有明说。但你能感觉到,那是一个高度理性、高度秩序化的世界。做梦是没用的,是浪费时间的,是不符合效率原则的。

所以大家都不做了。

只有迷魂者还在坚持。

他为此付出了代价——被囚禁、被追捕、被当成怪物。但他还是要做梦。

为什么?

因为梦是人之为人的证明。

当你不再做梦,当你的精神世界一片空白,你跟机器有什么区别?你还算是人吗?

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越来越快,越来越务实。做梦这件事,好像变得很奢侈。大家都在追求效率、追求结果、追求看得见的东西。

诗歌、艺术、电影,这些“无用”的东西,慢慢被边缘化。

但恰恰是这些“无用”的东西,才让我们还像个人。

毕赣拍这部电影,某种程度上,也是在做一件“无用”的事。

艺术电影,小众、晦涩、不赚钱。但他还是要拍。易烊千玺也愿意演,愿意把自己变成怪物,愿意挑战这种极限表演。

他们在坚持做梦。

而我们,作为观众,走进影厅的那一刻,也选择了做梦。

《狂野时代》最打动我的,不是那些炫技,不是那些隐喻。

而是那份孤勇。

在这个短视频当道的时代,在这个注意力越来越碎片化的时代,居然还有人愿意拍这样一部电影——160分钟,长镜头,默片,诗意,晦涩。

这需要多大的勇气?

所以,趁我们还能做梦,还能走进影厅,还能被光影打动——

去看这部电影吧。

不一定要看懂,不一定要喜欢。

但至少,你在那两个半小时里,也做了一场梦。

一场关于电影、关于时间、关于人之为人的梦。

来源:梦回迷城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