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在的时代早就变了,成功不再只有“考高分、进名校”一条路。那些在短视频、直播、文创领域发光的年轻人,不少小时候都被贴上“不务正业”的标签——剪视频、写段子、拍搞笑片段,这些曾被质疑的“玩乐”,如今都成了炙手可热的新赛道。
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最操心的莫过于孩子的未来。我们怕孩子不优秀,更怕他们明明藏着闪光点,却被一句“别瞎折腾”浇灭了火苗。
现在的时代早就变了,成功不再只有“考高分、进名校”一条路。那些在短视频、直播、文创领域发光的年轻人,不少小时候都被贴上“不务正业”的标签——剪视频、写段子、拍搞笑片段,这些曾被质疑的“玩乐”,如今都成了炙手可热的新赛道。
朋友家高三孩子,成绩不上不下,却天天钻书房剪片子,家长差点以为他网瘾发作。没想到孩子凭着作品拿下校园微电影奖,还被传媒院校提前关注;邻居儿子在奶茶店打工时,随手拍路人搞笑片段,三个月涨粉三十万,如今靠合作变现站稳脚跟。若不是家长没急着打压,反而帮着注册账号、随口问一句“怎么弄的”,这些机会或许早就被扼杀了。
数据显示,2023年应届生中17%进入新媒体、内容创作等领域,这在十年前想都不敢想。现在的孩子从小接触互联网,懂AI、会推流,脑袋比我们当年活络多了。那些被老师说“坐不住”的调皮蛋,可能反应快、善表达,长大后在直播行业混得风生水起;那些沉迷画画、配音的孩子,说不定哪天就靠专属技能撞上风口。
所谓“别人家的孩子”,背后往往有不泼冷水的父母。支持不是砸钱报班,而是一句“你这玩意儿挺有意思,能再试试吗”,是陪他鼓捣爱好时的耐心,是信任带来的底气。很多家长嘴上说支持,一看成绩下滑就翻脸,却忘了孩子的“折腾”不是玩物丧志,而是在摸索自己的路。
时代早已重新定义成功,“铁饭碗”不再是唯一标准。孩子的运势可能就藏在他痴迷的爱好里,而父母的包容与信任,就是接住这份好运的关键。
你家孩子有没有特别痴迷的“小爱好”?你是选择打压还是支持?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做法~
来源:茫茫说故事一点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