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材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辛苦各位看官支持。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材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辛苦各位看官支持。
《三滴血》上周五刚上映,跟两部商业大片撞了档期。
票房不算亮眼,但看过的观众都在夸,不少人说这是今年最敢拍的国产犯罪片。
作为一个平时爱追犯罪片的影迷,我本来以为是常见的复仇戏,看完才发现路子完全不同。
这部片子讲的是胡歌演的朱邵玉,外号驯鹿,他儿子被拐了。
他本身刚从牢里出来,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好人,为了找儿子,他干脆潜入人贩集团内部,想靠自己的办法把人贩子解决掉。
一开始我以为会是那种英雄式的复仇,主角一路开挂虐坏人,结果片子里连一场激烈的打戏都没有。
片子里的人贩集团,最让人难受的不是暴力,是他们对生命的漠视。
整个团伙里的人,都把自己和别人当成了物件。
他们给孩子起代号,男孩叫樱桃,女孩叫花椒,怀孕的女人叫豆包。
喊的时候就像在说货架上的商品,没有一点温度。
团伙里的人连名字都不是正经名字,冰棍、耗子、去痛片,全是些非人的物件。
文淇演的李棋,是团伙里耗子的女朋友,怀了孕被卷进来。
她的戏份是全片最戳人的地方,本来想重点夸胡歌的演技,后来发现文淇的戏份更有冲击力。
李棋生孩子那场戏,我看完好半天缓不过劲。
老姨是团伙头目,亲自给她接生,李棋疼得直喊,老姨直接捂住她的嘴。
屋外的人跟没听见一样,该打牌打牌,镜头拍得很冷静,只有李棋的哭声和打牌声交替出现。
文淇后来采访说,为了演好这场戏,她专门去医院观察产妇,还缠了十几斤的硅胶孕肚。
她走路都得岔着腿,这种细节让角色立住了。
更绝的是镜头对比,李棋生孩子的时候,镜头会切到屋外笼里的动物。
那些动物被关着,等着被卖,李棋的处境和它们一模一样,连肚子里的孩子都成了要交易的筹码。
这种不动声色的对比,比直白的控诉更有力量。
朱邵玉刚进团伙的时候,还带着点正常人的情绪,他看到李棋难受,会偷偷给老姨塞钱,让她多关照。
但时间长了,他也慢慢被同化,李棋生孩子那天,他也坐在屋外打牌,脸上没什么表情。
这种变化不是突然的,是一点点被环境吞噬的。
片子没把人贩子写成天生的恶魔,这是它最难得的地方。
朱邵玉不是好人,以前靠盗木为生。
团伙里的貂儿,之前在服务业工作,是被老姨拉进来的。
他们一开始都有自己的难处,可一步步滑向深渊后,就再也收不住了。
老姨作为团伙头目,最会给大家洗脑,她总说“血脉是道符,要利用好”。
她把父母找孩子的执念,说成是被血脉困住,把拐卖孩子,说成是给孩子找好人家。
她自己的女儿跟她不亲,最后直接说“就当我死了”,这种亲情的破裂,比法律的制裁更让她难受。
但黑暗里也有光,朱邵玉、李棋和冰棍,这三个人本来是互相利用的关系。
朱邵玉骗李棋进团伙,是为了换儿子的线索。
他给冰棍钱,是让冰棍帮自己打听消息。
可到了最后,这三个人却站到了一起,要把孩子救出来。
李棋的转变最关键,她知道自己的孩子要被卖掉,明明自身难保,还非要找老姨要回签过的契约。
她跟朱邵玉说“我不想让孩子以为是妈妈卖了他”。
就是这句朴素的话,点醒了朱邵玉,在那样的环境里,还能守住这份底线,真的不容易。
冰棍是被拐来的孩子,从小在团伙里长大,成了帮凶,李棋没嫌弃他,会主动给她喂饺子,问他为什么不好好吃饭。
这种简单的善意,让冰棍慢慢醒了过来。
最后是他偷偷把孩子抱出来,交给了李棋。
三个人一起逃出了团伙,终止了这种“受害者变加害者”的循环。
片子结尾,三个人在雪地里走着,没有大团圆的欢呼,只有平静的前行。
这种结尾很克制,但比任何煽情都有力量。
它告诉我们,血缘的意义不是血脉,是对生命的尊重。
就像现实里的申军良,找了15年才找回儿子,支撑他的就是这份对生命的执念。
《三滴血》的冷,不止在雪原的实景拍摄里,更在对人性的冷静剖析里。
它没教我们怎么去对抗恶,只告诉我们,再黑暗的地方,一点善意就能照亮前路。
票房好不好不重要,能让观众看完后多一份对生命的敬畏,这部片子就成功了。
不知道您对此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下你的想法,喜欢文章记得点赞关注我们下期再见。
来源:曦言说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