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76岁的李春平停止呼吸的时候,北京的秋天很浓烈。医院里一个病房只有医生护士和病人的时候,他离开了人间。没有鲜花,没有悼念,也没有亲人来送行。曾经是百亿富豪、中国百年慈善第一人的人,在这个世界独自走了。
76岁的李春平停止呼吸的时候,北京的秋天很浓烈。医院里一个病房只有医生护士和病人的时候,他离开了人间。没有鲜花,没有悼念,也没有亲人来送行。曾经是百亿富豪、中国百年慈善第一人的人,在这个世界独自走了。
李春平的故事,是从1949年他在江苏淮阴出生的那一刻开始的,但显然不是一个普通的轨迹。他的父亲是一位红军老战士,他本人则是从小在福建长大,然后到了北京定居。如果按照正常的逻辑往下推算的话,本来他是有一条很稳定的轨道的:1965年随转业的父亲去了北京念书、当兵,1968年成为昆明空军文工团手风琴演奏员。然而一切的一切从1977年开始改变—那一年,他因病转业去到北京电影制片厂,在北京才待了两个月就被判三年劳教,因为跟人打架斗殴,他所坚持的方向忽然全部崩塌。
出狱之后,李春平一无所有,就连父母也同他断绝了关系。他成了人人皆知的“败家子”,甚至都没有立锥之地,那时的他是真真正正地走投无路,可以说能改变他命运的就是一个疯狂、大胆又听起来不太现实的计划,他靠自己相貌好的资本,在北京饭店大堂西装革履日复一日地等待着一位“贵人”,是的,他就像是在演戏一样给自己的角色安排了一个固定的地方,想要让命运走上舞台,而传奇就在这样地方发生,偏偏真的就撞上了—那天来了个58岁的美国老太,她看了他一眼,好像就是命中注定似的爱上了他。
据说,老太太一眼就看上李春平的长相,立刻就想到了自己年轻时候的初恋。当然这个说法有点太浪漫了,但是她还是做了个很大的决定:她想带他去美国,和她开始新的人生。一开始李春平是拒绝的,因为她的想法实在是太离谱了。人生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刚开始的时候虽然犹豫不决,可是几个月之后,他就接受了这枚
1980年,李春平跟着那个神秘的美国老太太去了美国。也许有人会认为这就是“从此衣食无忧”,其实不然。她实行AA制,日子过得非常压抑、困窘。他在唐人街的餐馆里刷盘子,一天挣50美元,要交出30美元。他承担了除了养儿子以外的一切义务—煮饭、洗衣、按摩,一切按她的命令去做,甚至上厕所都要听她的指挥。
那10年,对李春平来说就是不到25平米的小房子、每一分钱都挣得没自由的日子、时时刻刻如履薄冰的人脉关系。有人说是“下了血本”,用十年的自由换未来亿万财富,他自己也说过那段日子是“难以忍受的折磨”。直到1989年,这段关系才随着老太太去世而结束。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在她临终前竟然立下遗嘱:把自己一辈子赚来的钱—上百亿人民币—全部送给李春平。
带着一车的财富,李春平于1990年回到了北京,这时他已经是个亿万富翁了。他是一夜之间爬到顶峰上的,但高处不胜寒,他的钱给他带来的除了奢侈之外,就是孤独。他在家里盖了一个占地1500平米的紫檀宫,身边有40个助手服侍着,每天都有十几张车辆调配表为他服务。他风光无限地买下了劳斯莱斯,在中国他是第一个一次性买了三台的人。但是漫天的纸醉金迷并不能填满他心中的空洞。也正是由于这样,他开始走向慈善之路—从1992年起他就开始了“散财”的征程。
李春平来的善款最直接。他身上背着钱,听到谁家女儿看病没着落就拿出十几万来…看见乞丐向他讨要3万也给了…1992年到2016年间他的慈善捐款加起来超过6.3亿元,在日均7万多的金额下,每天有近十辆卡车运物资去帮助需要援助的人。他说“救错几个孩子无所谓,就是不能漏了应该被救济的人”,他的高调做法也被媒体热炒了一波,“中国慈善第一人”也是因此得到的赞誉。
但命运从不总是这么大方,2016年,李春平得了阿尔茨海默症,这是他人生中的另一个拐点,病情不断恶化之后,他就慢慢失去了对钱的理解能力,甚至被身边的“工作人员”骗得团团转,还签了份房产抵押合同。媒体披露说,在养老公寓住着的时候,每天要吃好几颗安眠药才能睡着,常常会昏昏沉沉的,更叫人难过的是,他提前安排过晚年的事儿,给自己选了个监护人,让孩子们去继承自己的遗产,但是这些计划并没有能阻止后代之间的争执。
在回忆录《忏悔无门》里,李春平说:“钱是一切问题的答案,却不是所有的问题答案”,他的这一生得到的太多,失去的更多。富可敌国的钱财买不到一份真挚的感情,他用十年忍耐换来了人生巅峰,却要用晚年孤独来偿还。这个被封为“中国第一软饭男”的富豪,在寂静中与花团锦簇又暗流涌动的一生作别。
也许他早就明白,锦衣玉食无法填满心中的空洞,他的故事就像一场华丽而沉重的梦,可是又有谁能分清哪一段是清醒、哪一段才是真正的坠落深渊呢?
来源:在海边捡拾的贝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