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直安静的看,直到陈升唱《小茉莉》,哭到不能自已,我甚至都不知为何会如此感伤,明明这首歌如此动听~
我终于理解那些喜欢毕赣和《路边野餐》的人。
一直安静的看,直到陈升唱《小茉莉》,哭到不能自已,我甚至都不知为何会如此感伤,明明这首歌如此动听~
这部电影在说什么?
或许如陈升的诗:“为了寻找你,我搬进鸟的眼睛,经常盯着路过的风。”
我喜欢这个解答:我们心中都有一座荡麦,未寄的情书终于抵达,未说的爱有了回响,失去的人再次微笑。
·
故事在黔东南的雾气中展开。
陈升背负三重枷锁:
为筹妻子医药费涉黑入狱九年,出狱才知爱人已逝;弟弟怨恨母亲把房子留给陈升,竟想卖儿子报复;老医生托他带信物给病危旧情人,对方却在途中离世。
当陈升坐上寻找侄子卫卫的绿皮火车,镜头突然转向荡麦,苗语中“不存在的地方”。
这里时间如打翻的沙漏,过去与未来疯狂交织。
荡麦的40分钟一镜到底是全片精华,毕赣构建了一座时间迷宫:
陈升遇见酷似亡妻的理发店女子,局促讲述“朋友的故事”;
他帮青年卫卫撬锁,磕巴唱起在狱中苦练却迟了九年的《小茉莉》;
老医生托转交的花衬衫穿到了他自己身上,该送旧情人的磁带给了理发店女子;
在这里,陈升对妻子的愧疚、对母亲未尽的孝,所有遗憾都在超现实时空中获得补偿性救赎。
而我们何尝不是陈升?
怀揣无法投递的爱,在时间长河里打捞记忆碎片。
刻骨铭心的告别,往往发生在来不及说再见的时刻。
它残忍又温柔,让每个观众在荡麦的时空中,认领自己未完成的眼泪与微笑。
你的归你的,我的归我的;
原来的归原来,往后的归往后。
·
我超喜欢片中各种声音以及用方言念的诗,镜头美极了,小茉莉超好听,好听到痛哭失声~
✨“山,是山的影子。狗,懒得进化。夏天,人的酶很固执,灵魂的酶像荷花。”
✨“当我的光曝在你身上,重逢就是一间暗室。”
✨“离开的人一定还会再回来,请不要畏惧此刻的沉默……各自曲折,让原来归原来、往后的归往后。”
·
#电影推荐[话题]##电影分享[话题]##豆瓣高分[话题]##高分电影[话题]##推荐一部好电影[话题]##周末看电影[话题]##看一部电影[话题]##治愈系电影[话题]##电影截图[话题]##电影台词[话题]##这部电影也太好看了[话题]##野生影评人[话题]##路边野餐[话题]##毕赣[话题]##文艺片[话题]##光影120周年[话题]##与电影对视120次[话题]##华语电影[话题]#
来源:南宫即墨的观影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