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各位粉丝朋友,大家好。最近日本水产界上演了一出荒诞剧:一船刚捞上来的北海道扇贝,满怀着"登陆中国餐桌"的梦想劈波斩浪,结果半路接到通知——中国暂停进口日本水产品了!这船扇贝只能灰头土脸往回开,估计船员都得对着满船扇贝叹气:"早知道不跟这波风了"
各位粉丝朋友,大家好。最近日本水产界上演了一出荒诞剧:一船刚捞上来的北海道扇贝,满怀着"登陆中国餐桌"的梦想劈波斩浪,结果半路接到通知——中国暂停进口日本水产品了!这船扇贝只能灰头土脸往回开,估计船员都得对着满船扇贝叹气:"早知道不跟这波风了"
可能有人没意识到,这已经是中国对着日本经济打出的第三记组合拳了。前两拳分别是"赴日旅游风险提示"和"日本电影进口暂缓",如今水产品禁令一出,正好凑齐"三连击"。巧的是,这三拳全打在高市早苗上台这一个月里。咱今天就用大白话算算账,这位新首相到底给日本经济挖了多大个坑。
先看第一拳:旅游禁令。咱中国人对日本旅游那可是真爱,巅峰时期每年去日本的中国游客能有1000万人次,相当于整个北海道的人口来回跑两趟。更关键的是,咱中国人出门不抠门,直接消费一年就超1000亿人民币,是日本旅游业当之无愧的"金主爸爸"。
这里得普及个小常识:旅游消费可不是一锤子买卖。你在东京买个马桶盖,店员拿了工资可能去买件和服;和服店老板赚了钱可能去吃海鲜烧烤,这钱就像滚雪球一样在日本经济里转起来。一般来说,1块钱的直接消费能带动3块钱的GDP,这就是"乘数效应"。
现在中国给旅游提了醒,保守估计至少一半人会取消行程。这就意味着日本直接少赚500亿,连带的GDP损失得超过1500亿。更惨的是,日本的温泉酒店、药妆店全是按中国游客的需求量准备的,现在人不来了,空房率飙升,货架上的护肤品都快过期了,这损失可比账面数字惨多了。
再看第二拳:电影进口暂缓。可能有人觉得这没多大事,日本电影在华票房一年也就20来亿,跟500亿的中国电影市场比起来确实不算啥。但要是这么想,就太小看文化输出的威力了。
日本电影从来都不是靠票房赚钱,而是靠"圈粉"。一部《你的名字》能让多少人迷上日本乡村风光?一部《哆啦A梦》能让多少家长心甘情愿给孩子买周边?更关键的是,这些电影潜移默化地给日本产品贴了"高端""精致"的标签。就像好莱坞电影把美国塑造成"文明灯塔"一样,日本电影其实是在给日本汽车、家电打免费广告。
现在电影进口一停,相当于日本少了最温柔的"文化种草机"。以前看完电影可能就想买个索尼相机,现在没了这种氛围,消费者转头就会发现:国产相机也挺好用,还便宜不少。这种潜在消费群体的流失,可比20亿票房损失疼多了。
最狠的还是第三拳:水产品禁令。这拳直接打在了日本的"七寸"上。日本水产品跟美国大豆是一个路数:出口总额不算顶尖,但架不住受益人群广,全日本几百万渔民全靠这行吃饭。而中国恰恰是日本水产品最大的买家,占了它出口总额的40%,将近一半的海鲜都卖到中国来了。
更要命的是,日本海鲜找不到替代市场。中国台湾自己的渔获都吃不完,东南亚热带鱼比日本的还新鲜,美国人家阿拉斯加三文鱼管够。现在中国一停购,越南、印尼的渔民都笑开了花,连夜加开渔船抢市场。就像当年美国大豆被中国拉黑后没人接盘一样,日本扇贝现在只能烂在港口里,北海道的渔民都快哭了:"高市首相,我们全家都靠扇贝吃饭啊!"
可能有人要问了:这三拳是不是把中国的底牌都打光了?那你可太天真了。这三拳顶多算"开胃小菜",中国工具箱里还压着三张王炸级别的王牌没出手呢。
第一张王牌:稀土。别以为日本工业多牛,芯片、汽车、电子产品全靠中国稀土当"味精"。更关键的是军工领域,导弹的制导系统、坦克的发动机、军舰的雷达,没有高纯度稀土根本造不出来。中国稀土不仅产量占全球70%,加工产能更是高达90%,日本自己搞的"城市矿山"回收旧电器,10万台设备才提取200公斤,连塞牙缝都不够。
上次中国只是对部分稀土实施管制,日本丰田的混合动力车生产线就差点停摆,因为一辆车要用到4公斤稀土,库存只够撑3个月。要是真掐断供应,日本的军工扩张就是纸上谈兵,汽车工业也得歇菜。
第二张王牌:汽车。汽车可是日本的"经济命根子",日本人均GDP能突破3万美元,汽车工业功不可没。更巧的是,高市早苗刚上台就给美国交了"投名状",接受了15%的汽车关税,本来就够难受了,现在又把中国得罪了。
要知道,中国是日本汽车最大的海外市场,日系车在华销量占比高达12%。以前中日关系好的时候,本田、丰田在中国卖得风生水起;一旦消费者开始抵制,这些车立马就得降价促销。要是汽车销量大幅下跌,日本经济就得"掉血",搞不好真会步阿根廷后尘,从发达国家梯队跌下来。
第三张王牌:海上运输。日本是个"资源穷国",石油、天然气、铁矿石几乎全靠进口,而它的海上生命线刚好捏在中国手里。不管是从中东运石油,还是从澳大利亚运铁矿,都得经过南海和台海这两个"咽喉要道"。
这就好比日本的脖子被人攥住了,平时相安无事的时候大家客客气气,一旦真要翻脸,只要把这两个通道一卡,日本的货轮就只能在海上打转。到时候石油炼不了,工厂开不动,整个国家都得陷入瘫痪。
看到这儿可能有人会问:既然有这么多王牌,为啥不一次性打出去?这就是博弈的智慧了。就像打牌一样,再好的牌也不能一把甩出去,得一张一张出,边打边看对方的反应。
现在的情况是,中国先出了三张"小牌"试探虚实,就是想告诉日本:我们还有后手,别逼我们动真格。要是高市早苗能及时悔悟,撤回那些不当言论,主动道歉,这事还有得谈;要是非要一条道走到黑,那中国的三张王牌可就真要亮出来了。
最后说句实在话:经济博弈从来都不是谁拳头硬谁就赢,而是看谁的软肋更少。日本非要抱着美国的大腿跟中国对着干,殊不知自己的命门全捏在别人手里。这波操作到底是"以卵击石"还是"自掘坟墓",咱们接着看就行。好了,今天先讲到这里。
来源:听风的蚕(蚕讲)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