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该片改编自江苏兴化籍作家毕飞宇的小说,原著只是一个短篇小说。看完电影后,我又搜了下小说原文,深入拜读了原创的故事背景,再结合电影的增色,推荐大家长假在家可以抽空看看。极简的美轮美奂的油菜花田的情景,也是一种享受。
《哺乳期的女人》是一部简单又耐人寻味的片子。原以为可能会讲述产妇生产之后的家庭故事,然而故事充满艺术性地展示了关于母爱和人性的思考。
该片改编自江苏兴化籍作家毕飞宇的小说,原著只是一个短篇小说。看完电影后,我又搜了下小说原文,深入拜读了原创的故事背景,再结合电影的增色,推荐大家长假在家可以抽空看看。极简的美轮美奂的油菜花田的情景,也是一种享受。
因为母亲外出打工,旺旺(林浩饰)自幼与爷爷(陶泽如饰)在断桥镇上相依为命,每当油菜花开的时候,旺旺爷爷都要带着旺旺去接妈妈,但始终没接到。一天,一个临产女人惠嫂(余男饰)上了旺旺爷爷的船,看着女人给婴儿哺乳的画面,从没吃过母乳的旺旺瞬间萌发出对母爱的深深渴望,他狠狠咬了女人的乳房,在民风淳朴的小镇上,此事引起轩然大波。
看电影之前的这段简介,确实引起了我不小的兴趣,这个惠嫂被咬了乳房之后,会有什么反应?
从表层到深层两个角度,和大家一起分享下一点解读:
表层解读:昨天、今天、明天的三个弱势群体
昨天的空巢老人、今天的哺乳期女人、明天的农村留守儿童。这是电影部分增色的内容,增加了幼儿对老人的反哺,也增加了哺乳期女人特别是单亲妈妈的不容易的情节。而小说原文更多是聚焦在留守儿童对母爱的渴望上。
可喜的是近几年从国际民政局的数据显示,留守儿童总数的变化趋势在逐年下降,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人数在增加。为了生计背井离乡的爸爸妈妈们,真心建议多陪伴在幼儿身边,特别是0-6岁的宝宝,隔代养育的一些情感和陪伴的缺失将影响孩子一生的性情和成长。
而空巢老人和哺乳期女人,也是成人中两个需要特别被照顾的群体。空巢老人随着年龄增长,老伴离世,孩子不在身边,对身心都是极大的考验,关爱这个群体,更多需要子女们尽心尽职。而哺乳期的女人,因为身体激素、角色转变各种精力适应性等原因,也是抑郁症患者中很集中的一个人群。需要家庭和社会更多地给予关注。
深层解读:对母爱和人性的思考
旺旺的举动在当天下午便传遍了断桥镇。
这个没有报纸的小镇到处在口播这条当日新闻。人们的话题自然集中在性上头,只是没有挑明了说。人们说:“要死了,小东西才七岁就这样了。”人们说:“断桥镇的大人也没有这么流氓过。”当然,人们的心情并不沉重,是愉快的,新奇的。人们都知道惠嫂的奶子让旺旺咬了,有人就拿惠嫂开心,在她的背后高声叫喊电视上的那句广告词,说:“惠嫂,大家都‘旺’一下。”这话很逗人,大伙都笑,惠嫂也笑。
注:引文部分为小说原著。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剧情的高潮,就在旺旺咬了惠嫂的乳房。对于一个七岁的小孩来说,与其把话题集中到性上面,不如说是母性和人性。
母性自然是哺乳期的女人,她理解一个小孩从没吃过母乳,没有妈妈在身边的那种思念。所以她主动想给旺旺喂奶,这是一种天然的母性。是当了妈之后,自然而然对小孩子的一种无私的爱。
而人性,真是这部小说和电影的精华。电影采用了夸张的手法来讲断桥镇上的人们对旺旺和旺爷的亵渎。就像小说的结尾,惠嫂大声说“你们走!走——!你们知道什么?”
民风淳朴的小镇上,大家对旺旺的定义是“流氓,又出事了,好不了啦”。对旺爷的定义是“旺爷,你家旺旺吃人家惠嫂豆腐,你教的吧?”
这些定义都是莫须有的,都是吃人的舆论。都是一些人类的集体意识,习惯性对一些不够了解的真相下定义。真是人言可畏啊。
这种人性,你身上存在着,我身上也存在着,都像惯性一样。而这部作品,很好地给予我们一点警醒。不要人言亦言,多心存善念,不要让自己无知的言行去伤及无辜。
对“咬我咬我”的解读
电影里关于这个细节埋下了一个伏笔,就是在最后:
旺旺说:为什么让我咬你
惠嫂说:我没有让你咬我
旺旺说:你说了
而已经老龄性痴呆的旺爷看到惠嫂时说:咬我咬我
这个结尾确实有点看不明白。这里有两个不同的解读:
① 我的解读:小孩子没有说谎,旺旺确实听到惠嫂说咬我咬我。这个情节与小说一致。而惠嫂说她没有,可以理解为哺乳期的女人特别是丧偶的单亲妈妈,一种精神上的不由自主,无意识说出来,而自己事后又忘记了。引发和加深大众对产妇这个特殊群体的关注。而电影中旺爷是撞到这一幕的人,她看到惠嫂才说出这句话,也是对当时情况的一种模拟。
② 评论区网友『娱乐图片社 』的解读:旺旺从小就缺爱,爷爷充当妈妈角色让旺旺咬他,到旺旺真的接触像妈妈一样的女人仿佛听到爷爷般的“咬我”,爷爷撞见那一幕,怕旺旺被人排挤,冒名顶替,挺沉重的片子。
朋友们,你们看完这部作品后,又有怎样的解读呢?或者更支持哪一种解读?欢迎留言。
来源:笑果沸点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