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钟楚曦因“1.5排”站位和语无伦次的获奖感言引发热议时,另一场更具深意的交锋,正在后台悄然上演——陈思诚一个充满“爹味”的提问,意外扯下了这场盛典最后的体面。
邵艺辉一句“字该练练”,成了照向傲慢者最刺眼的反光
金鸡奖的余震,远比我们想象中猛烈。
当钟楚曦因“1.5排”站位和语无伦次的获奖感言引发热议时,另一场更具深意的交锋,正在后台悄然上演——陈思诚一个充满“爹味”的提问,意外扯下了这场盛典最后的体面。
而女导演邵艺辉的四两拨千斤,则成了这个夜晚最漂亮的回击。
金鸡奖后台的“砸金蛋”环节,本应是轻松愉快的互动,却因陈思诚递给邵艺辉导演的纸条,瞬间变得剑拔弩张。
纸条上写着:“有无兴趣挑战男性题材?”
这个看似平常的提问,实则充满了居高临下的审视。 当陈思诚以“你是否愿意挑战...”的句式发问时,他不自觉地将自己置于评判者的高位,而将对方框定在了“女性题材导演”的狭小领域内。
邵艺辉的回应堪称经典。
她先是轻描淡写地调侃:“字该练练,实在看不懂”——这不仅是幽默,更是一种温和而坚定的反击,瞬间解构了提问者试图建立的权威。
随后,她给出了真正有格局的回答:“电影不分男性女性,任何电影都有男女角色。我片中的男性尤其出彩——最佳男配提名就是证明。”
一句话,既捍卫了艺术的纯粹性,又展示了自己的专业成就。 相比之下,陈思诚那瞬间僵硬的表情和无处安放的小动作,暴露了他被戳中要害的尴尬。
这场交锋之所以如此耐人寻味,根源在于它发生在陈思诚刚获得“最佳导演奖”之后。
但这个奖项本身,就充满了争议。
纵观本届金鸡奖最佳导演提名名单,堪称近年来最弱的一届。《唐探1900》豆瓣评分仅6.4,刚过及格线;
而口碑炸裂、豆瓣评分高达8.8的《出走的决心》甚至未能入围。
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影史票房第一的《哪吒2》团队集体缺席领奖,仅获得一个“最佳美术片”。饺子导演用沉默表达的态度,比任何言辞都更有力量。
陈思诚的获奖,本质上是一个体系内的选择,而非市场的选择,更非观众的选择。当他站在那个本不属于他的位置上,向真正有才华的创作者发出“爹味”十足的提问时,这场荒诞剧便达到了高潮。
陈思诚的翻车,绝非偶然。
在当代社会语境中,“爹味”早已超越个人特质,成为一种权力结构和思维惯性的象征。它代表着:
无意识的性别偏见:男性视角被视为默认标准,女性创作则被贴上“女性题材”的标签资历压倒实力:混资历、混名声者凌驾于真正有匠心的创作者之上商业价值对艺术价值的僭越:工业化制作品质被高估,踏实讲故事的作品被边缘化陈思诚的可悲在于,他对自己身处这套体系的既得利益者位置毫无察觉,反而将平台的能力误认为个人的实力。
而邵艺辉的回击之所以赢得满堂彩,正是因为她代表了一种基于实力而非资历的底气——这种底气,来自于作品本身的力量。
金鸡奖的这一夜,或许将成为中国电影的一个转折点。
《哪吒2》团队的缺席,邵艺辉的优雅反击,都在传递同一个信号:优秀的创作者开始对失去公信力的奖项说“不”。
这是一个危险的征兆。当奖项不再能激励最好的创作,反而成为圈子内部论资排辈的工具时,它失去的不仅是权威,更是对行业未来的引领能力。
数据显示,近年来观众对专业奖项的信任度持续走低。这届年轻人,正在用自己的一套标准来定义什么是“好作品”——是真诚,是创新,是尊重观众的智商。
陈思诚们或许还能在体系内继续获奖,但要在观众心中赢得真正的尊重,需要的是另一套完全不同的品质。
陈思诚与邵艺辉的这场短暂交锋,像极了一个隐喻:旧秩序的维护者与新力量的创作者,在进行一场关于话语权的无声争夺。
陈思诚们代表着过去——迷恋权力层级,崇尚商业成功,相信资历就是资本。
而邵艺辉们代表着未来——看重作品本身,尊重创作规律,相信实力才是硬道理。
金鸡奖这一夜最动人的画面,不是陈思诚举起奖杯的时刻,而是邵艺辉从容应对质疑时的微笑,是易烊千玺被前辈认可时露出的少年气,甚至是《哪吒2》团队选择缺席时的决绝。
这些画面告诉我们:中国电影的未来,终究要交给那些对创作怀有敬畏、对观众保持真诚的人。
陈思诚的“爹味”翻车,或许是一件好事——它让所有人看清:什么样的姿态配得上这个时代,什么样的作品值得被记住。
你认为在金鸡奖的舞台上,是邵艺辉式的从容反击,还是《哪吒2》团队的集体缺席,更能推动中国电影的进步?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见解。
来源:水凤小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