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抓住日本软肋,中国暂停进口其水产品了!正在运往中国的日本扇贝,也不得不被迫返航了。这已经是中国对日本经济,打出的第三记重拳了。前两记是,提醒赴日旅游警告,暂缓日本电影进口,如今又叫停水产品进口了。高市早苗上台一个月,对日本经济造成了多大的损失?我们可以简单算一
抓住日本软肋,中国暂停进口其水产品了!正在运往中国的日本扇贝,也不得不被迫返航了。这已经是中国对日本经济,打出的第三记重拳了。前两记是,提醒赴日旅游警告,暂缓日本电影进口,如今又叫停水产品进口了。高市早苗上台一个月,对日本经济造成了多大的损失?我们可以简单算一个账。
首先旅游,中国每年赴日旅游总人次,大约1000万,是日本最大的境外游客来源国,消费也占第一。光是中国人带去的直接旅游消费,就超过1000亿了。可这1块钱消费,到了日本人手里以后呢?他们也要去买其他东西。一般来说,一块钱的消费能带动3块钱的GDP。咱们就算一半的中国人,不去日本旅游了,直接消费就要减少500亿,GDP损失呢?就超过1500亿了。
其次电影。中国电影市场并不大,一年也就500亿的盘子。其中,日本电影在华票房总额大约20来个亿。看数字好像不大,但是,电影真正的威力在于,它能培养大批潜在的亲日群体。这个亲日不一定是支持日本军国主义,而是愿意为日本的海量商品买单。除了电影本身的周边产品以外,它也在无形中,拔高了日本工业的品牌力。就像好莱坞电影横扫全球,也把美国塑造成了文明灯塔。
其三是,水产品了。日本水产品很特殊,它跟美国大豆是一样的。出口总额不大,但受益人群却很多。比如日本渔民,就都靠这个生活了。可中国却是日本最大的水产品出口国,占出口总额的40%,将近一半都卖到中国来了。那除了中国以外呢?它还找不到替代市场。因为中国台湾、东南亚以及美国等,都不缺水产品。相反,这些国家和地区还想趁机扩大对华出口,抢占日本在华水产品市场份额。
日本水产品失去中国市场,就像美国大豆被中国拉黑一样。可这些都还只能算是小试牛刀,因为中国要反制日本,手里至少还有三大王牌:
一是稀土。别看日本工业挺强,但它的芯片、汽车、电子等,都离不开中国稀土。日本想要实现军工扩张,它的导弹、坦克、军舰以及防空雷达等核心设备,也都需要中国高纯度稀土的海量供应。只要中国对日本掐断稀土出口,那日本的军工扩张,也就直接终结了。
二是汽车。高市早苗一上来,就接受了美国强加的15%关税。这对日本汽车出口来说,本身就是一次重创了。可现在呢?高市早苗却又激怒中国,要是日本汽车在华销量,再次大幅下跌,那日本人的好日子也就没多久了。要知道,日本人均GDP突破3万美元,汽车是第一大功臣。要是汽车工业被中国打崩了,那日本就真有可能要变成下一个阿根廷了,跌出发达国家的行列。
三是海上运输。日本本土资源匮乏,它的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等,几乎都依赖于海外进口。那日本的海上生命线在哪里呢?恰恰都在中国的掌控之下。因为日本货轮必须途径南海、台海。只要卡死这两个咽喉地带,日本的外贸就彻底结束了。
但对中国来说,这些都是工具箱里的顶级王牌,没有必要一次性全部打完。最好的选择就是,边打边看,层层加码,若是日本及时悔悟,撤回言论,主动道歉,这事还有回旋的余地。若是日本拒绝撤回言论,拒绝道歉,那中国也有充分的后手,对日本施以更加严厉的惩戒!
来源:李树勇书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