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阐述:清清白白做人 认认真真唱戏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1-20 03:31 1

摘要:第一章里的“进班”、“化缘”、“示众”、“结拜”和第二章里的“分歧”、“水花之死”及第三章里的“月红占剧场”、“春花被抛石灰”、“法庭相见”以及第四章里“姐妹重逢”等,通过一对姐妹的合——分——合,春花一步一步地认识社会,灵魂上逐步觉醒,感情上逐步变化;月红一

导演阐述:清清白白做人 认认真真唱戏

谢晋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8_01osbhNbg418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8_01osbhPJaDq6

谢晋 《舞台姐妹》

一、关于主题思想

任何一部故事影片,总是通过它的主要人物、主要的矛盾冲突、戏剧高潮、主要场景和最感染观众的几场戏来体现作者的意图和作品的主题思想的。

影片名曰《舞台姐妹》,它是通过姐妹俩的命运和舞台生活的变化,以及春花和月红所走的不同的生活道路,传达出作者爱什么、恨什么和要观众去想些什么的。

生活里听到很多故事,多表现为艺人和旧统治者的斗争,这是生活矛盾,作为《舞台姐妹》的戏剧矛盾则主要表现为姐妹间的思想冲突。

第一章里的“进班”、“化缘”、“示众”、“结拜”和第二章里的“分歧”、“水花之死”及第三章里的“月红占剧场”、“春花被抛石灰”、“法庭相见”以及第四章里“姐妹重逢”等,通过一对姐妹的合——分——合,春花一步一步地认识社会,灵魂上逐步觉醒,感情上逐步变化;月红一步一步走向另一条背离姐妹的道路,通过姐妹俩性格向两个截然不同方向的变化来出思想、出主题,因此我们要牢牢抓住这一个“变”字,往深处挖掘,往姐妹俩思想和感情的深处挖掘,就可以突破单纯地写“新旧对比”、“艺人遭遇”。

《舞台姐妹》的故事发生在旧中国,春花与月红之间的思想冲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激烈、复杂的阶级矛盾。第一章里她俩结拜姐妹,患难与共,但从第二章以后,姐妹俩到了上海,置身于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里,再加上敌人(唐经理等)的拉拢、腐蚀,她们的思想便开始产生了分歧。春花靠拢了党积极要求进步,而月红却被唐经理拉下水,受尽侮辱,最后发展到姐妹俩公堂相见,矛盾激化到高潮的地步。这一矛盾激化的过程,实质上告诉我们,处身于复杂的阶级社会,时时面临着两条道路的选择,不是走上革命的道路,就是被敌人利用,做出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来。

主题思想的现实意义。

这个戏反映的大部分是旧社会,但今天看来仍有很大的现实意义。我们经过的斗争道路,对今天世界上尚未解放的人民,有借鉴意义。他们看了后,与他们的现实处境相比,就会更加振奋,更加痛恨他们的统治者,为改变他们的现状而作出努力。另一方面,影片控诉了旧社会,也可以给我们以“忆苦思甜”的教育,使我们更珍惜我们今天的幸福,从而,向春花学习,学习她那种有思想、不断摆脱旧思想束缚的斗争精神;同时,从月红的堕落中,使我们看到了她本身追求物质生活、爱虚荣等性格弱点的危害性,进而加强我们自己的思想警惕,为肃清自己头脑中的非无产阶级思想而做出努力。

二、影片样式

从剧本主要矛盾线来看,它是写姐妹的阶级友情,写人物命运的冲突,写姐妹内心世界探索,应该是一个正剧。

剧中写的是艺人生活,有舞台前的,也有舞台后的,有歌的旋律,也有舞的场面,很多篇幅是抒发主人公内心激情的。我们不仅要写出旧社会的残酷,还应该从正面人物的行为和平凡的生活中体现出诗意来。因此它应该是一个抒情正剧。

戏曲艺人在旧社会的地位是低下的,她们被称为“第十等人”,因此,影片在某些场景中,还有一定程度的悲剧因素,如第一、二章中的“化缘”、“示众”和“商水花的死”等。第三章中党的领导——出现,才开始高昂起来。

三、风格

1.剧本具备了鲜明朴素的民族风格。剧中描写的是中国这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有浙江的农村,也有世界闻名的上海。美工部门要在这方面下些工夫,创造出这样一个典型的环境来。

2.要体现出深厚的充沛的阶级激情。剧中写了对吃人的旧社会的控诉,写了人物思想上的觉醒和人生道路上的跌宕及姐妹生离死别的友情。因此,在处理每一场戏时,我们创作人员的阶级观点要鲜明。如第一场庙台戏处理不好,就容易给人一种“歌舞升平”、“国泰民安”的感情,或使人感到“旧社会倒很好玩”。如果真处理成这样,那是不准确的。

3.有令人深思的哲理性。剧中春花对人生作不停地探索,如“为什么姐妹们台上、台下的命运会一样的悲惨?”“为什么’牛’跟’牛’还要斗角?”“为什么人死了却反而热闹得像办喜事?”……这些探索的话,我们不仅要引起观众共鸣,便影片感染观众,而且还要引起观众的思索,通俗一点讲,要使这个戏有“嚼头”。要做到这样是很难的,但我们要努力挖掘,尤其是处理人物,要切忌脸谱化,表面化,社会是复杂的,如春花对月红有深厚的姐妹之情,既同情她的遭遇,又恨她的不争气、堕落等。我们要很好地挖掘有理想深度的形象和富有哲理性的问题。

4.意味深长和含蓄的处理手法,要使影片处理得平静中寓有深意,在选择细节时,要以一当十,如“画神主”、“练签名”,要从平凡的事物中引导观众进戏,不仅让观众看到什么,而且要让观众能从看到的事物中联想到很多其他事情。

5.时代特点和地方色彩。剧中的年代是从1935年一直写到解放初期,所包括的年代较久,各部门要注意各个时代的不同特征,尤其要求演员能在生活中捕捉到时代风貌,潜移默化地化为人物的精神而生活。

我们这部影片,反映了解放前中国社会各个阶层,它既写像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又写了浙江一带的农村生活。我们创作时,不但要求有大真实,也要求有小真实,各个部门不要满足于“导演通过”,而应该给自己提出更严格的要求才对!

以上关于风格的五点,如果说1、5两点是一般艺术影片都要求做到的“共性”,那么2、3、4则是本片的“个性”,是特别要注意用工夫的地方!

四、节奏

整个节奏深沉、流畅。深沉者,有分量,它的反面是浮浅。流畅者,就是说不要拖沓。

还要平静内含激荡,悲怆中显出高昂。影片中的人物的感情起伏的幅度较大,要切忌平铺直叙,一定要千方百计地重点突出。

五、气氛

气氛不仅包括摄影的明暗度,也包括场面的处理。影片的色调是素淡的,但在阴沉中要突出人物的浓郁。

影片的场景气氛,在悲泣中流露出生机和乐观。

六、悬念

让观众不断地、心贴心地关心姐妹的命运,担心她们的分开,为她们的分手而痛苦;解放后、盼望地重,为她们团圆而欢欣流泪。

1964年

来源:曾无语挖大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