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多年的老科幻,有必要再拍一版?

快播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1-19 19:31 1

摘要:故事开头。1857年,一艘丹麦海军的探险船在北极被冰困住。船长把一个重伤垂死的人救上船,这人叫维克多·弗兰肯斯坦。很快,一个刀枪不入、力大无穷的怪物找上门来,要带维克多走。一番恶战,船员死伤惨重。最后船长用重火力击碎冰面,暂时阻退了怪物。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8_01osF5SONt2V

每个喜欢科幻的人,都不可能没听过《弗兰肯斯坦》的大名。

今年,“暗黑美学大师”吉尔莫·德尔·托罗,又推出一部最新翻拍版。

故事开头。1857年,一艘丹麦海军的探险船在北极被冰困住。船长把一个重伤垂死的人救上船,这人叫维克多·弗兰肯斯坦。很快,一个刀枪不入、力大无穷的怪物找上门来,要带维克多走。一番恶战,船员死伤惨重。最后船长用重火力击碎冰面,暂时阻退了怪物。

船长问维克多:那是什么东西?

维克多说:那是我造的。

故事开始倒叙。

维克多童年时,母亲死于难产。父亲自诩医术高明,对维克多管训严苛,却没能救妻子的命。这种童年创伤,德尔·托罗拍得很克制,但你能感觉到无处不在的冷。不是来自暴力,而是一种情感的真空。

维克多长大后成了外科医生,但他的野心不在救人。他想“治愈”死亡。听上去很崇高,但其实,他只想证明自己比父亲强。

他被爱丁堡的医学院开除了。因为他在尸体上做实验。学校说这是亵渎神灵。

一个军火商哈兰德找到他,给他钱,给他一座孤塔做实验室。维克多找弟弟威廉来帮忙建实验室。威廉带来了未婚妻伊丽莎白。

伊丽莎白是哈兰德的侄女。她聪明,温柔,喜欢昆虫,喜欢观察世界。维克多被她吸引了。他试探过,但伊丽莎白拒绝了。

这条感情线很重要。维克多后来做的很多事,都跟这个有关。

维克多开始拼凑身体。战场上的士兵,绞刑架上的囚犯。克里米亚战争正打得热闹,尸体不缺。一块块肉,一根根骨头。他要在雷雨天用闪电激活这个造物。

那晚雷雨如期而至。哈兰德慷慨解囊的动机也曝光——他得了梅毒,活不久了,想把自己的脑子装进怪物身体里。

遭到拒绝,哈兰德想破坏实验,结果在打斗中摔得肝脑涂地(字面意思,美术效果非常逼真)。实验设备也被破坏。

维克多以为心血付诸东流。但第二天早晨,那个拼凑物,活了。

说实话,当我听说这次的怪物是雅各布·艾洛蒂演的时候,我是怀疑的。这个在《亢奋》里演高中明星四分卫、在《萨特本》里演贵族公子哥的帅哥,能演怪物?

但德尔·托罗看中的就是他的眼睛。

电影里,怪物身上贴了42块假体,化妆要花10个多小时。艾洛蒂每天天不亮就进化妆间,出来的时候已经不是他自己了。整个拍摄过程,他说自己像是在禅修。坐那么久,站那么久,血液流动的方向都变了。

他研究日本舞踏。那种极慢的、几乎静止的肢体语言。他还观察自己的金毛犬怎么动。“狗的动作里有种纯真,”他说,“那种爱的方式。”

所以你在电影里看到的,是一个刚刚出生的生命。他不会走路,但他努力想学。他想说话,维克多教他说了第一个词:Victor。

但是随后就把他锁在塔楼底下。

把他当一只野兽。

维克多用暴力训练怪物,像当年他父亲对待他一样。棍棒、鞭子、羞辱。但怪物不是狗,他有自己的想法。他有力气,伤口愈合得很快,但他始终学不会说话。训练没用。暴力只让他更愤怒。

哈兰德好几周没消息。威廉和伊丽莎白担心,决定来看看维克多。

他们发现了怪物。

伊丽莎白看到怪物时,没有尖叫。她走近他,温柔地对待他,教他说她的名字。

怪物第二次学会说话:Elizabeth。

那个瞬间,德尔·托罗要讲的故事终于显出了原型。这不是科幻恐怖片。这是一个关于爱的故事。或者说,关于爱的缺席的故事。

维克多嫉妒了。他看着伊丽莎白和怪物之间的那种连接。他受不了。

他对威廉撒谎,说哈兰德是怪物杀的。他打发他们离开,然后放火毁灭一切。

火烧起来。维克多站在外面看着。突然,他听到怪物在喊:Victor。

就那一个词。他教给怪物的第一个词。

维克多崩溃了。他想冲回去救他。

塔楼爆炸。

冲击波把维克多掀飞。他的右腿被炸断。

故事在这里停下。因为当前的时间里,怪物再次冲上了船。他走进船长的舱室,说:让我告诉你我的故事。

电影开始第二次倒叙。

怪物从爆炸的塔楼里逃出来,躲进一个农场的磨坊齿轮里。

他偷偷帮助一家人。搬木头,修农具,清理积雪。家人以为是森林之灵在保佑他们。他们对着空气说谢谢。

怪物每天躲在墙后,听盲老人教孙女。慢慢地,他学会了说话。学会了读。学会了思考。

到了冬天,其他人都离开了。只剩下老人一个。

怪物终于走出来。

他们成为朋友。他陪伴老人驱散孤独。老人教他读书、诗歌,教他什么是善良。

“你是谁?”老人问。

“我不知道。”怪物说。

他回到实验室的废墟,找到了维克多的笔记。他看到了那些图纸和记录,知道了自己是怎么来的。

他也明白了另一件事:他不会死。猎人的子弹打在身上,伤口很快愈合。他会永远这样活着。孤独地,被所有人憎恨地活着。

怪物找到维克多,请求他再造一个同伴。维克多拒绝了。

他说自己后悔造出怪物,说他是个错误,是个怪胎。他说他恶心,说他看到他就想吐。

怪物的脸上,你能看到希望一点点熄灭。他攻击了维克多。

维克多举枪。

子弹却击中了赶来的伊丽莎白。

电影没有说清楚这是意外还是故意。但你看维克多的眼睛,你知道那不完全是意外。潜意识里,他在惩罚她。惩罚她选择了怪物而不是他。

混战中,威廉也被怪物袭击。

他血如泉涌,看着维克多,说了临死的最后一句话:

“我一直都怕你。你才是怪物。”

维克多失去了所有在乎的人。他发疯地追逐怪物而去,发誓要用毕生来毁灭它。

故事讲到这里,终于跟开头衔接。

造物主和造物的互相伤害。一出无可避免、看似没有出路的悲剧。

维克多和怪物,谁是父亲,谁是儿子?还是说,他们都是儿子?维克多的父亲伤害了他,所以他伤害了自己的“儿子”。这种伤害会世代传递,直到有人叫停。

“哥特女王”米娅·高斯在片中演两个角色。维克多的母亲和伊丽莎白。电影没有解释这个选择,但答案明晃晃的:维克多爱上的女人长得像他妈妈。弗洛伊德看到这里会笑而不语。

还有那个关键细节。怪物学会的第一个词是Victor,第二个词是Elizabeth。他最后说的是什么?Father。

父亲。意味更加呼之欲出。

那是电影的最后一幕。在船上,听完怪物的讲述,维克多终于明白自己做了什么,也明白了自己是谁。

他看着怪物,说:“对不起。”

然后叫他“儿子”。

怪物也哭了。他说:“我原谅你。”

他叫维克多“父亲”。

这是他们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真正地看见彼此。

维克多闭上了眼睛。伤口、寒冷、罪恶感,这一切终于压垮了他。

怪物抱着他的尸体,坐了很久。

然后他下船,用巨大的力量,一寸一寸地把船推出冰面。

船长想继续往北极去。他的目标还没达到。但他看着怪物,看着维克多的尸体,突然明白了什么。

他下令掉头。“我们回家。”

船开动了。驶向日落。

怪物站在冰上,看着船越来越远。

他伸出手,像当初维克多教他的那样,去拥抱阳光。去感受温暖。

一个人站在冰天雪地里。

永生。永远孤独。

但也许,也许他终于自由了。

电影在这里结束,150分钟过去了。说实话,有点长。但我不确定哪里可以动剪刀。每一场戏都有意义。

德尔·托罗的视觉风格一如既往。哥特式的塔楼,维多利亚时代的服装,暗绿色的光影。但这次他更加克制。不像《水形物语》那么绚丽,不像《潘神的迷宫》那么奇幻。他让场景充分地服务了情感。

亚历山大·德斯普拉的配乐也是这样。不喧宾夺主,但你能感觉到它在骨子里震动。

奥斯卡·伊萨克演维克多,冷静、自大、脆弱。他把一个天才科学家演成了一个受伤的孩子。

但真正的核心是艾洛蒂。他将怪物演出了人性。不是那种廉价的煽情,是真实的成长、痛苦、失望、愤怒、最后的宽恕。

很多人说这版的怪物太帅了。对,即使贴了那么多假体,你还是能看出来这是个帅哥。但那不是重点。重点是他的眼睛。当他看着伊丽莎白,你看到的是希望。当他看着维克多,你看到的是伤痛。

这绝对是本年度最好的表演之一。也许甚至都可以不加“之一”。

《弗兰肯斯坦》是一个非常古老的故事。有数不清的影视版本。

玛丽·雪莱萌生《弗兰肯斯坦》的灵感时才19岁。小说1818年出版。200多年过去了,这个故事还在被讲述、被翻拍。

为什么?

因为它问了一个永恒的问题:创造者对被创造物有什么责任?

父母对孩子。老师对学生。造物主对人类。人类对人工智能。

维克多造了怪物,然后抛弃他,虐待他,拒绝承认他。怪物想要的只是爱。他想要一个家。他想知道自己为什么存在。

这些要求过分吗?

电影没有给答案。它只是展示——当爱缺席时会发生什么,当我们拒绝承认自己的创造物时,它们会变成什么。

德尔·托罗筹备这个项目30多年。从他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就梦想拍这个故事。现在他终于拍了。

他说过一句话:当你完成了一个梦想,不管它好不好,它都完成了。你不能再梦见它了。这是电影人的悲剧。

但看完电影,我不觉得这是他的悲剧。

这更像是他的一个礼物。

给所有害怕被抛弃的人。给所有想要被理解的人。给所有曾经被当作怪物对待的人。

电影告诉你:你不是怪物。那个拒绝看见你、拒绝爱你的人,才是。

而且,知道这一点,永远不会太晚。

维克多在最后一刻说了对不起。怪物原谅了他。

原谅不是说那些伤害不存在了。而是说,我们可以放下了。我们可以让彼此走向日落了。

这个电影也许不是德尔·托罗生涯最佳,但它有这个时代罕见的真诚。它相信自己在讲的故事。它不玩后现代那一套,不解构,不自我指涉。它就是老老实实地讲一个悲剧。

一个关于爱的缺席、关于迟来的认错、关于伤害和原谅的悲剧。

200年了,我们还在讲弗兰肯斯坦的故事。我们还是痴迷于这个故事。

因为人们还在造怪物。

因为人们还在害怕它们。

因为人们还在拒绝承认,真正的怪物,有时候是自己。

德尔·托罗知道这一点。所以他拍了这部电影。

看的时候,你也许有点被吓到,但更会被它提出的问题击中:

如果你创造了生命,你会给它爱吗?

还是像维克多一样,转身离开?

来源:方聿南一点号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