饺子缺席颁奖礼随想:当所有人向东,你敢独自向西吗?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1-19 22:06 1

摘要:饺子导演的缺席,并非刻意高冷,也非一时任性。他早已埋首于《哪吒3》的创作之中。自《哪吒2》上映后,他便公开立誓:在新作问世之前,不参与任何公开活动。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8_01osCFKg9UOZ

文 | 杨灿扬(策论研究者)

第38届金鸡奖颁奖礼上,“最佳美术片”得主揭晓——《哪吒之魔童闹海》。

然而,万众瞩目的掌声之中,无人起身。

饺子导演及其团队的缺席,给那个灯光璀璨的夜晚,留下了一方耐人寻味的静默。

在这个人人争相亮相、唯恐被遗忘的时代,他们却选择了“静音模式”。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8_01osCFMmsvfY

饺子导演的缺席,并非刻意高冷,也非一时任性。他早已埋首于《哪吒3》的创作之中。自《哪吒2》上映后,他便公开立誓:在新作问世之前,不参与任何公开活动。

为此,他推掉了与周星驰的合作机会,婉拒了高昂的综艺评委合约。颁奖礼那天,他或许还在工作室,继续打磨着自己的作品。

这让人不禁反思:当整个世界都在向东奔涌,你是否拥有独自向西的定力和勇气?

我想起数学家佩雷尔曼。在破解了世界难题“庞加莱猜想”后,他拒绝了菲尔兹奖——代表数学界最高荣誉的奖项。多少数学家皓首穷经、求而不得,他却视若浮云。

他谢绝百万奖金,回到圣彼得堡的郊区,继续数学研究,与母亲过着深居简出的生活。面对世人的不解,他只简洁回应:“证明的正确性本身,才是奖励。”

文学家石黑一雄在获诺奖后坦言,最令他不安的,是这份荣耀可能打扰他安静写作的本职。

《麦田里的守望者》一经出版便震动文坛,作者塞林格却在巅峰之际选择隐退。此后数十年,他筑起高墙,拒绝纷扰,只与笔下的文字共度晨昏。

如果把视线拉到一千七百多年前的中国,我们还会发现更早的“静音者”——竹林七贤。嵇康在洛阳城外的竹林里打铁,向秀在一旁鼓风。朝廷的征召令来了,嵇康头也不抬:“等我把这把锄头打好。”

我常常羡慕,并由衷敬佩那些有趣的灵魂:他们内核稳定,不从众,不媚俗,只倾听内心的声音。

顺应潮流,向东而行,沿着多数人走过的路,追逐那些被世俗广泛认可的成功标签:奖项、流量、曝光、商业价值……这条路安稳、平坦,被无数脚印验证过。

而向西,是听从内心的指引,哪怕那条路荒草丛生、人迹罕至。它孤独、艰难,未必能引你走向万众瞩目的风景。

然而,丰盛的灵魂,自有其宇宙。他们心中悬着一颗星,在指引自己,往东还是向西。

《庄子·逍遥游》中的一句话,精准描绘了这种境界:“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全世界都赞美他,他不会更加奋勉;全世界都指责他,他也不会因此沮丧。他能看清自我与外物的界限,辨明荣耀与耻辱的真义。

如此,便是通透。

饺子缺席,诺奖得主“失联”,佩雷尔曼退隐。这些看似无关的片段,指向同一真相:在这个物欲奔流、众声喧哗的时代,在这个鼓励外求、崇尚表演的时代,我们依然可以选择内观、真实、专注。

我们依然可以成为自己,做一个“普通”却有趣的自己。

这不是教人放弃对名利的追求,而是提醒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是活成他人期待的样本,还是在喧嚣中,依然能听清自己内心的声音?

我们能否重新定义“成功”?

是否能从“被世界认可”,转变为“忠于自己的价值”?重点中学、名牌大学、考公上岸、锦绣前程……究竟源于你真挚的渴望,还是社会植入的欲望?

我们能否培养深度专注的能力?

在碎片化信息时代,能否每天留出“屏蔽时间”,专注于一件自己喜欢的事?写作、爬山、跑步,或只是静坐、莳花、观云。

在做重要抉择时,不再首先思量“别人会怎么看”,而是叩问自己:“这对我的核心目标,是否有益?”

我们能否拥抱必要的孤独? 当整个世界都在耳边重复着“适龄读书、适龄成家、适龄生育”的单一节拍,你是否敢退后一步,在孤独中向自己发问:

我正奔赴的,是自我意志的选择,还是社会期待的预演?

我正构建的,是真实想要的生活,还是一个被设定的默认程序?

在某个时刻,当所有人向东奔去,你是否敢调转方向,独自向西?

或许,我们该把世界的音量调低一些,侧耳倾听心里的那片海。

或许,我们要走的路,从来不在大多数人的脚印里。

要知道,这世间有一个迷人的悖论:那些最不在意他人眼光的人,反而活成了他人羡慕的样子。

来源:毛毛娱乐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