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54.46亿的中国影史冠军《哪吒之魔童闹海》在金鸡奖只拿到“最佳美术片”,团队与出品方零出席,现场冷了30秒,奖杯临时改捐公益基金,这才是真正的爆点
154.46亿的中国影史冠军《哪吒之魔童闹海》在金鸡奖只拿到“最佳美术片”,团队与出品方零出席,现场冷了30秒,奖杯临时改捐公益基金,这才是真正的爆点
说白了,当晚真正让人起鸡皮疙瘩的,不是奖发给谁,而是空空的舞台
灯光打下来,台下掌声停住,主持人苏有朋握着卡片,笑着往前一步,缓了口气
“估计团队已经投入后续创作中”
他打圆场,像把刚抛到半空的球轻轻扶住
不过,这一扶,没把问题带走,只把话题推上热搜
先把时间线理清
11月15日晚,厦门,第38届金鸡奖颁奖礼,《哪吒2》获“最佳美术片”,但导演饺子、主创团队、出品方光线传媒没有一位到场
镜头扫过台下,几排座位空着,礼宾小姐在侧台等了又等
大约30秒的沉默,让这个奖有了最不体面的一刻
第二天,影片官方账号对这事只字未提,和其他获奖者的热闹晒图形成了反差
组委会随后决定将奖杯捐赠给少年公益基金,并称后续会邮寄给相关方
这一步倒有姿态,可也更显得“没人接杯”的尴尬真实存在
很多人第一反应是,饺子看不上这个奖吗?
我不愿意把事想得那么简单
饺子此前已经公开说要闭关创作《哪吒3》,婉拒一切公开活动,这不是临时起意,而是提前声明
按理说,哪怕人不到,派人代领或留一封信,也算礼数
今年4月华表奖给《哪吒2》“特别贡献影片”,光线CEO王长田就到场代领,并宣读导演感言
这次金鸡连代领的人都没有,反倒让人盯上了“沟通到底出了什么岔子”
最新的进展并不解渴
截至11月17日,光线传媒没有公开回应缺席原因,业内只传出“两种猜测”:高层在海外看项目,或对评选结果不满
饺子团队继续闭关,没有任何声量
话题热度却没降下来
“玉虚宫颁奖”“金鸡奖公信力”等词汇刷屏,一天之内阅读量冲到上亿
看得出来,大家不是只在意一个奖杯,而是在意门槛、标准和态度
那金鸡奖的评选,到底卡在了哪?
不少网友去翻了评委会名单
本届评委会主任是张艺谋,影帝影后都与其作品有关,质疑“金鸡成了小圈子互相褒奖”的声音变响,被调侃为“金谋奖”
这种调侃未必公平,却反映了一种普遍感受:商业爆款在传统评奖里,总容易被“技术项”安置
这几年从《大圣归来》到《哪吒1》,国漫在金鸡多数只被看成“最佳美术片”的对象,叙事、导演、音乐等核心奖项上难以突围
可《哪吒2》靠的不只是画面
它以154.46亿元登顶中国影史冠军、跻身全球票房前五,豆瓣8.4、猫眼9.6分,口碑与票房两头过关
有业内统计称
“本届所有获奖片的总票房加起来,不及《哪吒2》的零头”
数据不是唯一标准,但忽视它,也不太像面向观众的评奖
如果换个角度看,团队的缺席也许是有分寸的表态
“0人出席”很难说只是“没空”,更多像对奖项分配的隐性态度,或对沟通机制的无奈回避
更扎心的是
与其在一个不被充分理解的场合“站上去”,不如把时间留给创作
这话听着有点冷,但对正在卷周期、卷工业流程的动画团队,可能是现实选择
我也理解另一种声音
权威评论指出,创作者“作品大于一切”的匠人精神可贵,但商业电影也要兼顾基本行业礼仪,奖项方同样需要更透明的评选与更有效的沟通
这不是要谁低头,而是把“尊重”放回台面
你看,今年现场的冷场,既像“沟通延误”,又像“情绪表达”,两边都没占到好
现场那一刻的画面,其实很电影
台口的光打在奖杯上,金色边缘晃了一圈;
台下有人举手机,又慢慢放下;
苏有朋挪了挪话筒,说“恭喜”,声音不高,像是给这个夜晚收一个体面的尾音
我忍不住设想,如果台下有哪吒团队的谁站起来,哪怕是外联同事,读一句“我们在画格里向你们致意”,这事会不会就过去了?
可他们没有
把奖杯捐出去的决定,既像补位,也像提醒:一个奖的尊严,不能靠台上站谁来决定
把视野拉长看,这事不是第一次
2015年《大圣归来》拿到金鸡“最佳美术片”,导演团队也没来,只有出品方普通工作人员代领,风波不大,很快过去了
那时大家还在说“国漫复兴”
到现在,《哪吒2》把票房顶到了天花板
结果奖项承认的维度仍旧停在“美术片”,难怪会有人心里不平
再看国外
2023年《瞬息全宇宙》在奥斯卡狂揽七奖,导演二丹提前说要写新片不出席,但剧组核心仍在场,导演也通过视频致谢
缺席不必然等于失礼,关键在于奖项公信力和双方的仪式设计
更深的矛盾其实是审美
商业爆款想证明“类型片也能是年度作品”,传统评奖更看重“作者性与艺术性”的衡量标尺,这两套逻辑在中国电影里长期并行,偶尔就会撞车
金鸡奖这些年也遭遇“排排坐分果果”的吐槽
甚至出现过最佳影片平分的情况,让观众质疑“标准是否真有尺”
当“最会讲故事的人”遇上“最想立标准的人”,如果没有更细致的规则与沟通,舞台上就难免出现这样的空白
我更在意接下来的动作
如果光线与组委会能就“代领机制、提前告知、致谢方式”补一课,这件事的负面就能止住一半
如果评奖方能更公开地解释评选依据,哪怕是一段专业但不绕口的说明,也能让争议降温
而对创作者来说,闭关没有问题,把“拒绝社交”的立场通过更谨慎的礼仪表达出来,也是一种对同行的善意
说回《哪吒2》
它已经用票房和口碑证明了观众的选择,奖项只是外在附加
但我们也别把奖想得一无是处
好的奖像路标,告诉后来者什么被看见、什么值得坚持;
坏的奖像雾,挡住路,却挡不住脚步
国漫的路这几年一步一步走得更稳,技术、叙事、音乐都在补齐短板
下一次,当一个动画长片理直气壮站上“最佳影片”提名名单时,台下也许就不会再出现这30秒的空白
创作要安静,行业要彼此看见
在喧嚣散去之后
真正留下来的,是电影本身的分量,以及我们如何对待彼此的诚意
这一次的尴尬
不该只停在尴尬
来源:执着的圆月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