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莱坞要拍LABUBU大电影!泡泡玛特再破圈!
据《好莱坞报道者》报道,索尼影业买下LABUBU的电影改编权。本周刚刚签约,拍动画片还是真人版暂未确定,也还没有确定任何的主创团队。
索尼影业计划以这一风靡全球的热门玩偶为蓝本,打造一部故事长片,甚至有望将其拓展为系列影视IP。索尼影业暂未予以置评。
此前,泡泡玛特创始人王宁在专访中曾谈到,“很多人在问LABUBU接下来会有属于它的电影吗?属于它的人生故事还会继续写下去吗?其实这些我们现在也还在讨论。”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从潮玩偶像到全球IP
过去十年,全球潮玩市场经历了从日本潮流文化主导转向多元化的过程。以三丽鸥等日本角色为主的审美体系逐渐让位给更自由、更叛逆的形象设计,而LABUBU正是在这样的文化缝隙中找到空间。
图片来源于:网络
它的视觉语言没有明显地域性,却能在不同文化中被重新定义,这是跨文化IP的核心能力。
泡泡玛特在运营LABUBU时,采取了一套完整的策略:限量、频繁更新、跨界联名、玩家社群、IP世界观构建、线下主题空间、明星效应、社交媒体氛围营造等。
这不是单点成功,而是一整套品牌生态的运作。尤其是当国际明星如Rihanna、Lisa等人自发展示LABUBU时,这个角色从玩家圈层被推向大众视野,完成了从潮玩到时尚符号的跨越。
真正最关键的一步,是LABUBU开始被赋予更多情感和故事。这种叙事的雏形最早出现在玩家社群中——玩家开始用LABUBU表达自己的情绪、人格、甚至日常状态。
一个角色能否成为文化符号,取决于它是否能承载观众的投射,而LABUBU恰恰具备这样的潜质。也正是这种情绪层面的连接,让索尼相信它有潜力被改编成更完整的故事体系。
此前国产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创下商业票房的历史记录,电影片尾的彩蛋更是直接联动《姜子牙》,正式开启了由彩条屋影业规划的 “中国神话系列”(俗称封神宇宙) 。它让观众和资本市场看到了中国也能打造类似“漫威宇宙”的系列IP电影的潜力,极大地提振了行业信心。
那么LABUBU同样作为中国IP,为什么没有选择由中国公司来拍动画电影,而是选择与索尼动画合作呢?
IP属性与目标市场的根本不同
哪吒:根植于中国文化的“国民IP”
文化归属:哪吒的故事源于中国古典神话《封神演义》,有着数百年的群众基础。它本身就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改编的正当性、解释权和情感连接都天然在中国。
市场定位:《哪吒之魔童降世》的成功,首要依托的是庞大的国内市场。它的叙事逻辑、情感表达和幽默方式都是高度本土化的,先打动中国观众,再考虑出海。
目标:它的首要目标是“向内”挖掘,完成对中国经典IP的现代化重塑。
LABUBU:出身于香港的“潮流玩具IP”
文化属性:LABUBU是香港设计师Kasing Lung创造的虚构精灵生物,它没有深厚的文化故事背景。它的魅力在于独特、怪异又可爱的视觉设计,以及由粉丝社群共同构建的“人设”(调皮、搞怪)。它是一个全球化的、现代的“空白画布”型IP。
市场定位:虽然在中国市场极其火爆,但LABUBU的母公司泡泡玛特从一开始就将其定位为全球化的潮流IP。它的商业模型(盲盒)本身就在全球范围内具有普适性。
目标:它的目标是“向外”扩张,成为一个像Hello Kitty或宝可梦那样的世界级IP。
简单来说,这是一个 “深耕本土” 和 “征战全球” 的战略路径选择。
哪吒的成功是中国文化自信的体现,它的路径是 “从内到外”——先牢牢抓住本土市场,再逐步向外辐射。
LABUBU的选择是更具野心的 “全球同步” 策略——借助世界上最强大的商业伙伴,直接从最高起点切入全球市场,力求一步到位。
索尼影业拿下改编权:大银幕时代来临
索尼影业获得LABUBU改编权的消息,在潮玩圈与内容圈引发了双重震动。外界普遍将其视为好莱坞与中国潮玩的一次偶然合作,但事实上,这个选择背后是非常明确的商业逻辑。
全球内容产业正在寻找下一代“视觉强记忆点”的IP。
过去十年,娱乐产业的爆款规律已经从“明星驱动”转向“IP 驱动”。无论是乐高、多美联动的美系IP,还是三丽鸥、任天堂这样的日系IP,成功的核心都在于角色本身是否具有持续的故事可塑性和强视觉冲击力。
LABUBU的出现恰好填补了西方审美体系中的一块空白:既可爱又叛逆、既天真又诡秘,这种复杂气质在好莱坞少见。
索尼的选择也透露出其对亚洲市场的战略布局。在全球电影市场增速放缓的背景下,中国、日本、韩国成为增长最快的阵地,而年轻文化是其中最有活力的板块。
LABUBU在亚洲市场的爆红让索尼看到机会:这是一个在全球年轻人中已经具备基础讨论度的角色,它的故事潜力、衍生品潜力和跨媒体开发潜力都经过市场部分验证。
对于索尼来说,这不是一次简单的版权收购,而是一次长期合作的开始。
好莱坞在IP开发方面有极强的工业化能力,尤其擅长把抽象符号转化为可叙事、可情感投射、可系列化的叙事体系。索尼与泡泡玛特的合作,本质上是将“亚洲潮玩美学”与“好莱坞工业体系”进行整合,其潜在价值远不止一部电影。
更深层意义在于,索尼正在把LABUBU作为全球年轻文化的新入口。这种跨文化IP的潜力巨大:如果电影成功,它能带动系列作品、动画剧集、游戏内容、主题商品甚至主题娱乐项目。
索尼最擅长的,就是把一个IP变成长期商业资产,而LABUBU刚好具备这样的基因。
因此,LABUBU选择索尼,并非对中国动画制作能力的不信任,而是泡泡玛特为了实现其全球化野心的一个非常精明和高效的战略决策。这标志着中国公司孵化的IP,正在用国际化的合作方式,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心。
中国品牌杂志 综自:辽沈晚报 潇湘晨报 央视新闻 CDIE数字化创新博览会责编:高慧来源:中国品牌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