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1月15日,第38届金鸡奖颁奖典礼暨2025年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闭幕式举行,多部“成都造”“成都元素”影片成为焦点。成都、四川在金鸡奖上闪耀,是近年来四川影视产业生态持续优化、吸引力不断增强的缩影。
11月15日,第38届金鸡奖颁奖典礼暨2025年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闭幕式举行,多部“成都造”“成都元素”影片成为焦点。成都、四川在金鸡奖上闪耀,是近年来四川影视产业生态持续优化、吸引力不断增强的缩影。
“成都力量”闪耀
其中,由川籍导演秦天执导、成都山野沐潼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出品的《但愿人长久》荣获“最佳中小成本故事片”奖;川籍导演饺子执导、成都可可豆动画影视有限公司制作出品的《哪吒之魔童闹海》摘得最佳美术片桂冠。
易烊千玺凭借在成都取景的《小小的我》荣膺最佳男主角。《小小的我》虽然不是成都出品,但在成都取景拍摄,新都桂湖公园、玉林的咖啡厅、肖家河街道、金沙遗址博物馆是主要取景地。
提名方面同样不乏四川作品:
秦天凭借《但愿人长久》提名“最佳导演处女作”;
黄晓明凭借电影《阳光俱乐部》提名“最佳男主角”,该片由位于成都的四川好奇易星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等联合出品;
由四川卫视和北京卫视联手打造的季播节目《熊猫奇遇记》则获得“最佳纪录/科教片”提名;
由成都传媒集团(成都传媒产业集团)旗下成都天府影业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的影片《志愿军:存亡之战》,在颁奖礼上获得最佳故事片、最佳编剧、最佳男主角、最佳摄影、最佳美术、最佳剪辑、最佳录音7项提名,为本届金鸡奖获提名最多的影片。《志愿军:存亡之战》最终摘得评委会特别奖、最佳摄影奖、最佳录音奖三项大奖。
“野生导演”与成都肌理
《但愿人长久》的导演秦天,是一位扎根成都的“野生导演”。从医疗器材销售到泳池救生员,再到执导长片并屡获大奖,他的创作之路被形容为“在成都街头学电影”。在他看来,成都的低成本与高包容度,为“游牧式创作”提供了土壤。
“成都的慢节奏,说话的轻柔,都渗透进了电影的呼吸里。”秦天此前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说。他的镜头捕捉的是城市变迁中的普通人,影片全程使用地道四川方言,被他视作“声音方志”,真实记录一方水土的生活肌理。
影片中,女性在日常场域中展现的韧性与幽默感,成为了对抗时代洪流的“松弛抵抗”,这也正是秦天眼中成都文化赋予个体的内在力量。
“哪吒”破界,成都造动画走向世界
15日的颁奖礼上,获得金鸡奖“最佳美术片”《哪吒之魔童闹海》(《哪吒2》),其导演饺子(杨宇)、制作团队及片方代表均未到场。主持人苏有朋现场解释团队因“全力投入后续创作”无法出席,奖杯由组委会后续寄送。
记者了解到,今年4月,导演饺子曾“官宣”闭关。4月27日,第二十届中国电影华表奖在青岛揭晓,《哪吒2》获华表奖“特别贡献影片”。当时的颁奖仪式上,王长田代饺子导演在发表获奖感言时表示:“影片上映后我就决定闭关创作,新作面世前不再出席任何活动,感谢大家能让我埋头创作,用作品与大家见面,我们会竭尽全力,不辜负观众给予的每一次机会!”
此次金鸡奖饺子导演缺席,也是他对自己“闭关到新作面世”这一承诺的践行。
与《但愿人长久》的文艺细腻相呼应,《哪吒之魔童闹海》则展现了“成都造”动画的磅礴工业实力。这部续作影片延续了前作的辉煌,总票房突破159亿元,跻身全球影史票房榜前5。惊人成绩的背后是导演饺子带领的、位于成都高新区的可可豆动画团队长达五年的“死磕”。
制片人刘文章此前在接受记者专访时透露,《哪吒2》的制作团队规模高达4000人,是前作的两倍多。影片中充满三星堆文化元素的结界兽、讲着“川普”的太乙真人、融入川西民居风格的龙宫,无不流淌着鲜明的四川基因。
刘文章表示:“四川是一个非常适合搞艺术创作的地方。这里有着非常丰富的文化底蕴,艺术氛围也非常浓厚,社会氛围包容开放。”
为何是四川?
近年来,成都优越的创作环境正吸引着更多演艺界人士在此深耕。演员黄晓明在《阳光俱乐部》的成都路演中坦言,成都宜居的生活氛围与有力的影视政策,是他将公司落户于此的主要原因。无独有偶,歌手韩红在金熊猫奖期间也表示,她已将音乐公司及未来演出项目落地成都武侯区,并正积极筹备与本地音乐产业的深度合作,以期助力四川文化事业的发展。
从《哪吒》系列的动画奇迹,到微短剧《家里家外》播放量突破24亿次的现象级破圈;从黄晓明、韩红等演艺界人士将公司或重要项目落户成都,到影视企业数量从2020年的123家激增至2025年的1031家……四川,正以其强大的“西引力”,崛起为中国影视产业的新高地。
这片“天府之国”本身就是一座文化富矿。三星堆的神秘、三国文化的璀璨、三苏文脉的厚重,以及大熊猫、川菜等现代IP,共同构成了影视创作取之不尽的灵感源泉。
更为关键的是,四川打出了一套精准有力的政策“组合拳”——四川省试行重大文艺项目扶持和精品奖励办法,对优秀电影项目给予单部最高2000万元扶持,结合各项叠加政策,一部优秀作品最高可获得超过8000万元的激励;成都市政府出台的“影视17条”则实现了从剧本到衍生品的全链条扶持;“拍在四川”服务平台更是将拍摄许可的办理时间压缩至最快6天,让创作者感受到四川效率。
产业生态的集聚效应同样显著。成都影视城拥有亚洲最大的单体摄影棚;天府长岛数字文创园作为《哪吒》的诞生地,周围形成了“一杯咖啡距离”的高效协作链。数据显示,2024年四川影视产业园区规上企业营收已突破1042亿元,一个充满活力的影视产业闭环正日趋成熟。
从金鸡奖的荣誉时刻,到日常创作中的点滴支持,这片兼具文化深度、政策温度与产业厚度的土地,正以其开放的姿态,向全球影视人发出诚挚的邀请,共同书写属于中国影视的“黄金时代”。
来源:天府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