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儿女给不了的他们能给!这部“无国界片”,凭什么能让无数父母共鸣?
最近我看了一部电影,是安藤樱主演的《0.5毫米》...
这部电影以老龄化社会为背景,通过一个年轻女性用“寄生”方式与多位老年人之间的互动...
探讨了人际关系的复杂性,社会边缘群体的生存状态以及生命尊严等话题。
其中一个故事让我触动很深啊,也引发了我很多思考...
那人与人之间看似微不足道却重若千钧的0.5毫米距离,像一根刺,扎进了我心里...
也让我瞬间理解了新闻里那些不断上演,关于父母辈为什么要“主动”去上当受骗的荒诞现实。
故事里令我感到心酸又震撼的一幕...
发生在女主角和独居老人阿茂的相处过程中。
她以近乎暴力的方式闯入了阿茂家里,强行与对方生活在一起。
期间她得知独居老人阿茂与一个理财顾问交往密切。
从两人交谈内容我们得知...
阿茂很早就没了老伴,与孩子们也来往甚少。
因为不想连累儿女,他早早攒下一笔钱,决定自己给自己养老送终。
理财顾问了解情况后眼中放光...
极力怂恿他把全部积蓄投进去,声称这样养老问题就再无后顾之忧了。
这时,在一旁偷听的安藤樱嗅到了危险气息...
她试图点醒阿茂:对方就是个骗子!
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
然而老人反应更让人揪心!
他没有恍然大悟后的愤怒,没有对骗子的指责,反而带着一种近乎绝望的平静...
甚至像是为骗子辩护一般,说出了那句让你我,也让无数观众瞬间破防的话:
真要骗走也就算了,只要我们还是朋友就好了...
安藤樱即刻反驳道:如果真把你当朋友,就不会骗你钱了!
这句在常人看来无比正确的道理,却像最后一根稻草,压垮了阿茂老人强撑的心理防线...
那一刻,他哭的不是可能被骗走积蓄,而是那层被安藤樱无情捅破,关于友谊的虚幻窗户纸。
他哭的是自己那份卑微到尘埃里的渴望...
渴望被看见,渴望被倾听,渴望有那么一个人,能认真回应他说的每一句话。
哪怕这“认真”背后藏着冰冷算计...
而谁做到了?就是那位愿意倾听,时刻关心他养老问题,关切他生活状况的“骗子”!
阿茂老人的眼泪,像一面镜子...
映照出了我们身边无数父母的影子。
当画面照进现实,那些层出不穷针对老年人的电信诈骗,以及花样翻新的各种养老项目...
不论是我们身边,还是电视新闻里,我们常常能看到老人一辈子积蓄被掏空!
子女痛心疾首,嘲讽老人糊涂或怒骂骗子。
但正如《0.5毫米》所揭示的,表面被骗之下,涌动着一股被长期忽视的暗流...
老年人对情感联结与社会性接触的刚性需求,明知是骗局,为何甘之如饴?
那些打着健康养老幌子的线下相关活动,不知不觉取代了消失的胡同口,成为了老人们新的社交广场。
他们去听课,既能得到小恩小惠,还能接触到能够给儿女们减轻负担的养生养老等所谓的“解决方案”,更重要的是有地方可去,有人可说话。
这些能说会道的业务员把自己包装成孝子和朋友身份,展现出了连亲生子女都难以企及的耐心和热情。
他们称呼老人们叔叔阿姨或爷爷奶奶...
记得他们生日,关心他们的腰腿疼,耐心听他们絮叨陈年往事或家庭琐碎。
这种被关注,被倾听,被尊重的感觉,对于许多陷入社交真空的老年群体来说,如同沙漠甘霖啊!
于是,掏腰包成了必然行为...
也许老人们心里对所买产品或所投项目并不完全信任,但对于让他们花钱的人却是百分百信任的!
这笔交易里,金钱换取的是亲生儿女们无法提供的情绪价值,这是多么可悲,也是那么讽刺!
而想要理解老人主动受骗的关键...
在于理解他们所处的社会隔离状态!
老人们奋斗了一辈子,可一旦到了退休时间,意味着社会身份和职业社交网络瞬间断裂...
同时伴随身体机能衰退,也进一步限制了他们的活动范围和社交能力。
就像影片里的独居老人阿茂...
只能与垃圾桶和树木花草对话,甚至通过偷自行车这种异常行为来寻求存在感。
而城市进化撕裂了传统大家庭结构...
空巢独居成为常态,子女们忙于自身事业,常回家看看成为奢侈。
另外科技快速发展,年轻人们使用的现代工具,网络用语,相关流行文化等...
老年人也都感到陌生,交流变得愈发困难。
与年轻一代脱节,被社会“隐形”,持续境况后果是非常严重的。
研究已证实,它会显著增加老年人焦虑感,认知功能下降,甚至提高早亡概率!
而骗子们正是精准击中了这个情感刚需痛点...
利用关注和倾听,让老人们主动打开心扉,建立起一种虚幻的信任和亲密感。
对于长期缺乏情感滋润的老人来说,这份关注,即使包裹着糖衣炮弹,也足以让他们饮鸩止渴。
回到影片《0.5毫米》...
它寓意着人与人之间那看似微不足道,却足以隔绝心灵的0.5毫米距离。
而现实中无数老人与子女,与社会之间...
也可能隔着因忙碌,忽视和代沟而形成的,无法跨过,更无法触及的0.5毫米。
面对当下老龄化问题,我们真应该好好反思一下了...
这微小距离,丈量的正是一个社会的温度与文明的高度。
来源:爱情电影剪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