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电影《三个失踪的人》拍摄往事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1-15 10:10 2

摘要:影片的创作创意早在1975年就由严寄洲萌生,他本想通过这部片子给年轻人讲述前辈的英雄故事。1979年影片开拍后,严寄洲又要抽身带《二泉映月》剧组赶赴无锡抢拍江南春日外景,只能先暂停该片拍摄。等《二泉映月》赶工完成后,他才重返剧组重启拍摄,这种双线赶拍的状态也为

1980年上映的《三个失踪的人》是八一厂导演严寄洲的作品,这部影片的拍摄过程波折不断,还因成片效果不佳成为导演心中的遗憾之作。

影片的创作创意早在1975年就由严寄洲萌生,他本想通过这部片子给年轻人讲述前辈的英雄故事。1979年影片开拍后,严寄洲又要抽身带《二泉映月》剧组赶赴无锡抢拍江南春日外景,只能先暂停该片拍摄。等《二泉映月》赶工完成后,他才重返剧组重启拍摄,这种双线赶拍的状态也为影片质量埋下隐患。

影片剧本原名是《三个共产党员》,严寄洲觉得这个名字过于生硬,缺乏对观众的吸引力。为了贴合市场,他特意将片名改为《三个失踪的人》,让片名自带悬念感,以此提升影片的关注度,这也是他作为注重商业理念的导演的常见创作考量。

该片的镜头语言十分落伍,当时在北京电影学院礼堂放映时还闹了笑话。放映过程中,导演系或摄影系的学生能提前几秒喊出“推”“拉”“摇”等镜头变化指令,且后续画面完全契合预测,引得礼堂内哄堂大笑,这也凸显出影片在拍摄手法上跟不上当时国产片的创新节奏。影片主演龙义顺、伊波等演员并非当时的一线演技派,缺乏驾驭战争题材角色的经验。面对紧张的对峙戏、细腻的情感戏时,他们的表演都显得很生硬,没法展现出角色在敌后作战的复杂心境,这也让严寄洲在后期看片时,愈发觉得影片呈现出“虚假、苍白”的问题。

影片不仅演员表演生硬,人物关系刻画也很失败,比如护士长与排长的情感细节呈现得十分僵硬。八一厂厂长陈播看完影片后极为失望,直言这是严寄洲拍过的最差的电影。严寄洲自己也坦诚评价该片,用“粗糙、肤浅、虚假、苍白”八个字形容,还透露公映版本可能经过修补甚至补拍内景,有部分内容疑似“注水”。不过该片最终仍为八一厂赚了钱,只是不少观众因片名和海报吸引观影后半途退场,还被影评讥讽“失踪的不止三个人”。

来源:陇东漫步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