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昨晚十点零七分,一条只有十二字的微博讣告被转发七万次,点进去的人全在问:三天前还在推荐《三体》动画的严蓬,怎么突然就没了。
昨晚十点零七分,一条只有十二字的微博讣告被转发七万次,点进去的人全在问:三天前还在推荐《三体》动画的严蓬,怎么突然就没了。
这个名字在热搜上挂了一整夜。
更多人熟悉的是他的ID电子骑士。
过去十五年,国产科幻片片尾字幕里常出现他的署名:策划、顾问、科学指导。
他不在聚光灯下,却决定了灯光打向哪里。
十一月二日下午,他最后一条微博还在劝年轻导演别把外星人拍成昆虫。
评论里有人抬杠,他回了一个笑脸。
没人想到那是句号。
消息传出后,刘慈欣的微博只写了四个字:天妒英才。
配图是两人在山西面馆拍的合照,时间是2019年《流浪地球》首映那天。
那天严蓬把饺子掰成两半,一半分给第一次走红毯的校园科幻作者。
他说,以后你们也能站上来。
严蓬真正的工作是写影评。
纸媒时代,他在《科幻世界》开专栏,千字稿费八十块,他写了十年。
后来公众号兴起,他把专栏搬上网,标题平淡,点进去却干货十足:为什么《星际穿越》的黑洞必须旋转,为什么《上海堡垒》的机甲不合力学。
读者慢慢发现,他不是在挑刺,而是在给国产片找活路。
2014年,宁浩拍《疯狂的外星人》,找严蓬做科学顾问。
严蓬把剧本里所有外星技术拆成三步:地球人现在能做到哪一步,三十年内可能做到哪一步,永远做不到哪一步。
拆完以后,宁浩把喜剧内核留下了,漏洞全堵上了。
影片上映后票房二十二亿,严蓬的名字藏在片尾倒数第十行。
他更出名的身份是选片人。
北京国际电影节科幻单元,他连续五年做策展。
每年三月,他窝在资料馆小放映厅,把全球新片看一遍,再选出七部给中国观众。
2018年他坚持引进《降临》,内部看片时有人担心台词太文青,严蓬一句话:语言决定思维,这片子能让国产编剧开窍。
后来《降临》票房破亿,国内编剧圈开始流行写非线性叙事。
去年十一月,他主持泰山幻想文化大会,开场PPT只有一页:中国科幻电影离好莱坞差几步。
他给出答案:三步。
第一步,让观众相信屏幕上的世界是真的;第二步,让角色在世界里遇到真的麻烦;第三步,让麻烦把观众留在座位上到最后一秒。
说完他补充,每一步至少死一半项目,所以别急着拍大片,先拍小真的。
会场后排坐着郭帆。
郭帆后来在朋友圈写:那天的严蓬像站在战壕外的老兵,给新兵数子弹。
严蓬自己没拍过电影。
他出过一本书,叫《银河系科幻电影指南》,印了两次,总销量不到三万册。
他把版税全换成书,寄给高校科幻社团。
有人把书挂闲鱼,他看见也不生气,只说书在就行。
去年增订版上市,他在签售会现场说,如果五年后这本书还在加印,说明国产科幻还活着。
现在距离五年还有两年半。
朋友回忆,他生活简单,工资到账先买蓝光碟,再交房租。
三十七平方米的老房子,三面墙是碟片,剩下一面放了一张折叠床。
去年冬天小区封控,他在群里问谁缺吃的,可以把囤的方便面分出去。
邻居上门,发现他只剩三桶老坛酸菜,其余位置堆满了碟。
那天他笑着说,精神食粮顶饱。
他最后一次公开露面是今年九月,在B站录公开课,主题是怎么低成本做出可信的末世感。
录到一半,他咳嗽,停了两分钟,跟导演系的学生说,别急着写拯救世界,先写一个人怎么在末日里找烟。
说完继续录,没人看出那是病态。
节目上线后播放量破百万,弹幕刷屏:电子骑士瘦了。
昨晚,讣告发出的同时,B站那期视频弹幕被清空,只剩一条:谢谢老师,烟找到了,人没了。
严蓬的微博停在三天前,粉丝还在涨,每小时多两千。
最新评论是:哥,我把剧本写完了,你能回一下吗。
这条评论点赞八万,没人忍心点灭。
有人统计,他十七年写了二百一十四万字,相当于三部《三体》。
内容分散在杂志、博客、微博、公众号、影评集,没有一篇十万加,却串起了国产科幻片的成长线。
今天再看《流浪地球》的行星发动机设计稿,角落还标着他写的备注:别用蓝色火焰,观众会跳戏到煤气灶。
他常去的咖啡馆今天贴出告示:今日暂停营业,缅怀严老师。
店里最里面的位置留着一杯美式,没插电的笔记本屏幕闪着光,文档标题是:中国科幻电影2024-2030发展建议。
写到第三条,句号没打上。
屏幕下方,店员放了一包烟,烟盒上写着:末世找不到烟,就先别拍末世。
今晚,很多导演群在转发同一张截图,是严蓬2016年发的朋友圈:国产科幻不怕慢,怕停,更怕瞎冲。
下面有人回:现在冲得够快,你却停了。
影视公司老板在朋友圈发:以后策划会吵架,少了一个能拍板的人。
配图是一张空白PPT,标题栏写着:如果电子骑士在,他会怎么选。
观众不会知道,很多片子的彩蛋其实是严蓬的坚持。
《独行月球》片尾,沈腾在月球种出绿色,原本计划用CG,严蓬说服剧组用真豌豆苗,拍了十七天,只为让颜色看起来值得活下去。
今天片方官微把那张豌豆苗照片置顶,配文只有两个字:谢谢。
科幻作家宝树今晚在微博写:严蓬走后,中国科幻少了一个校准器。
以后电影里再出现反物理操作,没人半夜三点打电话骂编剧了。
这条微博被转了两万多次,很多人第一次意识到,那个总在背后挑刺的人,其实是把门的人。
挑刺的人走了,门还在。
今晚资料馆放映《2001太空漫游》,票早就卖光,门口站着一百多个没买到票的年轻人,自发排队,说是给严老师补一场。
放映员把投影窗口打开,声音外放,广场变成露天影院。
片尾字幕升起时,有人喊:严老师,星星排好了。
生命无常,热爱有重量。
严蓬常说,科幻不是预测未来,是给未来提前写一封遗书,提醒后来的人别犯同样的错。
今天,他提前交稿,留下半页空白。
谁来续写,谁就是下一个骑士。
来源:可靠风筝AF27N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