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猫眼把预测终点从1.2亿砍到8000万以内,意味着离1.5亿回本线还差整整7000万。
黄晓明新片票房6300万却可能血亏9000万,悬疑片观众早就不吃明星这套了
上映第15天,排片跌到4%,单日票房只剩180万。
猫眼把预测终点从1.2亿砍到8000万以内,意味着离1.5亿回本线还差整整7000万。
片方现在每多卖一张票,都在算还要赔多少利息。
明星+豪宅+谋杀,听起来像稳赚配方。
程亚楠第一次拍长片,把场景锁在一栋半山别墅,想用密闭空间玩狼人杀。
观众进场才发现,狼人杀没玩起来,先被逻辑漏洞绊倒。
豆瓣5.2分里,高赞短评只有七个字:这凶手是运气好。
一句话把悬疑底牌掀光。
黄晓明这次不是霸总,演落魄影帝,人设带感,却救不了剧本。
镜头给他特写,本意是展现扭曲,结果观众出戏:这双眼皮褶皱是不是新做的?
注意力一跑,凶手是谁已经不重要。
明星脸成了出戏按钮,这是片方最不想看到却天天发生的场景。
成本5000万,听着不高,可悬疑片没有特效,钱全砸在演员和布景。
别墅月租60万,灯光美术想复制利刃出鞘的质感,烧掉1200万。
加上黄晓明友情价也拿走1500万,账面立刻紧张。
行业老规矩,票房得三倍于成本才能回本,算下来1.5亿是生死线。
现在6300万卡在那里,像嗓子里的鱼刺,咽不下吐不出。
更难受的是,同期对手根本不给喘息。
浪浪人生靠方言喜剧逆袭,铁血战士靠血腥续命,两部片子把25岁以下观众吸走。
悬疑片核心受众是25到35岁白领,白天被老板骂,晚上想动脑放松,结果进场再受一次智商侮辱。
口碑一崩,自来水变,谁还愿意安利同事。
有人把责任推给审查,说限制太多,反转不能过界。
可同样环境下,消失的她做到35亿。
问题不在外部,在内部。
剧本写完没人敢改明星台词,导演现场怕得罪演员,剪辑师最后只能把漏洞剪成风格化跳跃。
一环让,环环让,最终观众让出影院。
发行端也犯晕。
预售期主打黄晓明转型,物料全是侧脸杀,把悬疑片包装成粉丝电影。
核心受众一看海报直接滑走,粉丝进场发现偶像灰头土脸,双重失落。
首周靠排片红利登顶,第二周原形毕露。
现在想改口也来不及,社交话题阅读量从1.8亿跌到800万,热度曲线比票房更干脆。
赔钱已成定局,能挽回多少看后续窗口。
网络版权卖了3000万,加上补贴和广告植入,预计还能回2000万。
可这点钱先还完投资人利息就见底,黄晓明想拿分红得等下辈子。
片方对外说保本,内部早开始裁员,项目会上一句“悬疑要不再等等”给所有同类片判了死缓。
更深寒意落在整个国产悬疑赛道。
去年有三部破10亿,让资本以为春天来了,结果今年集体扑街。
观众被训练出反套路雷达,看到第三分钟就能猜凶手,看到第五十分钟在等反转,看到结尾发现没有反转,直接一星。
套路用完,情绪没跟上,再大牌也白搭。
明星不再是保险,成了反向指标,这变化比任何政策都残酷。
留给创作者的窗口只剩一条:把明星当棋子,别当爹。
剧本硬到能砸核桃,再考虑找谁演。
观众先认故事,再认脸,顺序一错,票房教做人。
6300万像一面镜子,照出所有人侥幸心理。
下一次开机前,先写一句话贴在监视器上:如果黄晓明也救不了,你凭什么觉得能?
来源:三半撩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