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由成都市广播电视台携手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自贡、泸州、宜宾三市共同摄制的三集文献纪录片《四川抗日烽火》,于11月10日—12日在央视中文国际频道(CCTV4)《国家记忆》栏目和央视频APP重磅播出。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由成都市广播电视台携手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自贡、泸州、宜宾三市共同摄制的三集文献纪录片《四川抗日烽火》,于11月10日—12日在央视中文国际频道(CCTV4)《国家记忆》栏目和央视频APP重磅播出。
本片在央视播出期间收视表现亮眼,不仅入选“总台周看点”推荐,登上央视频“首页推荐”,更在央视黄金时段专题节目中斩获收视率第一,位居全国黄金时段纪录片收视率榜首,赢得了观众的广泛认可与热烈反响。
为了让更多的观众了解四川在抗战中的历史贡献,进一步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抗战精神,成都、自贡、泸州、宜宾四地将于11月13日—15日同步联动播出《四川抗日烽火》。
具体播出时间为:
成都市广播电视台CDTV-1每日20:20,CDTV-5每日20:20,每日一集;
自贡电视台综合频道每日08:20、12:45、19:55 ,每日一集;
泸州电视台新闻频道每日08:20、13:00、20:00,每日一集;
宜宾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首播每日22:19、重播次日16:43,每日一集。
《四川抗日烽火》以“弘扬伟大抗战精神、还原四川抗战史诗与精神传承”为核心,该片主要讲述中国进入全面抗战时期后,四川各界在国家危急存亡的紧要关头积极抗日,四川百姓节衣缩食、挺膺担当,竭尽所能支援抗战前线的感人故事。本片始终坚持正确的历史唯物观,着力表现中国共产党驻四川党组织及其领导的抗日武装,在四川抗战事业中的中流砥柱作用。
第一集以“坚强后盾”为主题,重点讲述抗日战争时期,四川人民以坚韧、奉献与团结,扛起了战时国力与文化存续的双重支柱,为中华民族的存续与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
第二集以“悲壮篇章”为主题,用一段段鲜为人知的英雄往事,讲述国家危亡时刻,三百万四川将士义无反顾奔赴战场,铸就了中华民族走向独立与解放的巍巍丰碑。
第三集以“为了胜利”为主题,通过史籍记载、抗战文物与烈士亲属的回忆,讲述川籍抗战英烈怀着家国天下的抱负效命沙场,拯救国家于危难之际,用鲜血与生命,谱写出光照汗青的英雄史诗。
在成都的人民公园、努力餐餐馆、新津机场,在自贡燊海井,在泸州蓝田古镇,在宜宾李庄……
一个个抗战遗址都留下了摄制组追寻历史的足迹。他们深入档案馆、查阅数千份历史文献,走访百岁抗战老兵,通过亲历者口述、历史影像修复等多元手法,让沉睡的史料在光影中苏醒。这些散落的历史碎片被精心串联,不仅展现了四川将士在重大战役中的浴血奋战,也呈现了四川作为大后方在兵工生产、粮食筹措、交通建设等方面的卓越贡献,更凸显了全川人民的家国情怀与民族担当。
四川不仅是浸润着热血的红色热土,更是红色精神的孕育摇篮。该片以鲜活翔实的史实、生动感人的故事,深入阐释抗战历史中的宝贵经验与伟大精神。拍摄期间,摄制组尤为注重挖掘红色基因的当代回响。始于1937年5月的“努力餐”餐馆,正是四川抗战红色文化精神传承的生动注脚,是流淌在蜀中大地上红色血脉的鲜活载体。“努力餐”之名,字字千钧,道尽“一餐一饭皆为战场,一箸一匙尽显担当”的革命情怀。共产党员车耀先,作为四川抗日救亡运动的领袖,将这家餐馆打造成了抗战时期大后方的特殊“阵地”。不仅是物质上的支援,更是精神上的感召,让抗日救亡的火种在一餐一饭间悄然传递。如今,岁月流转,“努力餐”的烟火气依旧旺盛,而它所孕育的红色精神早已融入四川抗战红色文化的血脉,代代相传。
自贡作为“千年盐都”,在沿海盐区沦陷后成为大后方食盐保障的支柱。1939年至1941年,日军对自贡实施“盐遮断”轰炸,企图切断盐供应。盐工们在轰炸中坚持生产,甚至以身体保护设备。战争中自贡盐业通过调整复产,1941年仍保障川渝60%的食盐供应,抗战期间累计产盐1080万吨,相当于战前八年全国总产量,盐税占国民政府战时财政收入的1/8。
位于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的抗战小学,是抗战期间四川省为强化军事训练、培养后备兵员开办的学校。在向学生传授文化课程的同时,抗战小学还专门邀请现役军人担任教官,对学生进行拳术、刀术和射击等军事课目的训练。受到抗日救国思想的感召,很多学生都积极报名从军。
1940年,宜宾李庄以“同大迁川、李庄欢迎,一切需要、地方供给”十六字电文接纳内迁的同济大学。此后六年,李庄共接待十余家学术机构、超12000名师生学者。一大批学者在战火中守护文化火种。李庄与成都、重庆、昆明共同成为大后方文化中心。
一部纪录片,一段民族魂。《四川抗日烽火》不仅是一部记录历史的纪录片,更是一座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它让更多人读懂四川在抗战中的重大贡献,更让伟大的抗战精神成为照亮未来的精神火炬。正如1945年10月8日《新华日报》社论《感谢四川人民》指出:“四川人民对于正面战场,是尽了最大最重要的责任的,直到抗战终止。”
历史承载过去,也启迪未来。
历史的回响激荡人心,精神的力量穿越时空。该片也将激励新时代的我们铭记历史、缅怀先烈,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而团结奋斗!
编辑:冯方湲
编审:吴山冠
来源:自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