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后,爱情变一地鸡毛,电影戳穿现代人,爱的能力咋丢了?

快播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1-13 16:08 1

摘要:玛丽亚在超市里快崩溃了,信用卡刷了好几次都没反应,两个孩子在购物车里闹得欢,前夫的孩子还站在旁边,满脸不耐烦地指责她耽误时间。

玛丽亚在超市里快崩溃了,信用卡刷了好几次都没反应,两个孩子在购物车里闹得欢,前夫的孩子还站在旁边,满脸不耐烦地指责她耽误时间。

回家路上她越想越委屈,曾经满心向往的事业没了踪影,每天被家务和孩子缠得喘不过气,跟丈夫西格蒙德的争吵更是成了家常便饭。

挪威电影《爱的暂停键》这开头太真实了,真实到让不少已婚人士看了直呼“世另我”。

七年前的玛丽亚可不是这样,那时候她自信又主动,为了认识西格蒙德,故意制造偶遇,眼神对视都不带躲闪的。

俩人一见钟情火速坠入爱河,谁能想到七年之后,曾经的甜蜜会变成眼前的一地鸡毛。

现在好多人谈恋爱都跟玛丽亚当初似的,觉得一见钟情就是真爱,靠着那点肾上腺素就敢赌一辈子。

我之前看同期上映的《关于约会的一切》,那电影更有意思,把约会拍成了“攻防战”,男女主角脑子里的各种人格还得互相商量怎么应对。

这哪是谈恋爱啊,跟职场竞争似的,都在算计着怎么“赢”对方,可这样的关系真能长久吗?

弗洛姆在《爱的艺术》里早就说了,爱不是天生就会的,是得慢慢培养的能力。

可现在社会好像不这么认为,大家都在找“化学反应”,觉得有了那种心动的感觉就万事大吉,至于了解和尊重,反而没那么重要了。

英国杂志《红》的总监娜塔莎・伦恩就发现,好多人找对象只看磁性吸引,根本不管有没有善意和联结。

就像玛丽亚和西格蒙德,七年后的“开门之戏”看得人心里发堵。

西格蒙德出差回来,在厨房拿起抹布帮忙,聊着出差的见闻,玛丽亚背对着他,脸上没半点高兴的样子。

俩人表面上客客气气,实际上都在暗自较劲,那种生涩的感觉,估计不少夫妻都体会过。

娜塔莎・伦恩说过,关系里的不诚实就像拧错螺纹的盖子,别人看着正常,自己知道有多别扭。

荷兰学者安玛莉・摩尔说过,现在社会太强调“选择”了,好像选对了人就一劳永逸。

可现实是,选择之后的柴米油盐、分工矛盾,才是对爱情的真正考验。

好多家庭里,男女分工还是老一套,你觉得我付出多,我觉得你不理解,最后爱情变成了零和博弈,俩人都精疲力竭。

弗洛姆也批判过这种现象,他说资本主义社会总强调人是竞争的、敌对的,连爱情都被这种逻辑带偏了。

玛丽亚的妈妈就是个例子,离异后一个人带大两个孩子,嘴上说着玛丽亚要坚强,可字里行间都是对付出的不甘。

她跟玛丽亚说,小时候玛丽亚像女王似的坐着,自己就像仆人。

这种带着怨气的付出,最后也影响了玛丽亚和女儿阿尔玛的关系。

阿尔玛浑身是刺,觉得玛丽亚不配当妈妈,玛丽亚则习惯性逃避,连表达爱都不会了。

本来想母爱应该是无私的,后来发现带着怨气的付出,根本算不上真正的爱。

弗洛姆说给予是爱的最高表现,可现在好多人把给予当成了牺牲。

玛丽亚一开始就是这样,把所有责任都扛在身上,忽略了自己的感受,最后不仅自己崩溃,还把负面情绪传给了家人。

在竞争激烈的社会里,“给予”好像变成了妥协的代名词,可真正的给予应该是源于自身的丰饶,而不是勉强自己的牺牲。

我觉得现在好多人都搞反了,把“爱自己”当成了自私。

弗洛姆早就辨析过,自私不是自爱,真正的自爱是珍视自己的完整人格,而不是为了适应社会角色委屈自己。

夏洛蒂・勃朗特笔下的简・爱说自己有“内在珍宝”,可到了1943年的电影改编里,这珍宝居然跟母职、顺从绑在了一起,真是让人费解。

玛丽亚最后站在镜子前跟自己对话的场景,看得人特别有共鸣。

一开始她还扭扭捏捏说“你其实挺好的”,说着说着就躲到镜头后面,不敢直面自己。

加缪说过,不被爱只是不幸,不会爱才是苦难。

玛丽亚之前就是不会爱自己,所以也没办法好好爱别人。

那段长镜头拍得特别真实,毕竟要对抗一辈子的认知,哪有那么容易。

当玛丽亚真正学会自爱之后,一切都变了。

她睡了个安稳觉,第二天醒来,家里干干净净的,阳光照进来特别温暖。

她主动跟女儿阿尔玛沟通,不再逃避母女间的问题;跟西格蒙德相处时,也敢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

这也印证了弗洛姆的观点,爱不是跟某个人的绑定,而是跟整个世界的联结。

现在好多人都在抱怨找不到真爱,或者婚姻不幸福。

其实不是爱变少了,而是我们被“爱情神话”骗了太久,又被竞争社会的逻辑带偏了方向。

爱情不是一见钟情的冲动,而是需要慢慢培养的能力;给予不是委屈自己的牺牲,而是源于自爱的丰饶;自爱也不是自私的表现,而是爱别人的前提。

如此看来,爱情从来不是奢侈品,而是我们每个人都能学会的本事。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里,我们或许都需要给爱情按下一个暂停键,好好想想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学会接纳自己、爱自己。

毫无疑问,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值得拥有爱,而这份爱,从来都始于对自己的珍视。

来源:姑苏九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