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6年还没来,漫威DC已经提前把观众钱包判了死刑,四部超英片定档消息一出,社交软件哀嚎一片,有人直接晒图把会员卡掰成两半。
2026年还没来,漫威DC已经提前把观众钱包判了死刑,四部超英片定档消息一出,社交软件哀嚎一片,有人直接晒图把会员卡掰成两半。
票价涨不涨先放一边,真正让人心里发凉的是那串票房数字。
2019年全球超英总票房还能冲到一百六十八亿,去年只剩下一百零六亿,跌幅三成七,相当于一年蒸发掉六十二亿。
六十二亿什么概念?
能把《流浪地球2》拍三遍还有余。
更扎心的是血亏案例。
华纳兄弟对外承认《闪电侠》全球亏损两亿美元,迪士尼内部复盘把《惊奇队长2》列为漫威影业十五年来最惨一次滑铁卢,北美首周比前作少卖一半。
钱都烧在特效,观众却用脚底投票。
片方没打算收手,反而继续加码。
漫威给《蜘蛛侠:崭新之日》批了黑化剧本,明显替索尼留后手,万一哪天合作崩了,还能靠暗黑设定再捞一轮。
DC更绝,把二线反派泥面人扶正,六千万美元预算一半砸在液态特效,预告片如果做不出恐怖质感,上映当天就等着被剪表情包。
最离谱的是《复仇者联盟6》。
内部流程表显示编剧环节直接引入AI生成,省下来的成本转头塞进小罗伯特·唐尼口袋,五千万美元片酬刷新个人纪录。
粉丝算过账,这笔钱够拍三部《奥本海默》,还能把诺兰请回来剪两次。
有人觉得天价片酬只是数字游戏,真正的问题是故事越来越像同一包泡面,调料换色,味道没变。
2018年《黑豹》打戏不到全片三成,却拿到奥斯卡七项提名,秘诀是把瓦坎达当成真实国家拍,服装、语言、仪式全部落地,观众第一次意识到,超级英雄原来也能有文化考古。
现在片方把多元宇宙当成万能补丁,角色写死再复活,复活再写死,观众情绪还没酝酿完,彩蛋已经预告下一次复活。
情绪被反复拉扯,最后只剩麻木。
《超级少女》剧本流出,主线又是政治惊悚,氪星议会吵架篇幅占到四十分钟。
女主米莉·阿尔柯克每天四点起床练腹肌,镜头里确实硬朗,可角色只剩苦大仇深一种表情。
观众想看的不是女版苦脸超人,而是像《银河护卫队3》那样,先让你笑够,再突然一刀,把勇度的牺牲刻进记忆。
有人把希望押在古恩身上,毕竟他拍过《自杀小队》翻身仗。
可预算表显示,《超级少女》1.85亿美元里,有1.1亿花在数字替身和虚拟拍摄,留给剧本打磨的时间只有七周。
七周写一部长篇小说都紧张,何况要撑起宇宙级大战。
更深层的原因是超英片已经变成理财产品。
华尔街把未上映的票房收益打包成证券,片方必须不断制造话题,让证券价格保持高位。
故事能不能被记住不重要,只要预告片能剪出三十秒尖叫,金融游戏就能继续。
观众其实不复杂,只想在黑暗大厅里被好好讲一个故事,而不是被当成韭菜反复收割。
蝙蝠侠在《黑暗骑士崛起》里彻底退场,十年过去,人们还在怀念,因为那一刻英雄完成使命,观众也完成告别。
现在无限重启就像把茶包泡到第四遍,颜色还在,味道只剩水。
2026年如果四部片还是靠彩蛋续命,不如把预算直接捐给国产科幻,至少人家在认真造发动机。
好故事从来不怕剧透,怕的是没人再愿意认真写结局。
来源:张叔侃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