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38届金鸡奖开幕,陈飞宇成主持人周冬雨变大碗,内娱电影圈太萧条&34;

快播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1-13 12:17 1

摘要:作为中国电影三大权威奖项之一,第 38 届中国电影金鸡奖在厦门正式拉开帷幕。这场汇聚影视行业目光的盛会,既通过精心编排的节目展现了电影艺术的魅力,也因多位明星的现场表现、行业现状等话题,引发全网广泛讨论。从非科班主持人的临场表现,到实力派演员的事业沉浮,开幕式

作为中国电影三大权威奖项之一,第 38 届中国电影金鸡奖在厦门正式拉开帷幕。这场汇聚影视行业目光的盛会,既通过精心编排的节目展现了电影艺术的魅力,也因多位明星的现场表现、行业现状等话题,引发全网广泛讨论。从非科班主持人的临场表现,到实力派演员的事业沉浮,开幕式上的种种细节,折射出中国电影圈当下的多重切面。

开幕式红毯与现场环节中,周冬雨、黄渤、宋茜、陈飞宇等艺人相继亮相,其中陈飞宇的双重身份成为焦点。他不仅以金鸡奖推介人的身份参与影片推荐,更跨界担任开幕式主持人,这一安排从消息公布之初便引发争议。网友们更熟悉他 “导演陈凯歌之子” 的标签,不少人提前表示担忧:“没有专业主持经验,能撑得起这样的大型晚会吗?”​

争议声中,陈飞宇的现场表现未能扭转质疑。镜头捕捉到,这位年轻艺人站在舞台中央时明显神色紧绷,握着话筒的手指微微收紧,眼神频繁瞟向手中的台本,就连自我介绍环节都漏掉了向现场观众和屏幕前网友问好的基本礼仪。与身旁经验丰富的搭档相比,他的台词衔接略显生硬,几次停顿都透露出临场的紧张感,缺乏主持人应有的从容与控场力。这些细节被网友截图传播,“陈飞宇主持像赶作业”“台下比台上还紧张” 等评论登上热搜,印证了大众对其跨界能力的质疑并非空穴来风。​

同样备受关注的还有 33 岁的女星周冬雨。她与黄渤一同站上舞台,参与开幕式的点亮仪式,一袭简约造型亮相便吸引了全场目光。但观众的注意力很快从她的穿搭转移到过往争议上,2023 年金鸡奖颁奖礼的场景被重新提及。当时,周冬雨作为颁奖嘉宾登场,全程照着台本机械念读,语气平淡无起伏,完全没有融入颁奖环节的氛围,被网友吐槽 “缺乏敬业态度”“职业素养不足”。更具话题性的是同场的老戏骨葛优,镜头记录下他听到周冬雨发言时的反应:原本带着微笑的表情逐渐凝固,眼神中透着一丝无奈,甚至在镜头捕捉下,下意识地摇了摇头,当场直言 “你这是没提前准备啊”,毫不掩饰对其敷衍态度的不满。​

此次重返金鸡奖舞台,周冬雨的表现有了明显改善。整个点亮仪式过程中,她全程没有出现口误,也没有一直捧着台本不放,但视线仍不时飘向舞台两侧的提词器,未能完全脱离辅助工具完成表达。这种进步与不足并存的表现,让网友议论纷纷,有人认可她的改进,也有人认为 “作为拿过多个权威奖项的演员,脱稿发言应是基本能力”。​

抛开明星个人表现,本届金鸡奖开幕式的整体呈现也引发诸多讨论。仪式流程推进节奏极快,朗诵、歌舞等节目轮番上演,内容编排紧凑有序。参演者们的表现可圈可点,朗诵节目情感饱满,歌舞表演编排精致,整体制作质感在线,但相较于往届红毯上星光熠熠的景象,本届开幕式到场的一线艺人数量明显减少,观众席中不少座位空缺,显得有些冷清。网友们纷纷感慨 “如今的金鸡奖开幕式少了往日的热闹”“星光黯淡的感觉扑面而来”。​

作为国家级电影奖项,金鸡奖开幕式通过央视平台全程直播,但其收视数据并不理想。数据显示,直播收视始终在 1% 左右徘徊,相较于前几届呈现明显下滑趋势。即便业内人士强调,金鸡奖的核心看点集中在闭幕式的颁奖典礼,但作为整场盛会的开篇,开幕式的关注度下滑,仍让不少人感叹 “电影圈的热度似乎在降温”。​

这种行业凉意,在周冬雨的个人事业轨迹上体现得尤为明显。这位曾凭借《少年的你》斩获多个权威奖项的女演员,当年凭借该片创下超 15 亿元的票房成绩,一度成为华语影坛最具号召力的年轻女演员之一。然而短短几年间,她的事业遭遇瓶颈,连续三部主演影片均未能复制此前的成功,票房表现均未达预期。其中最新一部作品《平原上的火焰》,最终票房仅停留在 1909.2 万元,影片口碑也不尽如人意,豆瓣评分未能突破 6 分的及格线。更令人唏嘘的是,自 2022 年之后,周冬雨便再无新的影视剧组进组消息,截至本届金鸡奖开幕,她的演艺空窗期已长达三年多。​

周冬雨的境遇并非个例,整个电影圈正呈现出奖项与市场脱节的尴尬现状。85 后女演员辛芷蕾凭借影片《日掛中天》拿下威尼斯影后桂冠,成为该年龄段女演员中首位获此殊荣的艺人,奖项荣誉上碾压一众同期小花。但这份国际认可并未转化为市场号召力,《日掛中天》上映五天,全国票房仅收获一千多万元,与影片的奖项光环形成鲜明反差。这种 “叫好不叫座” 的现象,让普通观众感到困惑,也引发行业对 “获奖标准” 的讨论。​

从本届金鸡奖公布提名名单开始,网络上的质疑声就从未停歇。网友们的讨论焦点集中在奖项评判标准的模糊性上:电影圈的核心竞争力究竟该以票房数据为核心,还是以口碑评价为依据?演员的价值该由演技实力定义,还是由从业资历衡量?影片的优劣该侧重艺术质量,还是行业影响力? 这些问题的答案,在观众与行业之间似乎存在明显分歧。​

本届金鸡奖开幕式已落下帷幕,后续的颁奖典礼仍值得期待。作为承载中国电影行业荣誉的重要平台,外界始终希望,无论是跨界主持的争议,还是艺人的事业起伏,都能成为行业反思的契机,而最终每个奖项的归属,都能真正做到实至名归,为迷茫中的华语电影圈注入一剂强心针。​

来源:抚速闻厅

相关推荐